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民目擊--Silent Witness

全民目击/SilentWitness

6.9 / 881人    119分鐘

導演: 非行
編劇: 非行
演員: 孫紅雷 郭富城 余男 鄧家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胡不鬼

2013-09-14 06:31:40

將身邊的社會新聞變成好看的商業電影


《全民目擊》
將身邊的社會新聞變成好看的商業電影
                                                                                       胡不鬼/文


    作為一部以寫實之姿而非爛俗的誇張喜劇態度呈現當下中國現實生活的電影,《全民目擊》的創作態度值得肯定。尤為難得的是,編導將一個簡單的富二代殺人案,轉變為一出迷霧重重、撲朔迷離的關於真相和人性的拷問過程,而將案件的來龍去脈整合在有限時空中以多角多線敘事的方式抽絲剝繭娓娓道來的努力,更是為這個社會新聞式的題材,帶來了上乘的觀賞性和電影質感,讓一則屢見不鮮的社會新聞,成為一個頗為成功、可以廣泛傳播、創造效益的大眾文化產品。

    記得有人曾說過,中國目下的社會現實黑色、荒誕,比電影更精彩,能讓所有編劇自嘆弗如-------而各大網站的社會新聞欄目更是驚駭迭出、刷新各種下限。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客觀原因,現實荒誕詭譎的一面,無法忠實且及時地反映在主流商業電影中——商業大片的視野基本侷限在古裝武俠怪圈內,反映現實的電影基本又是沒什麼觀眾的冷僻藝術片,而最有可能反映現實的中等成本商業片,基本又一個跟頭紮進了愛情喜劇、小妞電影這些世界上最無聊最爛俗的題材中去了。面對世界上如此眾多的現實題材經典電影,中國電影人應該感到慚愧-----審查制度不是藉口,懶惰功利和因循懈怠才是問題所在。我想這也正是影片《全民目擊》有所破局和值得讚賞之處。
     
    很久之前採訪一位著名的清華影視傳播學院的教授,他一語道破中國現實題材無緣商業大製作的奧秘------美國人可以在電影中端掉白宮、炸自由女神像,我們能炸TAM、能端ZNH嘛?想都別想。——他的話不無道理,但現在來看,現實題材商業化並非是讓大家一股腦兒地都去拍中國版的《白宮陷落》——那不是找死嗎?發生在身邊的大小社會事件,一樣具有商業化、類型化、賣座化的潛力,只要編劇敢想肯幹,而且還能幹的不錯——《全民目擊》就是一個好例子。

    影片創作的中心意識清晰而明確——用限知視角將一宗殺人案的前因後果予以解構,然後通過不同人物的視點將碎片予以拼貼,觀眾一邊觀看一邊拼圖,體味懸疑推理快感的同時,逐漸找尋故事和人物的真相。而影片結構的獨特還在於,它從故事的高潮點進入,用庭審情節迅速將觀眾帶入極端情境,然後敘事往過去和未來兩個方向同時行進,補足前情的同時,不忘庭審的進展(就像話劇《雷雨》的結構一樣)和人物的揭示,如此緊張細密的劇作,讓觀眾看得喘不過氣來,見識到國產電影少見的劇力澎湃與人性張力。尤為難得是,影片情節基本沒有硬傷,經得起推敲和玩味,至此,影片成功地將一樁見怪不怪的「社會新聞」,變成了一部具有相當觀賞性的商業電影,雖然影片的某些部份仍然有一廂情願和劇情走偏之處,但編劇的努力和誠意卓然可見。

    編劇和創作我是外行,但鑒於目前很多內行也不咋地,權從《全民目擊》總結幾點值得其他創作者借鑑的經驗:

    首先,現實題材雖然限制多多,但依然大有可為,且其應該成為電影創作的主要素材庫和靈感來源,這是一種可持續的方法,亦是一種道德和責任,就算你做不到,這種意識一定要具備;

    其次,現實題材缺少打砸搶、飛機大炮、劍仙上天入地,看似不具備商業製作特別是大製作的可能,但人性的善惡糾結、故事的跌宕反轉、情節的巧妙編織乃至生命的清新可喜與真誠感悟,一樣可以帶來驚心動魄、不亞於大片的藝術享受(《一次別離》有木有,《秋日奏鳴曲》有木有,《小鞋子》有木有,《雙瞳》有木有),從而帶來賣座的可能和豐厚的利潤,但這顯然更需要編劇的水平,功利心太強、膽子太小或者水平太淺的編劇無法強求;

    第三、電影人可以眼高手低,但一定要嚮往眼高手高,併力爭上游。很多電影人平時閒聊起來,言必稱費里尼,行必提伯格曼,左手黑澤明,右手萊翁內,胸前塔可夫斯基,儼然一個追求電影的理想主義者,但一到自己創作時,馬上就自動切換到投機功利的盈利狀態,東抄抄西抄抄,東拼拼西湊湊,還妄想一朝賣座天下知,實在是可笑得很。一份努力一份收穫,用心做出真正的好東西,世間必不會埋沒了你。

    最後用我曾經採訪過的陳國富先生的話作結:「這幾年來,所有導演都在聊投資回報率,聊螢幕增長速度,聊排場比,我都不懂這跟創作好電影有關係嗎? 這樣下去,創作者永遠不能心平氣和地觀察世界,不能深刻地呈現自己的態度,甚至不能追求電影工藝的精進。電影人想的都不是我為什麼要拍電影,想的都是我怎麼能拍成電影,怎麼變現。這種風氣已經影響到了電影的原創性;政策和市場都在不斷開放,而想像力和創意卻在萎縮。」

    《全民目擊》不是無懈可擊的完美之作,也並非驚世駭俗的創意巨製(其對美國電影《刺殺據點》的借鑑也很明顯),卻蘊含著相當的啟示與可能的開始。

(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