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robe

2013-08-18 20:46:51

皇帝的新衣 請清醒一下吧


看到對該片的多數評論竟然是對基本的是非觀都已完全模糊,而且還得到那麼多人認同,實在讓人寒心,怎麼這麼多人完全活在不關心現實的臆想里了。

」eli是善良的,至少不是濫殺無辜的「
」殺戮和愛情不是反義詞「
「我不覺得這是恐怖片,這是一部愛情片,沒錯,就是愛!無關血腥,無關殺戮,無關種族!」

不知再過多少年,這些評論者,才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話!

要表現同情與關愛可以有很多題材去選,但這類影片用架空的吸血鬼題材來表現這類道理。到底是在挖掘深刻,還是在用這些所謂的」深刻「來無德的包裝起恐怖題材娛樂片呢。本片甚至利用「童年的親情與陰影」這些文藝性素材來包裝迷惑觀眾,道德性太值得質疑了。

現實中對於」少數另類群體「的歧視與關愛問題與群體隔離,缺乏交流很有關係。而如果把這種殺害無辜者的吸血鬼形象做為一種代言者,與其說是像徵,實際更是對」少數另類群體「的極大歪曲!

對於道德是非的評論還是該以行為本身為評判依據而不是什麼」理論「。
試想」布雷維克「憑他的理論殺人就不是濫殺70多個無辜?
為了一個人的親情與存活就能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
校園暴力就應該以最血腥的方式報復?
現實中那些施暴者難道本身不是為報復嗎?評論著是否只是從自身受害而想報復的慾望意念下來認同最後的血腥做法?有從對方角度考慮過問題嗎?

看到那麼多人,受該片表現方式的影響(尤其是多處血腥犯罪場面後以抒情的配樂來淡化乃至引導觀眾改變對犯罪行為的定性),把採血者的行為反而昇華到愛情的偉大,對影片眾多顛倒是非的情節,評論所表現出的愚昧乃至變態卻都不自知,真的讓人冷汗不止!!!

可能現在我國新一代青年依靠著父母的心血太養尊處優了,對西方的娛樂文化不假思索的全盤認同,對感情是非的定義已完全脫離了現實。

血腥,報復,謀殺,都刻意濾去,卻去探尋所謂的「深刻蘊含」,這是不是給自己享受暴力快感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邊痛恨所謂「自私愚蠢貪婪的人類」,一邊對其進行血腥的殺戮行為,還以所謂的「血腥美」來當做一種時尚的自我標榜,這樣才能在同齡人中獲得一種「不落伍」的自我安慰?

把血腥行為那麼輕描淡寫,卻強調其情感意義,有本事對自己臉上劃一刀,看看是否在精神與肉體的痛苦中找到浪漫否?

這種自我虛榮下的是非觀崩塌和「皇帝的新衣」有何不同?對導演設置的大坑,一邊往裡跳,還志得意滿?

整天批評社會黑暗現狀的遊手好閒者們,供養你們的人才是真正在這黑譚中掙紮著每一步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