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大亨小传(港/台)

7.2 / 596,328人    143分鐘

導演: 巴茲魯曼
編劇: 法蘭西斯史考特費茲傑羅 巴茲魯曼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凱莉墨里根 喬爾埃哲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塵棋客

2013-09-03 18:37:47

傷不起的蓋茨比——那些年,我們沒逆襲到的女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年輕的時候我時常被這樣一種姑娘吸引,她們穿著簡單的T恤或是套頭衫,拎著不知名的手袋踩著平底鞋,出現在經濟型小汽車的駕駛位或者是公共運輸工具甚至是自行車上,和她們出去吃飯的時候可以毫無壓力的去麻辣燙和烤串。當然,最重要的一條,她們都足夠漂亮,漂亮到需要克服太多誘惑拒絕無數男人,非常努力地才能過上普通女孩的生活。當跟她們同等姿色的女孩拎著迪奧坐在奧迪的副駕駛上的時候,我覺得她們簡直就像天使一樣。

我想,當出身貧寒身無分文的普通軍官Gatsby最初和Daisy女神相戀的時候,他一定和我曾經一樣,把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女神寄予平凡的自己的那份感情當做一種恩賜,認定她一定是最浪漫最瀟灑最不在乎物質的姑娘。

Gatsby和我都錯了。



感覺型和價值型

從感性和理性的維度,我們一般把姑娘簡單地分為兩類,如果說所謂感性的姑娘是更注重感情的感覺型,那理性的姑娘就是更務實的價值型。

可現實遠比這複雜的多。蓋茨比們忽略了一批高段位選手,比如Daisy和我開頭提到的那些天使們中的大部份,借用某頂級PUA的說法,我們稱其為偽裝成感覺型的價值型。她們深知男人們固有的天真導致他們普遍青睞感覺型的姑娘,畢竟無論財富多寡價值高低,誰都更渴望一個女人最終選擇了自己是因為喜歡跟自己在一起的感覺。和那些情商過低到處曬名牌強調寧願在寶馬里哭泣的姑娘相比,讓男人覺得更喜歡在自行車上面笑的姑娘,最終往往卻更容易坐在寶馬里。

我相信,Daisy五年前是愛過Gatsby的,可憐Gatsby卻把那短暫的激情誤以為成終生不渝的一生所愛,如果他戰死在沙場,這將是一段完美的愛情故事,就像鐵達尼號一樣。

所以,即使當Gatsby自以為成功逆襲回到Daisy身邊的時候,他其實依然也只是那短暫的激情。Daisy價值型的內在屬性,那份激情是遠不足以讓她徹底放棄Tom,孩子及已有的生活圈子和習慣,更不用說考慮到Gatsby的巨額財富來路不明(在原著中這是一個deal breaker,電影中為了使Daisy的形象更複雜被弱化了)。可她偽裝出來的感覺型卻令蓋茨比無比相信,自己最愛的人是他。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絕大多數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長線關係中都會逐漸向價值型逐漸靠攏,她們內心深處對安全感的渴望在歲月的流逝中不斷飆升,穩定和可預見性最終會壓到一切成為決定性因素,那也就是該接盤俠們出場的時候了。但與此同時,她們並不會徹底排斥一切短暫的激情,短期關係中她們足夠入戲或是說也是真心喜歡那些帶給她們難忘感覺的男人,只是她們最終選擇的長期關係,依然還是要回歸到對自己對安全感的訴求上。

你說作為一個女人,Tom和Gatsby該如何選呢?

提到Daisy是偽裝成感覺型的價值型的典範,你對她們的另一位鼻祖林徽因一定不陌生,而徐志摩就是眾蓋茨比們中的一員。蓋茨比們就像烤串,飲食習慣再健康的人偶爾也會想吃上幾次,但絕對不會因它挺好吃就天天改吃烤串了。烤串們卻永遠想不通這個道理。



屌絲的宿命

第一次讀The Great Gatsby原著的時候我尚年幼,和很多人一樣,被Gatsby的一片痴心感動到幾乎落淚,為Daisy的負心薄倖痛恨得咬牙切齒。可現在回頭來看,Daisy就和我後來遇到的很多姑娘一樣,並非好人可也不是壞人,她只是一個女人。

而Gatsby,即使不考慮到他積累的財富風險係數太高埋下了最終悲劇的導火索,從頭至尾也都是徹頭徹尾的屌絲。

屌絲因為年輕的時候生活的首要困擾是缺錢,這份先天不足導致了思維上的缺陷,總是誤以為有了錢一切問題就解決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那些生來就伴隨著巨額財富的人一定明白,即使再有錢,生活依然有很多困惑和痛苦。

Gatsby用了五年的時間,憑藉著不懈的努力和極好的運氣,成功暴富。可他對Daisy的言談舉止和所作所為,依然是純粹的屌絲。和資深高富帥Tom比起來,Gatsby的需求感太強,安全感太缺,電影和書里都有太多細節,什麼謊稱自己是牛津畢業,初次見面刻意佈置的花房,那本貼滿剪報的日記,偷情時不斷提出的要求和期望,甚至最後頂替Daisy車禍的罪行,凡此種種,對於Daisy這個級別見過世面的美女而言,都是吸引力暴跌的自毀行為。

