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喜宴/TheWeddingBanquet

7.7 / 12,237人    106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馮光遠
演員: 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isshine

2013-09-25 06:50:10

喜宴的背後,是家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三天連著看完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是因一個關於美食的豆列而起,於是最先看了《飲食男女》,隨後又很偶然地把《推手》放在了中間,《喜宴》於是成了最後一部。
前兩部看完,在豆瓣上都只給了4顆星。倒也說不上有什麼明顯的瑕疵,其實也都是好片,可能只是為了讓自己的5星檔案不要太過寬泛。但看完這最後一部《喜宴》,覺得需要給5顆星了。

《飲食男女》是一個發生在台灣的中式家庭中兩代人的情感糾葛,女兒們各自的困惑,父女之間的相互關懷與體諒。雖然最後揭開謎底的那一段足夠勁暴,但也只是一時的,給全片主題帶來的衝擊並不大。
《推手》則除了兩代人的矛盾,還更多強調了東西方文化的衝突。中國公公與美國媳婦的矛盾貫穿始終。而陳太的戲份,與其說是為了反映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倒不如說是借另一個家庭的相似的故事,來反映這種兩代人外加東西方衝突的普遍。
那麼,《喜宴》又有何獨特,值得多給它一顆星呢?

儘管片子從一開始就交代了偉同和賽門的同性戀關係,以及他為了在爸媽面前隱瞞而犯難。但或許是得益於賽門的體諒,大家共同演戲的配合,使得整部片子在進行到都快一半了,還沒有看出任何會由於這個同性戀的問題,而可能引發任何矛盾。

而就在此時,正如片名所突出的,這場喜宴獨力把全片帶上了高潮。從第48分鐘偉同在父母窗前磕頭,到第68分鐘偉同和葳葳在終於送走鬧洞房的朋友之後開始春宵一刻,活脫脫就是一部當代中式婚禮的紀錄片,幾乎展示了一切可能存在的細節。比如婚宴之前在家裡拜別父母的禮儀,比如婚宴致辭中沒有任何鋪墊地就把當官的「王主任」拿出來單獨致以問候,又比如那一桌又一桌打輪子喝酒喝到東倒西歪的戲碼,以及婚宴現場與鬧洞房時的各種折騰,甚至連來吃酒吃了半天發現吃錯地方這樣的冷幽默,也全部囊括其中。最後,可能還怕觀眾們意識不到這一段的關鍵性,在60分鐘的時候,還由李導親自出馬客串了一個參加婚宴的賓客,與另一位外國人用兩句對話來點睛——
外國賓客:「我以為中國人都是柔順沉默跟數學天才。」
李安角色:「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在這20多分鐘,佔去全片近1/5的片長里,哪裡有同性戀什麼事呢?甚至到最後,連偉同這個彎男也淪陷了,在一場宣洩五千年性壓抑的喜宴之後,哪怕只是暫時地,被掰直了。

直到人們幾乎都要忘卻了還有同性戀這個矛盾的時候,才把這個問題用一場早餐時的爭吵給引爆了。
但是,對於這個矛盾的化解,平和舒緩得讓人吃驚。偉同、賽門、葳葳自不待言,他們本來就明白這不過是逢場作戲,也很容易達成默契與妥協。但從一開始顧慮最多的偉同父母,卻也能那麼平靜地去面對這一切。
偉同媽媽面對的是偉同和葳葳,偉同爸爸面對的是賽門,他們各自獨立地挑明了這一切,但卻都還要「瞞著」對方。偉同媽是擔心偉同爸的身體,偉同爸是惦記他的孫子。儘管各自獨立行事,儘管直接目的不盡相同,但最後還是殊途同歸。在最後一幕機場送別後,老倆口獨自走上通道——
偉同媽:「沒事,我只是高興。」
偉同爸:「我也高興。」
然後,便盡在不言中了。

這時候,當我們再度回顧片頭那段偉同媽寄給偉同的錄音,就會發現,結尾和開頭又悄然間連接在一起。結尾是老倆口獨自登機,開頭是老倆口的退休生活——喜宴的背後,是家庭。

所以,同性戀的衝突與化解,只是一條推動劇情的明線。是用一種在中國傳統家庭看起來最突兀的事情,來強烈地凸顯暗線主題的不可撼動。
即使是偉同和賽門不可動搖地要在一起,也繞不開這一場形式上的婚禮。
即使是退伍多年在美國發財的老下屬,也知道一場隆重的喜宴對於長官一家的重要。
即使是真相已無法掩蓋,所有人都盡力去維護,哪怕都是自以為是地「瞞著」別人。
即使是生活艱難,追求事業不易,孩子,也還是要生下來的。

相比之下,在那間逼仄的辦公室裡,在公證人員的帶領下,簡單地宣讀幾句誓詞,然後就說新郎現在可以親吻新娘了——這樣一種代表著現代西方的、極盡簡樸之能的婚姻儀式——實在是太過強烈的反差了。

最後,我聯想到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所描寫的那種夫妻之間幾乎毫無「愛情」的婚姻與生活。也許在這個巨變的新時代,那種傳統中家庭生活中,已有太多的東西變得不合時宜。但畢竟,這套體系確確實實地存在了幾千年,總有它值得寶貴的一些東西。
這就好像是,儘管李導一邊也在藉著偉同媽表達出從一個女性的視角對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的一定程度的羨慕,但歸根結底,李導在全片最努力展現的,還是傳統中國家庭生活那些積極的東西——

對喜宴近乎誇張的重視,是對在生活里更多時間保持謙虛平和的一種平衡。不需要嘴上明說,但家庭成員都會以自己的方式維持著內在的和諧。

而這,也正是我在這家庭三部曲中,給《喜宴》多打一顆星的緣故。《飲食男女》基本上是拍給中國人自己看的。《推手》算是同時展現給東西方的,但視角上還是偏中立的。而《喜宴》則可以算是一部徹頭徹尾的中國倫理宣傳片。



很巧,大前天還去參加一個學妹的婚禮。和同去的朋友聊到,儘管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在事前可以張口閉口怎樣說簡單操辦,也可以臨到跟前為了結婚的籌備而各種煩躁不安。但真正到了儀式那一刻,站在父母親朋面前,沒有一個人能壓得住內心的激動。因為我們都知道——

喜宴的背後,是家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