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杜洋

2013-09-06 08:48:00

用極端的背景思考人類的死亡


《帝國的毀滅》應該是很客觀地呈現了法西斯德國戰敗最後一刻的場面,通過一個女秘書員的口述歷史,再用電影化的語言表達。這部電影客觀到有點像記錄片,導演沒有放入自己的觀點,但效果還是不錯的,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是鮮活的。是二戰體裁電影中的佳作。

這部電影對我還有一些影響,產生2個思考的方向。首先我發現希特勒只是因為戰敗才成了千古的罪人,若是勝了,是不是成了下一個亞力山大。一個帝國佔領歐洲、統治歐洲也不是一會兩會了,蒙古帝國都能打到歐洲,如此看來希特勒可能成為下一個帝國領袖。而所謂對異族的屠殺,歷史上也不鮮見。關鍵問題是二戰離我們太近了,若放到歷史的角度看,希特勒就是一個有遠大目標的帝王,想用德意志精神變化世界。但失敗了。

另一個思考是對死亡。電影中用大量的場景描寫各個角色的他殺和自殺,這是非常震撼的。因為死亡是人類最不喜歡、最不想面對的東西。可是在此片中死亡從頭到尾。帝國的失敗,也是失敗者的死亡過程。他們為什麼要死?他們怎麼看待死亡和生存的壓力。在戰爭的極端環境下,人類是怎麼看待和處理死亡的。希特勒的死,那幾個孩子被媽媽毒死,夫妻之間相互開槍。還有關於如何死的無痛、快速的討論。我想這部電影其實是導演對人類死亡的思考,卻用了那麼一個極端的背景下呈現,確實是很震撼、很有深度的了。

2013年9月於工作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