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出生了,但--Otona no miru ehon - Umarete wa mita kered

我出生了,但……/生来第一次看到/生来才遇到

8 / 3,980人    100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伏見晁
演員: 齋藤達雄 吉川滿子 菅原秀雄 突貫小僧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吃大象的牛肉肉

2013-09-11 14:50:17

兩個互教互懂的平行世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上映於1932年。正是日本持續50年戰爭的時期前段。電影裡很多地方都有映射出這一點,比如教室裡的「爆彈三勇士」的字牌,亦或是當父親問到孩子將來的夢想,而孩子回答「大將軍」等,都體現出在當時的年代,武士是在日本除了帝皇的最高等級。而也正因為這樣的一個背景,讓小津安二郎原本想要拍攝的喜劇,到最後變成了一部令人反思的頗為傷感的作品。
        電影的開始講述了孩子們和父親搬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在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嶄新的。房子,土地,人群。從電影裡我們看到,主人公一家住在火車鐵軌旁,而在當時,火車時是最高的城市化象徵;它像徵著時代的進步,也映射出主人公一家地位等級的提升。
        孩子們剛剛到了新環境,不免被人欺負。但他們不甘心,於是找到了賣酒的男人,藉著母親向男人買了酒,讓男人幫他們出了口氣,教訓了一下那個平日總是欺負他們的另一個小孩。這時,當他們指著又一個坐著的小男孩要求同樣也要教訓他一下時,賣酒男人說:「他不行。他的父母買的酒比你家的多。」這時,等級地位就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
        而為什麼說這是兩個平行的世界呢?因為這樣一幫小孩子的群體,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在成人的世界中,亦是同樣如此。在小孩們父親的公司里,我們很明顯地看到了地位的劃分,這點在之後的大家聚在一起觀看的電影裡,更是表達地十分清晰。
        而就在小孩子與大人一同觀賞的這部電影中,兩個已經變成小霸王的孩子卻看到了自己一直引以為傲的父親的窘狀。父親為了取悅上司而做著各種鬼臉,這樣的「上司給指令,父親便遵從」的場景不免讓兩個孩子也想到了現實生活中那些處於下等地位只懂得聽從命令的小孩們。儘管一同觀看電影的大人與小孩口中所說的關於父親的「好笑」或許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僅僅感到好笑而已,但在這兩個小孩的眼裡,此時每個人的言論與笑容都化為了一把利劍,刺傷了他們年幼的自尊心。音樂此時也從歡快的節奏變得有些沉悶。兩個小孩回到家後悶悶不樂,開始指責父親為什麼要阿諛奉承,為什麼要低聲下氣。孩子們不服氣,認為父親很丟人,寧願父親不去掙錢,也不要為了他們的生計而降低自己的地位。
        於是就有了孩子們的絕食戰爭;同時,也出現了影片中最為令人難過且讓人充滿無力感的鏡頭:父親和母親看著熟睡中的孩子們,說著,希望他們以後不要過著和我們一樣的生活。
        而後的早晨,孩子們和父親一同坐在院子中,面對著鐵軌,手裡拿著飯糰,終於理解了父親的艱難。這也就出現了我題目中所提到的」互教互懂「的觀點:父親看到上級卻礙於孩子在身旁沒有上前打招呼,直到孩子們提醒,他才上前。在這裡我們看到,父親的世界教會了孩子關於現實中為了生存所必須存在的等級制度,而這一鏡頭卻讓我們感受到成人也同樣從孩子們的世界裡學習著生存之道。
        小津安二郎說這本是一部喜劇,最後卻拍成了悲劇。而在我看來,他卻給了這部電影一個非常好的結尾。孩子們一如既往地做著」打手勢你趴下「的遊戲,彷彿昨日意識到的等級制度今日在他們的世界中已不復存在。這定是一門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的重要的一課,但這門課所映射的關於社會的現實性,在他們的這個年紀,畢竟還是抵不過孩子們純真的本性。
        當然也有人說這部電影,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拍攝出來,本就是個悲劇。不管孩子們今後如何努力,面對戰爭的壓力,都無法從這樣的已經定型的社會地位逃脫出來。這也是二戰為人們帶來的悲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