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我不是拉登(港)/原教旨主义者

6.8 / 14,580人    130分鐘

導演: 米拉奈兒
編劇: Ami Boghani Mohsin Hamid
演員: 里茲阿邁德 凱特哈德森 李佛薛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vyL.

2013-08-26 23:52:07

一部對於有美國夢、在美國奮鬥的外鄉人震撼心靈的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從布魯克林到Manhattan的車上看完了這部電影,深深的認同感和震撼感。

Changez對Bobby說的如下話,尤其令我過耳難忘。

"You picked a side after 9/11; I didn't have to - it was picked for me."

"I was his for the taking. I had seen firsthand the arrogant America he described - the blindness, the hypocrisy, the xenophobia. My anger had congealed, hardened by injustice and disappointment."

以及最後點名電影主旨和主角關鍵性心理轉變的話。

"Of course I would fight; of course I would bleed the enemy. But then he used that word: 'Our only hope as a people are the fundamental truths given to us in the Q'uran'."

(閃回Jim Cross在Underwood Samson對初級analysts說: "We do that by focusing on the fundamentals.")

此時主角說:

"These young men were engaged in their own valuation, just like Underwood Samson, moving human beings in and out of binary columns: worker/liability, American/Pakistani, martyr/infidel, alive/dead.

I was tired of the reduction.

I was tired of deciding, from a distant perch, the fate of people I did not know."

這是主角放棄美國夢、離開曼哈頓的原因,也是他回國後卻也拒絕加入激進革命黨的原因。

美國人和巴基斯坦人在做同一件事,他們簡單、自以為是地在把所有人在兩種類別中推來推去:前者,要嘛你是有用的工人,要嘛你下崗;要嘛你是美國人,要嘛你是巴基斯坦人;後者,要嘛你為革命犧牲,要嘛你是叛國異徒;要嘛你是死人,要嘛你是活人。

他們一個站在市場和民族的角度,一個站在道德和宗教的角度,遠遠地、隨意地決定著他人的命運。

在這點上,他們有著同樣的blindness, hypocrisy和xenophobia。

這便是主角之所以reluctant加入任何一方的原因。他拒絕做一個盲目的fundamentalist,不管是基督教的,還是穆斯林教的。

「是,我是一個巴基斯坦人;是,我是個穆斯林;是,我反對你國家對我國家的攻擊;但這不是全部的我。你我都不光光只定義於這些事情,Bobby。」

主角從懷揣美國夢,以過人的聰明才智和低調謙遜打入曼哈頓上流社會,成為了資本主義的頂端操作者之一,但卻在一連串事件中漸漸感受到其文化和身份與這個國家的根本矛盾及其不可調和性。這是很多在美、有美國夢、有實現美國夢才情的外鄉人所共同擁有的感受。美國社會看似open,但走到深處,其對外國文化和身份的認同程度實際上卻止步在一層玻璃窗外。主角從熱忱到尷尬、失望、氣憤、迷茫,最終堅絕地走出曼哈頓的鍍金而冰冷的世界,放下最終不能成果的愛情,回到故土。這一心路歷程,電影中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然而回到了故土,他也沒有加入遊戲的另一邊。這就是上面提的,他經過觀察發現本國所謂愛國戰士們雖然似乎佔領道德的高地,但同樣生存在盲目、愚蠢和極端的一邊。這時電影的主題則從文化和身份的融合衝突,上升到對人性的定義。We're all more than those things. 我們並不只被我們的國籍、人種、信仰、宗教、利益定義;我們之為人,還有其他的內容,還有人性共同的內容。把人以一種目的分為簡單的兩級,要嘛有用要嘛沒用,要嘛這邊要嘛那邊,這本身就是將矛盾和悲劇最大化的伏筆。假若我們能夠避免這種盲從,理性地對待彼此的不同,世上會多一些人情,少一些淒涼。只可惜一邊是資本主義,一邊是極端宗教,主角夾在中間,即使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最多也只能不choose sides而已。

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也是一部非常優秀和深刻的電影。5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