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民目擊--Silent Witness

全民目击/SilentWitness

6.9 / 958人    119分鐘

導演: 非行
編劇: 非行
演員: 孫紅雷 郭富城 余男 鄧家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令孤

2013-09-13 04:06:32

《全民目擊》:情感的力量與真相的代價


就在全國正在關注近期的幾件庭審事件時,律政題材電影《全民目擊》的上映似乎有著未卜先知的市場觸覺性,不但迎合了大眾消費的特點,還以一個頗具神秘感的名字吸引了注意:全民到底在目擊什麼,又能真正目擊到什麼?這種印象很容易讓大家聯想到去年陳凱歌的《搜索》,以為又是公眾和媒介參與熱點事件的討論。而事實上,影片與「全民」兩字沒有什麼關係,即使是在開頭有媒體報導案件的幾個鏡頭,也隨著故事的發展而悄然隱身了,看起來更像是為了呼應題目而刻意加入的。但是從影片整體來看,其富有懸疑性的真相探尋、催人淚下的情感表達和冷峻硬朗的表演風格依然營造出了濃烈的戲劇張力,頗有好萊塢類型片的氣質,可謂國產片中不多有的重敘事的作品。

影片以一件女兒涉嫌謀殺父親的未婚妻的案件為故事核心,開門見山就是一場庭審戲,檢察官與律師之間進行了激烈交鋒,而頗具戲劇性的轉折立刻將觀眾帶入故事氛圍,可謂是一個「豹頭」式的精彩開頭。而後,電影以「羅生門式的」結構方式,分別從檢察官童濤(郭富城)、律師周莉(余男)和富豪林泰(孫紅雷)的角度來剖析這件謀殺案背後的真相。其中,童濤和周莉是事件的外在審視者,他們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有職業特點的限制,對真相的追尋看似客觀而符合邏輯,其實並沒有接觸到核心。而林泰作為嫌疑犯的父親和受害人的情人,才是真相的真正擁有者,他是否選擇將其呈現出來,是影片最終所要表達的東西。影片很好地做到了以假亂真和真中有假,觀眾每每落入情節設置的圈套,猜想也便落空。

在這個過程中,電影其實是以人物形象塑造的先抑後揚來完成敘事上的多重轉折。起初,電影以大量的特寫鏡頭和檢察官的主觀判斷,讓觀眾誤以為林泰就是一個為富不仁而又狡猾陰狠的角色,而司機的妻子也是一個水性楊花的浪蕩女人。但是隨著故事的進行,當周莉偶然發現作為重要證據的錄像有問題的時候,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便被擊得粉碎。原來林泰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他是一個如此偉大的父親。這可以說是本片最大的驚喜之處,以往的電影或者說是有史以來的電影,在塑造富豪人物時都容易臉譜化,再加上社會上對富豪的某些偏見,讓他們儼然成了惡的化身。但是本片卻為富豪進行了一次形象上的正名,從愛的角度來展現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當遇到家庭悲劇時,其內心的痛楚和生命的抉擇也是非常觸動人心的。

儘管如此,電影的敘事依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弄清此案發生的動機。電影用了絕大多數的篇幅來展現檢察官、律師和父親對待此事的態度,卻恰恰忽視了作為這個案件的主角林萌萌(鄧佳佳)的所思所想所行。她為什麼要謀殺准繼母,如何對待父親捨身救她的行為,這些表現都很模糊,也讓劇情的基礎有些薄弱。而在具體細節上,林泰自己所拍的視訊與車庫攝影頭中的記錄明顯有出入,法官不可能不注意到這個地方。如果對這個情節處理不好,整個故事的邏輯框架便是支撐不起來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相比《十二怒漢》《東京審判》等律政電影,此片只是在表面上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並沒有深入到人性層面的挖掘,也沒有對法律制度本身進行探討,這也使其在主題表達上難以有昇華。而觀眾之所以覺得它好看,就是因為其快速的敘事節奏和緊張的人物衝突,營造了很強的感染力,使大家沒有時間進行細緻思考。

事實上,律政題材電影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展現正義與邪惡的衝突,重點表現代表法律一方的律師或檢察官如何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往往具有偵探的性質,這在好萊塢和港片中經常存在,如《鐵面無私》《真相》等;一類是以法律為對象,展現其於道德、情感、傳統觀念等方面的衝突,這在國產電影中經常出現,如《被告山槓爺》《馬背上的法庭》等。而《全民目擊》無疑也是屬於後者,它其實是以法律作為故事外在的壓力,展現在悲劇面前愛的存在。林泰代女服刑的事情在生活中並不鮮見,從情感層面來看,這無疑是偉大的。一個父親以自己的死亡來獲取子女的救贖,堪比歷史上的「龍背牆」的傳說。但是在法律面前,真相才是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允許被欺騙的。因此,愛的力量儘管強大,真相卻如此殘酷。唯一可以避免的,就是遵紀守法,這也是影片暗中所突顯的主旋律的色彩。

《全民目擊》無論在敘事上還是受眾上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電影,故事的好看滿足了進入影院的觀眾的期待,而片中所塑造的律師、檢察官、富豪以及富豪的司機,都是他們所處的思考角度的良心楷模,也符合主流價值觀的訴求,想必影片在找投資和過審查時比較順利。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影片的整體氛圍和某些情節設置並不是我們當下時代環境的反映,而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請郭富城來扮演檢察官,似乎也有某種意味)。中國的法治之路還很慢長,電影的宣傳作用是強大的,如果能夠多創作類似題材的電影,要比用文件來向大眾灌輸法制觀念有效得多。(文/陳令孤,轉刊載請聯繫)2013/9/12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