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特洛伊:木馬屠城--Troy

特洛伊/特洛伊木马屠城/特洛伊

7.3 / 572,977人    163分鐘 | 196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沃夫岡彼得森
編劇: 大衛班尼歐夫
演員: 布萊德彼特 艾瑞克巴納 奧蘭多布魯 西恩賓 布萊恩考克斯 彼得奧圖 布蘭頓葛利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吃

2013-09-24 17:40:52

毀的一首好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好萊塢又來毀別人的故事了. 這次是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臘. 電影裡說是根據荷馬史詩拍的, 可拍出來完完全全是一部好萊塢式流水帳, 再次充分展示了好萊塢電影的淺薄, 即使作為商業電影.

拍歷史題材的電影最忌諱用當代人的眼光看古人的事. 否則故事裡古人的行為完全是精神錯亂. 當然荷馬史詩也僅僅是對歷史的一種詮釋. 理論上講編劇完全有自由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詮釋歷史. 這實際上也是拍歷史題材電影的常見手法. 問題在於, 極少有編劇 - 儘管他們自己可能不這樣想 - 能夠超越原始文學作品. 所以我對歷史題材電影的基本要求是, 至少能夠認認真真地把原始文學作品的魂拍出來.

好萊塢對荷馬史詩的處理便是極為粗糙, 直接套用了好萊塢電影的套路. 首先結果將英雄主義題材拍成了愛情題材片, 而愛情又被簡化為性愛. 結果好像什麼事情只要脫衣服就能解決似的. 片子裡原本布拉德皮特(飾 Achilles)還說, 男人想要的我都想要, 而且更多. 結果發現他只想要上床和賣隊友. 而原本史詩里愛情的成份就很單薄, 電影裡自然也無法靠其撐起劇情. 同樣為了愛情成份, 斯巴達國王墨涅拉奧斯成了猥瑣男, 而且提前被赫克托爾妙殺了. 海倫不再是女神, 反而成了出身貧寒因婚姻不諧而出軌的女人.

其次是和平主義. 東西方都有這種政治正確的思想. 英雄主義原本就是要建功立業封狼居胥, 如果再要求人物充滿和平主義的想法那只能精神錯亂了, 比如皮特一邊不停強調自己要留芳千古, 一方面又不停的表示自己厭戰. 最後, 原著是個神話, 人和神都是主角, 特洛伊戰爭同時又是天界的鬥爭. 好萊塢直接省去了神的部份. 非但如此, 先知還被黑成了迷信. 這難道是要宣揚科學破除迷信嗎?

另外值得批評的是導演都戰爭的處理非常不足. 首先戰爭似乎進行了幾天而不是十年. 其次希臘人都駐紮在沙灘上, 完全沒有考慮過取水的問題. 而且是在下坡. 他們就不怕被趕到海里去嗎? 希臘人進攻時完全是密集的衝鋒, 而且不是方陣. 特洛伊人的城牆如此之高大, 其實只要躲在城牆裡射箭希臘人就死光了, 因為希臘人連攻城的機械都沒有.

另外奧蘭多布魯姆整場除了賣臉, 完全沒有存在感. 只有在最後拿起了貢獻才大吼一聲: 我精靈王子回來了... 萬年便當西恩總算活到了最後...

無奈這一部好萊塢版的特洛伊毀了一首好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