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ENGERII

2013-08-27 07:53:59

20年後的重逢卻換來4次被閹割的情感歷險--《侏羅紀公園3D》觀後感


       腫麼辦,8月20日就放映《侏羅紀公園3D》了。看吧,去電影院看一部明知到劇情的電影,感覺有種被騙的SB感覺;不看吧,就不能感受到那種強烈的臨場震撼感。理性與感觀的矛盾,好糾結...好糾結...

        就在8月25日,當手上握著《侏羅紀公園3D》電影入場券,仰視看著電影院門前那張久違的巨大的宣傳海報那一刻,不禁地有種「今天竟然還能有機會看到《侏》再次君臨電影院」的感覺,好比20年前在電影院第一次看到它的宣傳版畫那樣,腦子一片空白;額部肌肉再次不自覺地鬆弛下來--SB就SB吧!

        不知道在哪裡聽到過這麼的一句話:一個不怎麼出門的人,無論如何總會被某部電影吸引而出門走向電影院。一部作品吸不吸引,又在乎看完一次之後,能否再次激起觀眾想再看一次的衝動。而這類的情況,便習以為常地賦予了[經典]的稱號。

        縱觀當下影業,相比過往作品的數量,現在又有多少作品能激起觀眾想再看一次的衝動。讓[經典]重現觀眾身邊。所以卡梅隆獨具慧眼,竟然想到將曾經的影視作品套上當下流行的3D技術,再一次將手掏向觀眾們的腰包,不但如此,還打算將斯老也拉入3D技術這趟*水當中,最後,還被他成功了。

        相比老卡賣的是浪漫情感,筆者還是偏頗斯老的純真冒險,可能正如《侏》的一句台詞:天性使然罷了。

        影廳中,在場觀眾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大約就三四十來人,佔全場1/5左右,可能觀影時間的原因,也相信沒多少人願意早上10點多就去看電影的。至於如網上所講的票房數據這裡就不便細說了。因為------「俺是重溫冒險的。為毛放映前廣告這麼多,第一次感覺電影的廣告那麼的煩人」

        影片開始,擦乾眼角的眼屎,再次全情投入影片當中,對於《侏》,可以肯定地說這不是第十次觀看這影片,場景對白基本上都知道說了什麼,終於可以感受到無需顧及畫面和字幕間的視覺切換,盡情享受視覺衝擊,滿足觀看這部影片的最終目的---細細品味畫面中的每個細節和臨場感。

        至於劇情無需多講,類弗蘭肯斯坦情節,一部企圖站在造物主的角度控制自然界,最後受到應有懲罰的好萊塢式科幻片。所以若用新片的眼光去評論20年前的影片確實有失公允,畢竟俺是來看3D畫面的,所以那些部份不符合邏輯的劇情就無需較真矣。若重新解讀的話,確實可以從很多範疇深入探討影片帶給人們的資訊:繁衍的主題,生命的出路,基因工程對倫理上的影響,以及對自然應有的敬畏及反思,又或者從管理角度分析強調前期調研的重要性,多方面考慮存在的安全隱患風險,以及工程施工過程的保品管量等云云,更甚者,還可以延伸至父權的壓迫,以及女權的反抗等方面(話說《異形》明顯帶有這種濃厚色彩),至於說帶有某種朦朧的女性歧視,這就真的要問問斯老本人了(可能當年老斯就是想表達這樣的話題,可惜卻被觀眾看成一部從頭尖叫到尾的爆米花影片)。

       每部影片的面世都基於它出生的年代,而每一個年代都有各自的價值觀,若將現時的價值觀強加於某個年代的話,總會有種對過去「強暴」的感覺,就像影片中的台詞:強暴大自然。

        這種感覺致使在觀看完之後總是缺了點什麼,但又說不上來,冷靜過後才發現......說好的羊腿呢?為毛不見了,當年那一幕的出現,暗示會有某種可怖的東西出現,而影片這原有的節奏卻被電網上那兩顆趣致的龍爪所代替,從原來的猛然一嚇變得隱晦起來。這也讓筆者開始隱約感受到後面某些鏡頭的命運。

        毫無意外,律師被吃的場面果然中槍了,怎麼也算是經典場面之一吧;作為開胃菜的形式呈現觀眾面前,暴龍君初次亮相怎麼也要吃上一兩個人,滿足當年觀眾的獵奇心態之餘,更帶著某種黑色幽默色彩;至於現在,在下口那一刻,又隱晦了(如同《異形I》那樣),筆者不禁扶額掩目,不如乾脆將律師變成一包薯條算了,將幽默進行到底。

       神盾局長、溫度大師的去向成為這次的影片的一大懸念,是生是死,影片沒有交待清楚,可能是故事中的幕後主腦,國際遺傳公司派人和他接應了,小胖只是替死鬼;又可能是接到復仇者聯盟的資訊,或感應到原力的召噢,離開片場不玩了。

        最後,那位酷酷的園區安全管理員的遭遇,知道否?斯老已經很刻意削減血腥場面,在原片想看也看不清楚,你知道當年看的時候多麼有衝動想撥開那煩人的蕨類植物。隱晦了~最後還是隱晦了!

        羊腿不給看了~手臂也不給看了~莫非所有涉及血腥的都被隱晦了?牛牛君和小胖的遭遇由於已經很隱晦,所以就沒必要在隱晦了,至於沒被隱晦的,相信就數那條路過的似鳥龍和後期出場的迅猛龍了(好多血哇)…

        好了,看完上述,似乎只有恐龍間的殺戮是無需隱晦的,也符合***局的審查標準,也讓原來的電影PG級別一下變成G級,成為父母們帶孩子們一起看的科普影片,就像當年父親帶筆者一起看這部影片一樣(慢,好像有什麼不對)。確實,按照目前影片檔期,可以看完《侏》再看《怪獸大學》,讓孩子們在暑假的尾聲來個過把癮劇場,成為今後童年回憶的一部份。

        對於第一次觀看的觀眾,從他們的驚嚇聲可以聽出對這部影片的基本認可,是的,筆者真的聽到后座傳來那短暫驚嚇聲。再次隱約地感受到當年在狹窄的小影廳觀看這片帶來的氣氛。

        年代已經不同,當年震撼的視聽感觀再一次被提升到更進一步的層次,但講到底,觀看它純粹是筆者的懷舊心作祟罷了。至於那些被閹割的情感?有時候美中不足也算是一種值得回味的記憶吧。當然,如果君是帶妹子看的話,就不能同一而論了,個中奧妙,你懂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