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

惊天魔盗团/非常盗(港)/出神入化(台)

7.2 / 710,069人    115分鐘 | 125分鐘 (extended edition)

導演: 路易斯賴托瑞
編劇: 艾迪所羅門 鮑茲亞金
演員: 傑西艾森柏格 伍迪哈里遜 艾拉費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路過破曉

2013-08-29 03:22:13

為什麼說這是一部爛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觀影之前看著強大的演員陣容還興奮,心想著期望值就算不到《致命魔術》的程度,起碼也應該有個《十幾羅漢》的程度,但是看完之後我鬱悶了。。有一種強烈的受欺騙的感覺。。然後就越發覺得這是部爛片,如果你跟我感覺一樣,又不知道爛在哪,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有劇透——————————————







一、這片的價值觀根本就有問題

說到底,其實這就是個某FBI探員為了給父親報仇然後招募四個魔術師一起嫁禍仇人的故事。但是導演前面烘托的如此神秘,片中又是槍戰又是抓人又是爆炸,直到最後一場戲開場三個魔術師還在那言辭鑿鑿的說什麼我們為了偉大的事業不能放棄,讓觀眾以為你們還真是和什麼惡勢力在做殊死搏鬥,那群傻警察是在妨害你們啊!結果呢!!竟然是為了幕後BOSS的個人私事——給他老爹報仇。好比你前面對某人又是咬牙切齒又是要殺他全家最後告訴觀眾是因為那人隨地吐痰。。。這心理落差導演你懂嗎?

在這我想說個關於觀眾的「雞蛋心理」,就是觀在觀影時,往往會不自覺的在劇情裡的「鐵錘」和「雞蛋」之間選擇站在雞蛋一邊,因為人的本性往往都會同情弱者。所以為什麼屌絲逆襲這種橋段在影視劇里屢見不鮮。
這也就帶出了本片的第二個讓人很不舒服的點。

二、作為正義一方的主角們太強勢

先抑後揚往往是導演們不約而同給自己的主角安排的命運路,因為只有經過了前面的弱小,才能讓主角們後期的強大使人在心理上信服。
而反觀本片一眾主角,從一開始對普通觀眾,後來對警方,最後對所謂的壞人,永遠都是處在強勢的位置。這樣就會讓觀眾對主角們的行為漸漸的產生牴觸感,甚至會同情那些被愚弄的警察,而這種牴觸感在影片最終真相大白時爆發了,因為導演最終沒有給主角們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解釋他們為什麼如此強勢。
拿《V字仇殺隊》來對比更能體現本片的問題,V反對的是十惡不赦的壞蛋,本片反對的是一個曝光魔術的老頭。。雖然V也一貫強勢,但V經歷了前期的弱小而且他的對手比他強大的多而且非常邪惡,所以觀眾其樂融融的看著V戲耍甚至殺戮那些警察而不會差生絲毫牴觸感,甚至在給V加油。而本片主角,既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理由來支撐,又沒有先抑後揚的路線,你讓觀眾怎麼信服你們的所作所為?
其實觀眾們在觀影的時候不是在上政治課,他們要的很簡單,有時候哪怕只要是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就能讓觀眾和你的主角產生共鳴,比如前期弱小無助等等,這也解釋了影視劇里那些因為被欺負然後變壞的壞人為什麼還有人喜歡,而導演們如果想讓一個壞蛋洗白,最先要做的就是讓他吃苦頭,因為觀眾總會無意識的同情「雞蛋」嘛。
(插一點感慨,為啥同樣的快語速的表演方法,本片主角那個樸克牌男魔術師怎麼看怎麼不招人待見,而某捲毛福就那麼讓人信服和痴迷呢,哈哈)

