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37

2013-09-15 20:36:03

戰爭之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個美國入殮師,他說人人生來平等,然後他把風塵女子化裝成女學生,讓她們代替女學生跳進火坑。
不久前女學生知道自己的下場後準備攜手從鐘樓跳下。玉墨說讓我代替你們去。然後入殮師用十二個風塵女子換了十二個女學生。
他在化妝前對玉墨說等戰爭結束帶她回他的祖國。這像臨死的安慰,溫柔懷抱一個奄奄一息的人然後對他說你會好起來我們一起過好日子。

最最觸動我的一點,小神父陳喬治,他不是神父,但是他小時候被神父收養,神父遺言讓他保護好那幫女學生。但是其間有幾個女孩子死了,他覺得自己沒有做好。他要湊那個缺少的第十三個女學生的數——因為這是他的責任。
一個男孩子,在這件事情上他有可能全身而退。他的養父神父在空襲轟炸中身亡,教堂其他人都逃離了。他留下來,守著教堂給女學生開門,說服入殮師帶她們離開,小心跟著入殮師出門尋找走失的女子,目睹女子被蹂躪殺害的慘狀,默默跟著入殮師修理卡車,然後戴假髮化妝加入赴難隊伍。他說為了爭取讓女孩子們逃走的時間他不會中途逃跑。
他對女孩子的盡責,與豆蔻為浦生跑去找琴弦以及香蘭尋找耳墜,有種痴痴的固執。就結果來說,他們的犧牲確實有值與不值、恰當與否的差別,但從他們本身角度出發,卻都是那股篤定的痴。

原著小說靈感來源是美國傳教士魏特琳的日記。明妮·魏特琳女士,當年在南京開辦專門收容婦女難民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她親歷了大屠殺。後於1940年精神抑鬱並離開中國,於一年後自殺。她的墓碑正面刻著「金陵永生」四個漢字。

說起那段歷史,對於我這類沒有經歷過也沒有刻意去了解過的人,除了課本裡的一段敘述與老師講課時強加而來的義憤之外也無法感知更多,就連老生常談的30萬這個數字也因無從想像而變得冰冷麻木。然而經過影像呈現後,即便不一定真實,大致上也能了解類似或更慘情況哪怕只有萬一。
日軍衝進教堂,尖叫聲四起,女孩們嚇得到處亂躥。她們被扯著頭髮一路拖著,幾個人推著一個女孩子撕開衣服把她舉起來然後從欄杆上摔下,混混入殮師穿上神父的外衣舉著十字旗企圖阻止他們,但是他們毫不理會——一絲抵抗的可能都沒有。
還有那兩個被害的風塵女子,光身躺在血泊中,身上血痕肆意,陰部插著刺刀。
——觸目驚心的畫面,想像當時見過這些甚至更可怕畫面的人,即使活下來,帶著這些如影隨形的噩夢,如何過好今後的人生?

我試圖思考,更殘酷的畫面,比如古代戰爭、刑法之類,也像大屠殺那樣,在可以想像與無法想像的歷史中真實存在著,但至今想來我也是毫無知覺的,是只因它們沒有被與大屠殺在同等背景與角度(無辜受害)下呈現過?還是因為其實我還存留著民族情緒?

再想想那些演員。
十三四歲的小孩子們,體會了這種爆烈撕扯的演出,這段歷史將怎樣被刻骨銘心地記憶?
渡部篤郎,優雅彈鋼琴唱著思鄉曲,然後面無表情地邀請女學生唱詩班去佔領南京的週年慶功宴上唱歌。這就像納粹一邊聽著賦格曲一邊工廠作業般屠殺猶太人。在現代電影的拍攝現場,看著電影場景、道具製造出的歷史屠殺現場,融入角色演出,看著他人演出,身為現代日本老牌演員,他會有怎樣的體會?

回過頭來現實地考慮,捨身取義到底是該熱血沸騰地頌揚還是該人道主義地迴避?

看過電影后就去翻各種評論,有讚美也有非議。非議大致上集中在真實性這點上:為什麼十二位風塵女子願意代替跟自己毫無瓜葛的女孩子去受罪?為什麼大家這麼容易被說服?現實中這真的會發生嗎?即將趕赴地獄的人,能這樣意氣風發、熱血沸騰嗎?
電影在這些方面的表達確實有不當之處,當小女孩們攜手準備共赴黃泉的時候,我甚至悲觀地希望沒有人來阻止。因為不管是誰被帶走,留下來的人也必定會受盡內心責問,受盡精神折磨。
要說熱血,在攸關生死的時候,悲觀的我有時會想,普通人誰能這樣大義凜然?即使大聲喊出口號,內心是否也還抱著最後得救的一絲希望?對於革命年代慷慨犧牲的烈士,我們不惜溢美之詞,但是誰不希望自己能活下來呢?

這就讓我開始考慮,對於苦難的書寫,生者對逝者的回憶與思念、旁觀的視角、對當事者的內心理解、對史實的取捨……如何平衡手中那支筆,去把握創作者與紀實者之間的那根弦?於是我似乎終於能理解到「在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這句話的含義……

The flowers of war,戰爭之花。
戰爭因花而愈發殘虐,但是花,真的會因戰爭而愈加崢嶸嗎?



嗯,這是2012年11月20日寫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