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a Dragon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前传/

6.4 / 5,224人    134分鐘 (dv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聲走

2013-09-28 19:39:11

開啟華語怪獸片的大門


        算上《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裡的那隻「龍王」,不到一年時間,中國螢幕上出現的巨型水怪已經有三隻了。《西遊降魔篇》裡的魚精開場驚艷,但終究難成氣候,不過一炷香功夫,已經被愚蠢的人類輕鬆拿下;《環太平洋》里潛伏於海底的類哥斯拉們雖逞一時之能,卻倒在了人類的鋼鐵叢林之中功虧一簣;稍有勝算的,便是這隻橫行於中古時代的「龍王」了,一來沒有驅魔師,二來沒有機甲高科技,縱橫海疆捨我其誰,徐克說:「我不要它毀掉一艘船,我要它毀掉上百艘船!」就這樣,導演張口閉口間,龍王就已經把大唐水師打得怒沉水底了!
        徐克這句話是說給製片人王中磊聽的。先是錢的問題,多一個特效場面,花的錢就要指數級上升,然後這部狄仁傑前傳的預算飆高到了1.5億;除了錢,還有水啊,哪來這麼多水呢。唐代洛陽附近,哪有容得下上百艘船隊的水域啊?洛水和黃河,最寬處也不過百米。徐克發話了:「讓河變寬一點啊!」於是洛陽城外頓成一片看不到邊際的汪洋大海,「可是你要記住,這不是海。」徐克說。臨了還要嘴硬。
        還有那座兀立在「海里」的、距離洛陽只有幾十公裡的蝙蝠島。作為大反派的巢穴,它的外形設計根本不像中原地區的山峰,倒有幾分神似《魔戒》裡的魔多山。而且影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均來自域外:反派來自東島國(虛構的國家)、女主角銀睿姬來自扶餘國、沙拓忠則來自回紇。徐克的想法是:「我一開始就要把這個故事放在國際的視野里去,我要讓狄仁傑站在世界神探的巔峰。」
        種種場面和劇情設計,都表明狄仁傑系列離現實越來越遠了。在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時,觀眾雖然知道那是假的,但那是一種建構於現實之上的假,它的設定還是真的:要造武則天反的大臣、狄仁傑對武則天的態度、以及武則天的佞佛。所以說《通天帝國》是一部功夫懸疑片,它渲染案件的奇詭、強調的是案件的偵破,終極幕後推手的出場、打鬥以及覆滅都經過精心的設計。(其實《通天帝國》在懸疑片的包裹下更借鑑了很多黑色電影的拍攝手法)
        《神都龍王》雖是同一系列,但它的類型核心卻已經被徐老怪偷換掉了。狄仁傑沒有站在世界神探的巔峰,他站在了一隻怪獸的頭上。《神都龍王》不再是一部基於現實的設定而虛構出來的偵探懸疑電影,而僅僅保留現實的表皮(人物的名字、古代的地名),故事的架構卻完全是按照怪獸片來寫的。電影一開場,徐克就已經突出了怪獸的巨大威力——使大唐水師全軍覆沒。於是人類開始研製對付怪獸的武器,雖然是不入流的毒藥,但怎樣餵怪獸吃下毒藥也費了不少功夫。最後一場人怪大戰,更是極盡徐克的想像力,可以說是近年華語電影最具視覺效果的大場面。