第三 關於魔術類型的電影
本片在自身歸屬感上認識不足,簡單說,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你說唯物的吧,可片中大大小小起碼有數個謎題沒有解答給觀眾,難道要讓觀眾自己腦補?如果你拍的是《哈利波特》那你隨便讓一個人神智不清觀眾就會自動腦補:哦,這是神奇的魔法!可你這拍的明明一副《通緝令》和《致命魔術》的模樣,你讓觀眾怎麼腦補??
到最後觀眾也沒明白那個催眠師是怎麼一拍就讓人變傻的,按我們現實裡的認知,催眠簡單說就是機率、察言觀色、心理暗示甚至藥物學的集合,總之就是用科學可以解釋通的。可本片在幾個關鍵問題上統統拋給了催眠師的技術,甚至讓他神化了,這就有戲不夠神來湊的嫌疑了。
觀眾看電影的過程永遠和看魔術表演不一樣,看魔術表演的心理是「明明知道那是假的,但是神奇的地方就真的發生在你面前,讓你百撕不得騎姐」而看電影的心理卻是「無論發生了什麼,觀眾都知道這是假的」所以你把魔術的心理套在電影上以為觀眾也會跟著一起嗨,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本片要不就回歸真實,給觀眾講清你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要不就徹底魔幻,最終解釋權歸上帝所有,這種在魔幻和現實之間搖擺的態度最傷了。你想,觀眾們在電影裡連世界末日都見怪不怪了,還會對你的小小魔術感到驚訝?因為那反正不過是電腦特技。除非你告訴我你是怎麼做到的,才能讓觀眾由衷佩服你。

除了以上幾點硬傷。還有一些軟傷,比如弗里曼飾演的老頭到底該不該被陷害?有一場戲是探員和法國妹子去問他第一場搶銀行是怎麼做到的,當時弗里曼一見面就提到了30年前死亡的那個魔術師,這證明其實探員他爹的死應該一直在煎熬著老頭。那句話怎麼說,愛之深痛之切,我甚至相信這裡面的所有魔術師都沒有這個老頭熱愛魔術,正是因為得不到傳說中的「目行會」的認可,他最後才淪為魔術界的叛徒。但他的一生其實還是為了魔術本身(我甚至想到了跪在地上痛哭著說出「我想打籃球"的三井壽)。可反觀幾位主角,小主角們為了生活騙錢騙色也就算了,後來搞這麼大的把戲不還是為了加入組織,他們真的熱愛魔術嗎?而隱藏大BOSS更是徹底把魔術淪為了自己復仇的工具、、、、和泡馬子的工具、、、、到底是誰違反魔術給人帶來歡樂和夢這樣的基本原則的???
說到那個法國妹子,你丫也太沒原則了!之前還說什麼為了我們法國人為了目標決不放棄等等,主角他們就算理由再充分也起碼犯了搶劫運鈔車,襲警,盜竊銀行帳,偷屍等等罪行,這是真實存在更何況他們幾個理由根本不充分!你丫不伸張正義最後還和大BOSS舌吻。。。我靠,這簡直在考驗觀眾的底線嘛!
還有漫天撒錢,為啥我看本片漫天撒錢就不舒服呢,一種無政府主義的勝利嗎?劫富濟貧本來是拔高主角形象的好橋段,可是為啥用在這就是感覺彆扭。後來想想明白了,你劫富濟貧首先要劫的是為富不仁的富,這點在片子裡還算說得過去。。。因為那個銀行沒賠錢就活該被搶。。。擦。。。但是你把錢撒給一群華衣貴服的觀眾算個球,通常這種橋段在地下接錢的不應該是貧民窟的窮人嗎?
所以一前一後兩處撒錢非但沒有讓觀眾爽,反而會有一種無法無天,天下大亂的壓迫感。類似《蝙蝠俠三》里失去控制的高譚市。

最後來說說這個歷史問題,探員他爹的死到底誰該負責?揭露魔術這事確實很不道德,但非要上升到犯罪這個層面就過了。我覺得NB的魔術師不但不會反感大家揭露而且歡迎大家來找碴,就是因為NB的魔術師對自己的技法完全自信,更多的人來找碴他還能換回更多的關注率,這是聰明的魔術師的自信,自信別人不會得知自己的技巧。
探員他爹之所以淹死除了因為自己沒做好安全措施,急於求成,急於表演別人不能做的魔術也是原因之一,明明知道危險還要上,難道只是因為那個老頭揭了你的老底嗎?黑人老頭不道德,砸人家飯碗有錯,但是魔術師們為了更高的關注鋌而走險就沒有錯嗎?(我承認關於保險箱的問題,我沒看懂,最後主角說的到底是誰發明了保險箱?誰用了薄的金屬?是蝙蝠俠老管家?有看懂求解答)


(PS:謝謝大家支持,但是為嘛我在外面找不到我這篇評論呢?)
(再PS:難道只有我覺得第一場表演里那個被耍的白衣男是導演故意找的鋼鐵人模仿秀嗎?哈哈哈,這種請不起大牌就找山寨的做法原來不止我們的三流電影會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