電影訊息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环太平洋/悍战太平洋(港)

6.9 / 536,447人    131分鐘

導演: 吉勒摩戴托羅
編劇: 吉勒摩戴托羅 崔維斯畢奇漢
演員: 查理漢納 朗帕爾曼 伊卓瑞斯艾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木

2013-08-07 23:22:55

《環太平洋》觀影:進擊的怪獸,視聽的盛宴


「男孩對於怪獸和機器人的愛是有生俱來的」,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談過對於本片《環太平洋》的創作緣起,這也是為什麼《變形金剛》系列等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而《環太平洋》將這種怪獸、機器人的對立、抗爭進一步的放大,加上特效、音效等的襯托,而完成了這場視聽的盛宴。影片也被本報觀影團給予了74分的平均分,尤其是讚許了影片在香港的幾場動作戲。

故事:機器人打怪獸
吉爾莫·德爾·托羅的導演作品常常縈繞著一種怪物情結,從早期的《變種DNA》到後來的《地獄男爵》、《潘神的迷宮》等,而《環太平洋》將這種情意結放大,演繹成由人類控制的機器人大戰來自於異次元空間的巨型怪獸。
影片的故事背景在於不久的未來,異次元空間的巨型怪獸從環太平洋的海底裂縫來到地球,並想侵佔地球的資源成為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渺小的人類便設計出同樣巨型的機甲戰士與之對抗,且因為這類機甲戰士的軀體過於龐大而需要兩個人甚至三個人控制才能發揮出作用,於是,都曾有過內心創傷的男女主人公羅利、麻子不僅是有著默契,更在戰場上相互配合對抗怪獸……
影片最為巧妙的設定便是「神經元浮動連接」,這不僅是讓渺小的人類操控大型的機甲戰士更有合理性,甚至也由此展示了主人公的內心創傷、記憶,還有由此衍生出來的傷痛,為傳統的機器人打怪獸作品換上了一層較新的外衣。儘管本報觀影團的約三成成員覺得機器人打怪獸的情節過於老套(包括父子間的疏忽與諒解、主人公在最後一刻打敗大BOSS等),但大部份觀眾還是讚許了神經元浮動連接這個設定。更何況,影片還穿插了一些吉爾莫·德爾·托羅的「作者」影子,並夾雜了幽默,尤其是通過朗·普爾曼扮演的漢尼拔·周這個販賣怪獸器官的黑市商人及兩個研究怪獸的科學家這幾個角色。

特效:視聽的盛宴
既然是巨型的機甲戰士與怪獸之間的生死博弈,自然就少不了外形不一又鮮明的機甲戰士、怪獸等,而影片裡對於機甲戰士的設定,也讓此前的《變形金剛》、《鐵甲鋼拳》等好萊塢大片裡的機器人相形見絀。就以那台來自於中國的「赤紅風暴」機甲戰士來說,其高達89米,重量則是6122噸,且擁有三條手臂(只是為了平衡,右手臂比左手臂要粗),而它與怪獸們在香港海上的大戰,則帶來了拳拳到肉的悲壯感。這也掩蓋了影片因為色調偏暗(主要戲份都是在雨夜或者海水裡)、打鬥動作比較迅速的不足。
聲效(包括配樂)則為影片加分了不少,黑澤明就曾經認為,「影片的聲音並非簡單地增加圖像的效果,而是將效果放大兩倍,甚至三倍」。由拉民·賈瓦迪(代表作《加勒比海盜》、《冰與火之歌》等)創作的背景音樂,在機甲戰士與巨型怪獸大戰時是大型的管絃樂,襯托出大戰時的磅礴氣勢,同時他還使用了日本太鼓、中國二胡、俄羅斯合唱團等來襯托不同的機甲戰士或不同的角色,使得聲音、畫面相得益彰。有六成左右觀眾對影片的配樂感到很滿意。
不過,雖然影片花了數月時間轉制3D上映,但3D效果比較一般,加上畫面色調灰暗而減分了一些,只有兩成觀眾滿意於這3D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