        然而既然背上狄仁傑的名號,探案過程必然是走進電影院觀眾的第一心理期待。深諳商業片準則的徐克並不想在這點上「忤逆」觀眾,他假模假式地安排了一個完全沒有懸疑的案件。編劇張家魯說:「我們這部狄仁傑沒有參考高羅佩的系列故事的情節。因為高羅佩是老老實實地在寫一部懸案小說,我們不打算這樣做。」故事裡的大反派在影片三分之一處便已經被指明,接下去的情節與其說是「破案過程」,不如說是為了打敗怪獸做準備(如探案過程中出現的「神醫」,最後研製了對付怪獸的毒藥)。結尾的最高潮也並不是和案件大反派的打鬥,而是和傳統怪獸片一樣的人怪大戰。所以單從類型角度來說的話,徐克的《神都龍王》可算是一部真正的怪獸電影,只不過導演為了照顧到狄仁傑這個故事系列的原有特點,在其中稍加了些探案成份而已。如果說《西遊降魔篇》裡的怪獸還只是小打小鬧的話,《神都龍王》則成功開啟了華語怪獸片的大門。至於為觀眾所詬病的案件推理太簡單,倒像是徐克故意為之的了。
        同樣,在故事的背後,《通天帝國》的某些情節或台詞可以被解讀為徐克的現實關懷,如大佛(偶像)的倒塌、狄仁傑對武則天說的話,都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討論。而在《神都龍王》中,徐克似乎徹底拋棄了他早年的家國情懷,連《通天帝國》中的隱晦表達也付之闕如,唯一一句「原來進貢給皇親貴族的東西都是用人民的血肉做成的」,也只是捎帶而過(不過人體種草的畫面確實驚人)。究其原因,除了徐克自身的轉變以外,還可能因為影片投資過於巨大,經不起「夾帶私貨」的閃失。
        徐克是一個永遠想像力溢出他所處時代的技術能力的導演。縱觀他多年來拍攝的影片,從處女作《蝶變》開始,他的很多想法因為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只能因陋就簡;到了先後兩次拍攝《蜀山傳》,他因技術的進步而萌發更奇詭的想像力的動機已經很明顯,只是2001年的那部大規模試驗CG動畫的《蜀山傳》沒有獲得票房成功罷了。
        此次《神都龍王》的最大宣傳噱頭,就是水下3D。水下拍攝的嘗試,始於徐克2008年的作品《深海尋人》(也是一部探索技術的電影,同樣在商業上也不成功)。到拍攝《龍門飛甲》的時候,他已經掌握了一支專攻3D技術的團隊。此次的3D團隊就是《龍門飛甲》的原班人馬。從某些武打設計上,也可以看出這兩部電影的內在聯繫:《龍門飛甲》中素慧容的暗器經常飛出螢幕空間,或從螢幕空間外飛入,使得觀眾有被擊中的3D快感;這一招在《神都龍王》中已經運用得非常成熟,幾乎每場打鬥戲都有它的身影。而要把笨重的3D攝影機(有260斤!)放入水下,進行水下作業,是劇組拍攝要攻克的最大難題(劇組在義烏搭建了一個60米乘30米的水池)。比如一個鏡頭需要從水面上方勻速垂直移到水面下方,在水面上的移動速度是A,到了水面下,由於水的浮力,移動速度就不可能再是A了。劇組採用的辦法是,攝影機一入水,就立刻掛上相應重量的沙袋,來抵消水的浮力。「由於有了新的技術,很多以前只能在腦中想一想的畫面,現在居然都可以製作出來。」影片的攝影指導蔡崇輝說。這估計也是徐克心裡想的,影片中一個飛馬從海中躍起的畫面,瑰麗不可名狀,就是早年「盤桓在我腦海裡的」。據影片的3D特效指導Stego說,整部影片水中(包括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拍攝鏡頭大約佔了四分之一(倒是苦了演員趙又廷,他不會游泳……)。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通天帝國》的二十幾年前,在色調上,它也比《通天帝國》來得明朗。那時候狄仁傑剛剛到大理寺報導,沙陀忠也才二十出頭,他們都還沒有經歷世事的磨難。然而導演的時間並沒有逆行,他和狄仁傑一樣,在這個規則叢生的世界裡有著自己的生存技能。年老的狄仁傑竟然比年輕的狄仁傑,更加懷疑權威、挑戰權威,這樣的變化,個中緣由,值得玩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