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高地戰--The Front Line

高地战/TheFrontLine/BattleofHighlands

7.4 / 5,065人    133分鐘

導演: 張勛
演員: 高洙 申河均 劉勝秀 金玉彬 高昌碩 李在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oolba

2013-08-19 23:18:45

完整而客觀的口述韓戰!


 
   1、戰爭的產生:南北韓雙方互相之間早已摩擦不斷,都有要統一半島的雄心壯志,但是北韓有人(解放軍中最具戰鬥力的林彪四野的三個朝鮮族師)、有槍(老毛子提供的大批武器裝備,尤其是T34坦克等重型裝備),而南韓只有日本殖民統治後留下的偽警察部隊和從日軍中退役的軍人,武器裝備以輕武器為主,所以金胖子這才有底氣揮師南下一口氣將南韓感到了釜山的海邊。其實,那時如果李承晚也有金胖子的實力,肯定也會對北韓先動手揮師北伐。兩個對手,你不幹倒我,我就會幹倒你,就看誰有更強實力先出招將對手一擊致命,金胖子離做到這點只差幾十公里!
  2、戰爭的兩個轉折點:
    一、美國那時已經放棄了台灣,眼看著朝鮮半島也要被完全赤化,整個東亞的防共防線已經快退到日本海了,所以肯定上火。雖然老美的戰略重點一直是歐洲,但是對於東亞的這種幾乎要被完全赤化的形勢還是深感擔憂,所以老美決定插上一槓子——仁川登陸,將半島的北韓部隊一分為二,挽救了幾乎崩盤的李承晚。隨後獲得喘息機會的南韓在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幫助下獲得了比北韓更強的實力,所以一路北伐打到鴨綠江邊,也做到了金胖子當初對南韓的戰績,現在形勢是金胖子要崩盤了。
  二、李承晚要崩盤,老美上火。同樣,現在輪到金胖子要崩盤了,同在一個陣線的老毛子作為帶頭大哥肯定也會很上火。但是老毛子沒有老美當時的實力,他的重心完全放在了東歐和德國,亞洲區域的實力和老美比還差的很遠,所以老毛子不會自己學老美派大軍去插一槓子,否則東歐會保不住的。於是便將目光放在了另一個小弟——中國身上,這是最好的軍事替代者,剛打完內戰,擁有龐大的部隊,雖然軍事力量和老美也差得很遠,但是只要有人去救金胖子總比乾著急瞪眼強。於是史達林開始鼓動老毛了,其時,戰火燒到了中國那時作為未來經濟發展唯一基礎的重工業基地——東北邊境,隔三差五被冷炮打被飛機「誤炸」,中國這邊也很惱火和著急。惱火的是當初金胖子要統一卻沒和中國通好氣,直接和史達林接上頭,老毛子們當然開心赤化朝鮮半島,而咱們那時對於棒子們的統一壓根不感興趣,所有的熱情都在準備越過台灣海峽解放台灣完成最終統一上。但是金胖子已經獲得老毛子的同意,並且由老毛子作為帶頭大哥直接傳達給了咱們,箭在弦上亦不得不發,沒辦法只好做個順水人情將三個師及其全部裝備從南方調回送給金胖子,這時只能祈禱金胖子儘快完成統一大業別出什麼么蛾子,好讓我們也靜下心來繼續準備統一大業。但是怕什麼來什麼,金胖子被從釜山海邊趕到了東北邊境的山洞裡,老毛能不惱火嘛,白送你那麼多人槍不說,卻將戰火引到了自己門口邊。著急的是,「聯軍」都已經到了江邊了,咱們究竟打不打呢,最後在老毛子的鼓動下和自己的權衡再三,不打的話,自己的重工業基地整天都暴露在另一個陣營的炮口下,在陸地上有一個潛在的敵對國隨時虎視眈眈,換做誰都會提心弔膽,哪還能集中精力開展國家建設呢,所有的精力還不都得放在重工業基地的防禦上。但是打的話,面對的可是世界第一強國,擁有原子彈的老美,搞不好去了就得全軍覆沒更加引火燒身。最後還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畢竟這麼多年都在戰爭中度過,打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家常便飯,起碼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的。再加上老毛子背後鼓鼓勁,開了一堆武器清單(雖然得花錢買),不打被欺負,打的話大不了還是一樣的結局,但是起碼還有獲勝的一絲希望。就這樣,志願軍們浩浩蕩盪開過鴨綠江去,連續打了老美們三個措手不及,畢竟老美壓根沒想道這個一窮二白當年被小日本侵佔了十四年的國家能有與自己搏鬥的勇氣。就這樣依靠三記令老美措手不及的組合拳,志願軍們在北部站穩了腳跟,接下來就是兩年的拉鋸戰,直至整個戰爭態勢又回到了金胖子南下之前原還原。