事實上,Gatsby之所以是Gatsby,當初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達到迎娶Daisy標準。而凡是以迎合某個女人的標準為出發點的付出和努力,大多都以悲劇告終。

這些年我逐漸領會,美女的直覺是如此的敏銳,敏銳到她們自己都未必察覺,但凡一個男人內心存有需求感和不安,無論他多麼擅長掩飾,言語和行為多麼克制,在女人面前永遠都會暴露無遺。這或許是自然選擇賜予女性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幫助她們選擇到最適合的異性繁衍。

當一個姑娘感覺到一個男人為她所做的一切是必須用清晰可見的回報做交換時,她們的本能絕非感動而是逃避。男人卻往往以為自己做的還不夠多以致於這場交易無法完成,結果逼得越緊,她也就逃得越遠。到了這般地步,無論你坐擁多少財富,多麼風趣幽默,泡過多少女神,在那個姑娘心裡都毫無意義。太多高富帥淪為屌絲的悲情故事,它們的本質上都是如此。

前面提到過,不安是女人的天性,所以她們一生都在尋找內心存有真正安全感的男人,而非一個會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情緒激動不知所措的孩子。

Gatsby消失了五年重新出現,夜夜笙歌,揮金如土,可一上來就要求Daisy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和習慣的生活,回到自己身邊。這又是多麼強烈的需求感和不安?

事實上,當你試圖用說服的方式讓一個喜歡的姑娘愛上你的時候,你已經失掉了當初她喜歡你的一切特質。



蓋茨比們的救贖

電影版中,最動人的場面,我覺得莫過於Gatsby初見Daisy那場戲。萊昂納多在女神到來後匆忙出逃,又在大雨中狂奔回來,他第一眼看到Daisy時那個眼神,溫柔的令人心碎。那個眼神熟悉又陌生,讓人想起年少時的自己,又詫異它現在到了哪裡?

真愛和需求感彷彿天生是一對邪惡的孿生兄弟,相生相剋,曾經經歷過的人都明白深陷其中時那無盡的痛苦和無可奈何的糾結。由此衍生出「表白必死,認真你就輸了,誰先動心誰完蛋」 之類似乎高手的忠告,實際都背離了問題的核心。

需求感的本身就是恐懼。害怕失去,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再也遇不到,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Gatsby後來為Daisy所做的一切,無不包含了上述恐懼的每一種,充分暴露了自己本身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而女人天生最排斥的就是心中存著太多恐懼的男人。

所以因愛而生的需求感真的就無可救藥了嗎,蓋茨比們真的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女神和一個混球在一起而無動於衷嗎?

你得需要經歷很多痛苦才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真愛是可以和需求感分離開的。當你化解掉一切需求感的時候,才只留下愛,這需要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Gatsby並不懂得,像Daisy這種姑娘,你是絕對無法將她硬拉倒你身邊的,你只能大步向前走,讓她自己轉過身去追尋你。

如果她最終沒有跟過來,那感到遺憾的應該是她而非你。

男人年輕的時候的思維方式大多是線性的,遇到感情問題後首先想到的依然是用一系列線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缺錢則拼命賺錢,出身卑微則刷名校強加光環,但求能滿足一切已知條件然後導出理想的結果。但人的感情微妙之處便在於,大部份問題都無法用太直接的方式去解決,感情的本質,就是無能為力。

承認我們對大多事情都無能為力,並且心平氣和的面對無能為力,是從根本上破除需求感的第一步。

Gatsby回來了,他依然深愛著Daisy,可如果他是一個只有愛而沒有需求感的人,又應該怎麼做呢?

我想,他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訴Daisy自己還愛著她,也渴望跟Daisy重新開始,真摯誠懇無需扭捏,只要一切是建立在Daisy自己願意的前提下。他理解並尊重她的選擇,更不糾結她是否愛過別人。在Daisy做任何決定之前,他完全可以和其他姑娘正常的交往,建立一個健康的社交圈子(而不是天天只跟Daisy的表哥玩),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將自己非法獲得的財富快速洗白,日子過的浪漫而堅實。其實沒有需求感也不代表不作為,願意自己喜歡的女人開心和討好喜歡的女人更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小說和電影中,Gatsby顯然是後者),他可以依然邀請Daisy參加到他精彩刺激的生活中來,偶爾送個禮物也無妨,但內心深處必須真正放下「你看我們曾經如此相愛現在又為你了做了這麼多你沒有理由不拋棄家庭選擇我」的一切念頭,這份放下無法假裝也無法掩飾,她一定會感受的到的。至於Daisy最終會如何做,那完全只是她自己的事情。

你不得不相信的是,「男人從來都無法真正選擇女人,只能給她們一個選擇他的機會。」

不執著,不躲閃,不掩飾,不證明,卻依然相信愛情,才是蓋茨比們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願天下所有Gatsby和Daisy終成眷屬吧。


這不是影評,只是一篇泡妞福利。

想看更多的,可以加部落格:http://weibo.com/yuzhouediso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