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环太平洋/悍战太平洋(港)

6.9 / 536,447人    131分鐘

導演: 吉勒摩戴托羅
編劇: 吉勒摩戴托羅 崔維斯畢奇漢
演員: 查理漢納 朗帕爾曼 伊卓瑞斯艾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ary

2013-08-25 07:06:35

環太平洋-時時刻刻為鋼鐵戰士捏一把汗


我給這個片子94分如果滿分是100的話。豆瓣上滿屏都是什麼字幕錯誤的評論,說句不矯情的話,這些字幕錯誤都沒有影響到智商如我般低下的觀眾的觀影效果。

評價一部電影,如果它是一個類型電影,那麼就應該以類型電影的原則來評述,如果你說在我眼裡電影就只有電影一種,所有電影都遵從一種評價架構,那好吧,我從了你。

1.劇情:
你說它劇情簡單不是部好電影,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單的標準,我對劇情的個人的標準就是,1.沒說非的劇情複雜才是好電影,2.合理不胡編亂造不要讓觀眾有種"媽的,又把我當傻子"的感覺即可。國產電影<三槍拍案>就又此類效果。電影有以劇情取勝的,有以效果取勝的,經典電影<保鏢>甚至只以歌曲取勝。

回歸對該片的劇情來講,如果它是以效果或者以向什麼致敬的為準的話,我個人覺得把重點放在機械打鬥效果方面也沒什麼不可的,劇情也要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

該片在劇情上最大的特點是沒什麼起伏,基本上是直線的,沒什麼懸念。我個人覺得如果是本著這個目的去的,那麼劇情足夠即可,不需要有多複雜。

劇情上做到觀眾時時刻刻為鋼鐵戰士捏一把汗就只是成功的。

2. 視覺效果,近場效果最佳
3D的<阿凡達>場面宏大細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好吧,我覺得它根本就不用3D的特效作為噱頭,因為以故事取勝。

而<環太平洋>,我看的是IMAX版本,注意它讓你看的不是我們的海洋有多麼的磅礴,或者各繁華的城市被破壞時是多麼的震撼,而是鋼鐵戰士屹立在海水中的壯觀和打鬥時海水和怪獸撲面而來的驚險。

<變形金剛>中也有近場打鬥的效果,這個沒錯,但我個人感覺<變>中的打鬥場面沒這麼緊湊也沒這麼多,因為汽車人總是飛來飛去的,況且<變>中的3D效果有一部份是為了表現宇宙的浩瀚。

3. 演員
 夠用,沒有很爛的也沒有很出彩的。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演童年麻子的那個小姑娘,戰戰兢兢地表演在這個城市的恐懼,那幾個場面連我旁邊的小夥伴都不禁脫口而出"這小姑娘演得真好"。

另外,美國人拍電影總是把中國人拍的鼠目寸光髒頭鼠腦的,例如碟中碟中的中國人,加勒比海島中的華人海盜,這部片子也不例外,香港貧民窟中的不法分子也是這樣的行頭和說話方式。


4. 其他背景
變形金剛,高達的出現有它的時代背景,工業時代最牛掰的成就就是能造出類似變形金鋼或者機甲戰士這樣的鋼鐵怪物。時代背景制約了作者的想像力,在2013年的今天如果你提到外星或者科幻等字眼,那麼觀眾腦子裡閃現的應該是諸如生化,星球大戰中高端的飛船,高端的光子武器,可自由穿梭銀河系如夢幻般的太空飛船,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物理打鬥場面,可惜在工業時代他們是,最牛掰的終極科幻就是製造出類似變形金剛和機甲戰士這種操控型極強的鋼鐵大怪物,我一值在想的一個鏡頭是當時的人們第一次看到這種被科幻出來的鋼鐵機械怪物時第一感覺是不是"我們的工廠流水線如果也能這麼靈活地操控那有多好啊"。

所以當我看到銹跡斑斑的鋼鐵巨物--流浪者出現時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我對自己說,這已經不是我們最近10年來被想像出來的的科幻世界了。

5. 意外

一直以來我都要認為兩位極客級別的研究人員會通過和怪獸的次大腦痛感而控制一隻怪獸,進而和機甲戰士並肩做戰---這個沒出現。

兩隻同時出現的怪獸是為了找到那位和怪獸通感過的研究人員,最後差點找到,為什麼要找哪位科研人員------這個沒看懂。

 6. 硬傷

硬傷是有的,比如最後的彈射逃生,我和小夥伴們都人為,他們倆的泡沫救生艙不可能經過佈滿了光電岩漿的裂口而順利浮到水面上。況且,之前的極客博士也說了需要掃諸如條形碼之類的東西才能通過。快爆炸那一刻我們都幾乎認定了男主角掛定了。

上面說了導演最成功的地方是營造了一種時時刻刻為機甲戰士捏一把汗的氣氛,連最後一刻也不放過,所有機甲戰士都已經死去了,

如果那個裂口沒被封住,
如果岸上那些怪獸殘骸通過份裂誕生一個新的怪獸,

那人類應該怎麼應付?

(鏡頭回到了死去的那隻剛剛出生的小怪獸,幸好是找鞋的出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