   3、戰爭的影響:
   一、老美沒有想到這幫看上去衣衫不整手持輕武器的軍隊竟然在戰爭中幾乎打了個平手,除了原子彈一切能用的武器裝備都上了,派去的部隊很多也都是經過二戰戰火洗禮的王牌部隊,更別提自己還有十幾個小弟兄在旁邊助威。對於最終被迫又回到38線簽訂停戰協定很光火,絕對沒有面子,而且這是在自己實力最強盛的時候栽的面子,其心理陰影可想而知,所以大家都不願意提起這麼一場戰爭,一句話: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一個錯誤的對手打了一架。自此以後,老美覺得在陸地上和中國人打架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這才有了越南戰爭時期,死活不願打過北緯17度線的最根本原因。但是韓戰畢竟保住了李承晚,沒有讓半島赤化的最慘局面出現,而且牢牢拴住了南韓這個小小弟,雖然和中國人打架吃了一些苦頭,但是好歹還保留了自己的最初的一份利益。
   二、老毛子們其實應該算是韓戰的既得利益者之一,幾乎沒費人力就挽救了一個小兄弟金胖子,而且還通過戰爭牢牢拴住了另一個很強壯的小弟——中國,畢竟這個小弟原來還是有些桀驁不馴的,這下讓這個小弟徹底斷了和西方聯繫的可能,還通過軍火從這小弟手上大賺了一筆。自己的整個遠東防線通過這場戰爭固若金湯了,而且騰出的那隻手將整個東歐防線打理的更加牢固。雖然沒有將共產主義戰線推到日本海邊,但是好歹能起死逢生也保留了自己的利益,更何況還賺了一個很強壯的小弟,賺了一大筆錢,更重要的是自己幾乎沒有花一分錢一份人力(除了一些飛行員)。
   三、金胖子雖然離最終同意只差幾十公里,但是能從快崩潰的山洞被拯救出來而且還恢復了原有的統治範圍,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何況此後二十年間(至1975年左右),自己還能利用大哥和二哥之間的矛盾坐擁漁人之利,獲得了不小的經濟發展,鞏固了自己的家族統治,對其自身來說也沒有多少損失,只是北韓人民從七十年中期以後開始逐漸走向了水深火熱的深淵,但是好歹也享受了十年比二哥生活水準高得多的黃金時光。
   四、南韓能從絕境中死而復生,憑這一點他就能說自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何況未來幾十年的源源不斷的美援,畢竟自己作為防共前線和老美最忠實的小弟小之一,地位和韓戰之前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棒子們的那股子幹勁,之後又作為越戰的老美重要後援之一,獲得老大的更多支持,很快從七十年代開始了飛躍發展,最終成為四小龍之一。雖然戰爭帶給了國民分裂的傷口,但是畢竟比起北方同胞要活在天堂之中了。畢竟作為幾個大國之間博弈點的小國,更多時候是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但能在時代的大潮中沒被拋棄且還一路小跑到了前面,這於其自身來說確實是一場勝利。
   五、老蔣聽到韓戰爆發的時候,真正的舒了一口氣,確實,戰爭牽一髮而動全身,但帶給灣灣們的只有百利而無一弊,第七艦隊的到來使士氣低落到谷底的國軍兄弟們終於可以擺脫被共軍蹂躪的噩夢了。現在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手中的黃金白銀和源源不斷的美援認真建設這個島。老蔣也痛定思痛,在經濟改革中有了底氣,也沒再出什麼昏招,終於使得灣灣和同期的南韓一同邁入了四小龍的行列。從有滅頂之災危險到社會繁榮倉盛,老蔣和國軍弟兄們得好好感謝金胖子打的這場戰爭。
