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光大盜--The Bling Ring

珠光宝气/闪闪靓贼(港)/星光大盗(台)

5.6 / 92,276人    90分鐘

導演: 蘇菲亞科波拉
編劇: 蘇菲亞科波拉 Nancy Jo Sales
演員: 艾瑪華森 張凱蒂 伊瑟瑞爾布薩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外外

2013-09-27 04:56:16

其實還是很用心的


女導科波拉是個希望以」新體驗」來看待世界和自身的人,打個比方,她希望自己是個剛生出來的嬰兒,憑藉靈感直覺去洞察和感悟,而不是書本或父輩能述說的歷史。所以她的電影可以被看作是某種極端的觀念----近乎消解任何重大意義的輕盈無物和透明,有時卻顯得曖昧混雜和多重指向。假如新生代是一出生就坐在船裡的(網際網路、資訊爆炸、虛擬多過真實、人際疏遠),那科波拉會在內心質問那些說她電影蒼白空洞的人:我為什麼要去關心一個舊大陸呢?連同那箇舊世界裡的語言規訓,那些社會、道德、善惡、美醜、生死、同情心、關懷,包括藝術能傳達給人們的,在她看來,可能都是「無中生有」------她關心的,只是一個女孩自己最本能的存在體驗,」我是誰「-----活著要如何被顯示出來,以及這種幻想式的自知力是如何被毀滅的過程。

她是個想要從父輩的種種迂腐的人生體驗中叛逃出來的女孩,靈氣十足。

在這個起點上,她的電影有著相類似的主題-----即生命的空洞飄忽和美麗脆弱不可把握。理解這一點,可能能幫助到理解這部看似無聊的電影------而無聊,我相信是個嚴肅而不可迴避的藝術主題------可惜能表達好的導演少之又少。

和「在某處」一樣,那種無力的漂浮感依然浸透這部片子的每個細節,甚至令人厭倦,但又無法離棄-----因為,這是你能處世的唯一的船。科波拉作為一個風格純粹的年輕導演,她的述求點其實就一直是這麼一個方向,你可以說她淺薄輕佻、避重就輕,也可以說她以小見大。

如果你能不把偷盜看成是犯罪,把好與壞的道德評判與是非觀念先放下,更別提什麼因果報應和虛榮物質,而只看成是幾個少女追求生命體驗和自我實現的一個過程,那麼,這個電影的很多細節,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也就不那麼無聊了。

這樣說起來,後半部份從母女接受採訪(這是非常精彩的一場充滿諷刺意味的戲)開始,出現了戲劇性的一些很克制、淡漠但確實是很像說故事手法的細節,以及「寓意」。包括少女們認為自己還是在監獄裡過一種受人關注的生活(偷東西也是這種生活以及表演方式的一部份),還可以去像自己迷戀的明星一樣引領別人的生活;包括那個男孩不意識到最要好的朋友欺騙了他-----這種種又是導演在刻畫和試圖觸摸那些天真幼稚、混亂分裂的少男少女內心了----小孩子們不認錯的態度通常演變成玩真假遊戲-------「我只是說說的,想看看這麼做會怎麼樣,演戲你不懂嗎?「」這成王敗寇的世界哪有對錯?只有絕大多數人依賴著大人物和明星的八卦度過每天空虛的生活...."------正如母女訪談那場戲中,母親搶著答記者問,女兒請她不要搶自己的風頭,同時也想表達出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觀點,一張嘴,說的和她堅信健康生活的中產階級父母是一樣的話。

少女偷盜團中唯一的那個男孩是很有意思的,他參與偷盜的原因不是因為虛榮和愛慕名牌、金錢,他是因為孤獨和需要朋友-----很多細節都是圍繞這個男孩的這種設置而鋪陳的。

按心理學的常識,少女們的青春期,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階段,在自我成形之前,會通過模仿別人而希望獲得認同----片中的一個細節:新聞報導說,她們喜歡的好萊塢女明星在店裡偷珠寶被抓獲。大家都是偷來偷去,她們偷的,也許正是別人從店裡偷回家去的東西。

你會發現導演有意識地將偷盜的場面拍得很多,很別緻,很放鬆,很有別的寓意-----美麗豪宅的燈火,少女們興奮溜出溜進的身影像正在扮演電影主角;她們似乎在這種偷盜中找到了激情的自我.....氾濫成災的鞋子象徵一切都過剩的物質景像......導演想說的有點多,甚至有點「發條橙」--------最初出於少女單純主觀意願和本能的行為,最終變成人們容易理解的法律懲罰與明星秀,這個只有珠光寶氣作為控制規則的世界。

想繞過社會、道德、偶像文化、物質消費這些傳統邏輯和概念,去捕捉住一種純粹的生命的空洞浮誇,年輕導演的短板就容易漏出來......後半段意思出來了-----而這齣來的意思,多少又有點現實主義的陳詞濫調和刻意,結尾曲即主題----「我們不能喝太多」。

有評論說這部不如」春假「純粹,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

總體來說,失敗之處有二:
1,安排給少男少女的台詞,儘可能做到簡單、空洞----因為說多了,顯得心思成熟,如果心思成熟,那怎麼會對盜竊可能會被懲罰的後果沒有恐懼呢?怎麼會不想到有監控系統呢?這是創作中左右為難的問題。
由於不得不說的少,導演過度控制了人物在事件中的反應,導致人物顯得平面呆板和有點失真,人物與人物間也缺乏對比。對於大部份觀眾來說,她們既不可愛也不值得去挖掘內心。

2,由於改編自新聞事件,這種事件本身引起的社會性指向(意義和能指)過於確立和穩固,很難被消解,再重新書寫其所指,造成了誤解和模糊,情緒感染力弱。就像一個男孩為了某個自己也說不明白的原因毆打了一個陌生人,對於大部份觀眾來說,解釋不外乎腦殘、暴力衝動和扮酷,很難會被解釋成出於孤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