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人都愛錢大頭

2013-08-21 04:45:32

侏羅紀重映經典有餘誠意不足


      我看了《侏羅紀公園》的IMAX零點首映。
      當然,要講《侏羅紀公園》就不得不提它的特效,這是電影特效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現在還有一部特效里程碑意義的影片正在檔期內,那就是《環太平洋》,這兩部電影的特效都是出自ILM工業光魔。《侏羅紀公園》是特效由模擬化轉向數位化的一個轉折點,電腦CG在這部電影裡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因為有了CG,這部電影才有了一群恐龍在奔跑的震撼場面。當然在1993年此片上映的時候震撼了所有觀眾,也讓今後的電影工作者的目標都變成了拍一部超過《侏羅紀公園》的電影。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看到《侏羅紀公園》的時候,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那時候年紀小,對這些東西都沒什麼概念,只知道美國有部電影可以把恐龍拍得和真的一樣。那是第一次被電影震撼,因為那個時候我知道原來電影是一樣可以把一件不存在的東西拍得真的存在一樣,你甚至看不出任何破綻。我們知道,特效行業的待遇遠沒有達到他們在電影起到的作用,就像為《少年派》做特效的公司在拿了奧斯卡之後就破產了。即使是工業光魔這樣頂級的公司,現在的日子也很不好過。我覺得在現代電影工業中,特效是僅次於編劇的第二重要元素,我也覺得搞特效工作的人得到更好的待遇,這樣電影工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上面一段真的扯遠了,在談了這部電影的歷史意義之後,我重點談一談這一次電影的觀影感受,畢竟這次的3D重製是在2013年上映的,我也以2013年的眼光來談一下觀後感。《侏羅紀公園》從第一次上映到現在已經20週年了,在這20年里,形形色色的電影已經足以讓我們對侏羅紀審美疲勞。我已經很久不看這部電影了,情節細節早已忘記,按道理劇透的影響不大,沒想到當年看來很刺激的情節現在看來已經比較無聊的,尤其是零點場,居然有些小夥伴活生生睡著了。雖然是特效里程碑,但以現在的眼光看,特效太小兒科了,不講恐龍的皮膚細節,最讓人不舒服的是恐龍的動作的不連貫,有放PPT的延遲感,也就是「模型感」太重,導致有些挺驚悚的情節我只要一想到這既是一恐龍模型我就覺得一點也不可怕了,我個人這次觀影的時候相當容易齣戲。3D的轉制還是很給力的,景深什麼的也處理得很好,水霧等細節相當有視覺衝擊力。我想大概是膠片轉制的IMAX,所以即使以這麼高的解析度,電影畫面依然清澈透亮,就像是剛拍的畫面一樣。值得一提的是IMAX的音響,好多小夥伴被嚇得一驚一乍的。最後吐槽一下廣電總局刪減了恐龍吃人的畫面。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的3D重映是經典有餘誠意不足。以IMAX格式觀影應該有種特別的老片煥發一新的感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