   六、小日本二戰期間被老美炸成了一片廢墟,整個國家的經濟已經崩潰,對於這樣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來說,何時能從變相的半殖民地位中重新崛起肯怕沒有多少人敢往這方面想,搞好了頂多也就是現今印尼的局面。但是韓戰爆發了,整個列島成為老美的大後方和工廠,再加上原本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的國民,整個日本的經濟騰飛似乎一下子順理成章的發動引擎了。僅用了十年時間,小日本的經濟水平就從戰後的一窮二白變成重新領跑亞洲諸國。如果說老美在一戰二戰大發戰爭財,那從韓戰中大發戰爭財的就是小日本,老毛子從中國賺的那點錢和小日本此後經濟騰飛所獲得的經濟利益相比,顯然不值一提。小日本的各項工業從韓戰中從老美的「代加工廠」起步,迅速崛起(咱們也是從世界代加工廠開始經濟崛起的),其起飛之早之快之高遠非後面的四小龍,更別提三十年後的中國所相比。韓戰使得小日本的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整個國力也迅速崛起,可以說小日本是韓戰的另一大既得利益者,以致於後面的越戰他們已不屑在依靠這種手段提升自己的經濟,這才有了南韓和棒子們的機會.。
   七、最後說說我們自己,除了維持韓戰之前一樣的局面之外,可能獲得的最大效益就是代表整個中國國家形象的提升,改變了「東亞病夫」的形象,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有膽量和老美較量的不少,但是能夠有實力打一架且能打成平手的也就只有咱們了,關於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門清,李光耀的自述也好,北緯17度線也好,但是利益僅此而已。我們維持了戰爭爆發前的局勢,穩固了自己的邊境,當然還有就是周圍存在一個分裂狀態的國家對我們來說要安全很多(說句題外話,越戰之前,我們便極力維持南北越分裂的狀態,給胡爺爺施加了很多壓力,這才有了日內瓦合約,但也埋下了以黎筍為首的越南南方派人物的怨恨,這也是造成胡爺爺死後,黎筍統一南方之後和我們不斷交惡嚴格提防我們的惡劣態勢。但是越南統一前後的這種做法,不得不讓我們相信當初總理他們維持越南分裂時的良苦用心),有了小越的後車之鑑,我們也可以看出半島的分裂對我們的國家利益來說還是相對有利的。
   除了以上這些所謂的「利益」之外,韓戰造成了以下這些損失。第一便是失去了很早統一灣灣的最好時機,畢竟老美那時已經完全放棄老蔣了,從而造成了我們自己的兩岸分裂的狀態。第二是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本來就很薄的底子打了個洞,這個洞又耗費我們花大力氣去補,惡性循環使得咱們喪失了經濟發展騰飛的時機,以致於到七十年代末已經被周圍看似不起眼的南韓灣灣甩了了一大截,更別提早已騰飛的小日本了。第三是徹底關閉了同西方交往的大門,畢竟在韓戰以前中美之間沒有切身的利益衝突,老美也早已厭煩了腐敗透頂無能的老蔣,而從抗戰後期開始,中共的新鮮工作風格和良好的軍隊士氣讓赴延安的美軍觀察組們耳目一新,雖然內戰爆發,但是老美與中共之間還沒到撕破臉皮打一架的局面。然而隨著韓戰爆發,中美之間必須撕破臉皮打一架了,中國也只能將自己徹底綁在老毛子的陣營中了。直到二十年後,中美之間重新開啟談判的大門,中國才又與西方世界開始了全面的溝通並且隨後開始了經濟改革開放開始崛起。
   綜上所述,韓戰是一場由自己兄弟之間的博弈從而演變成兩大軍事陣營之間的戰爭,南北雙方均取得了對對方一次壓倒性的勝利,但隨著美中的先後介入,雙方又各自被打回到起始狀態。這場戰爭也讓東亞的整個局面和七方勢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基本各方都有獲得利益,但是中國大陸的戰後影響和損失是最大的,老美和南北韓基本利益和損失相等甚至略大於損失,老毛子沒有損失且獲得利益遠大於中美南北韓但是小於小日本和灣灣,而小日本和灣灣則是韓戰利益的最大繼承者,前者是從經濟後者是從政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