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a Dragon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前传/

6.4 / 5,224人    134分鐘 (dv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城宗蔡

2013-10-01 09:05:23

救世神探青年狄VS獵龍魔師尉遲真金


上一部中,經過八年的苦心經營,一代天后武則天終於成功登基,並興建高達六十六丈,象徵至高皇權的"通天浮屠",豈料卻由此引發連環兇案,矛頭直指一代天后。

被武則天指定查案的,是三男搭一女的組合,型男版狄仁傑+白麵煞星裴東來+鬼謀神算沙陀忠以及矛盾重重的上官靜兒,徐克導演將狄仁傑的形象大加顛覆,穩重敦厚的老大人成為了武藝卓絕的帥大叔未免引來爭議,但當一部電影改編得精彩卓絕 ( 至少相對於國產影片)時,觀眾便會不自覺地忽略與歷史的出入了,畢竟原原本本地還原歷史,劇本的再創新便是一紙空談了。在《神探狄仁傑》中,那個在大人身邊武功不凡的是高大全李元芳,在徐正的世界框架里,便換成了性格扭曲化、亦正亦邪的裴東來,同時,沙陀忠與上官靜兒的人物形象也彰顯了一種性格上的矛盾與扭曲化,這著實是徐克在人物塑造上的亮點。

徐克將狄仁傑所處的時期通過對神都洛陽的刻畫表現出一種恢弘大氣、富麗堂皇的世界觀,這一風格亦同樣表現在對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服裝描繪上。同時。製作團隊在武打動作上的精益求精以及劇情上的九曲連環,再配以老戲骨劉德華、梁家輝、劉嘉玲、李冰冰以及令人眼前一亮的鄧超水準之上的飾演,對國產大片吐槽無能的觀眾起碼贏回了票價。

第一部票房上的大賣為徐克續寫第二部增加了砝碼,這一次,他將視線回撥到了狄仁傑的青年時期,當是時,大唐還未改弦,朝政歸屬二聖,盛唐風貌承襲貞觀。第一部的成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但也令觀眾的期望值有所上升,能否再次令觀眾意猶未盡,徐克肩上的擔子不輕。

演員陣容相較於第一部,可謂是翻天覆地。趙又廷替換了劉德華,一定程度了保證了青年狄仁傑迎合少女群體的胃口。馮紹峰接班鄧超是我最關注的,此前曾看過他在《鴻門宴》飾演的項羽,不免對其改觀,鄧超飾演的裴東來不可謂不出色,尉遲真金勢必也要被觀眾拿來與裴東來對比一番,不知馮紹峰能否勝任。至於青年沙陀忠由林更新飾演,起初我略感驚訝,畢竟第一部的沙陀沉穩又不失果敢,看盡人生百態盡顯滄桑之感,指望林更新少年老成不如指望他少賣點萌多幹點正事。至於睿姬...有美色足矣。

至於影片的片名,我想給徐克挑個錯。洛陽被稱之為神都,乃是天授元年武周代唐時的事。另有一說是公元684年陰曆九月初六,武后宣佈改元光宅,大赦天下,將東都洛陽改稱神都。可以確定的是,二聖掌朝時期,洛陽還未改名神都,仍喚作東都。

還有就是龍王這一詞,我在觀影過後感到被深深地欺騙了......廟堂里那隻小龍長得像個醜八怪也就罷了,結果就是海裡的大龍原來是只被蠱毒浸染的鰩魚...只能說它充分滿足了我在某些科幻電影未被滿足的獵奇心態。

關於影片中大唐攻伐的敵國---扶餘國,歷史上確實有同名國家,位於我國的東北亞,但與歷史有出入的是,扶餘國公元前2世紀立國,約494年東扶餘國就被高句麗滅了。人說這高句麗、百濟便是扶餘國的後代。

還有一個影片中重點提到的國家名曰東島,從語言上看估計代指的就是日本或者日本附近的某個島國了。不過有個矛盾之處也由此而生,按影片所述,東島位於大唐和扶餘國之間,但日本列島分明是在朝鮮半島以外的,地理位置而言大唐與扶餘國海戰不會導致扶餘國有滅頂之災。當然,在這樣一部主打場面動作的商業電影,這只不過是小瑕疵罷了。

好了,來講一下我觀影結束後對影片主要人物的一些感受吧。

狄仁傑被進一步神化了。與第一部的劉版狄公相比,儘管武功因為年齡因素稍微弱化,亦不如尉遲真金,但小小年紀便煉就了過目不忘、通曉唇語、火眼金睛三項神探技能,在與青年沙陀初次對話中,其判斷和觀察能力更是把東瀛小孩江戶川-柯南、英倫吸毒犯福爾摩斯爆得渣都不剩,他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治世能臣和斷案高手了,從影片初段的越權行事,到影片中段的私放涉案人員,再到後端的刀下留人、大難不死,狄仁傑的主角光環已經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同時,影片中的狄仁傑也有一些初涉官場之人的特點,血氣方剛、行事魯莽,倜儻不拘而不受約束。關於這點,野史中也有所記載

唐狄仁傑倜儻不羈,嘗授司農員外郎,每判事,多為正充卿同異。仁傑不平之,乃判曰:「員外郎有同側室,正員卿位擅嫡妻。此難曲事女君,終是不蒙顏色。」正員頗亦慚悚。時王及善、豆盧欽望,拜左右相。仁傑以才望時議歸之,頗冀此命。每戲王豆盧,略無屈色。王豆盧俱善長行,既拜,謂時宰曰:「某無材行,濫有此授。」狄謂曰:「公二人並能長行,何謂無材行。」或曰左相事,雲適已白右相。狄謂曰:「不審喚為右相,合呼為有相。」王豆盧問故,狄曰:「公不聞,聰明兒不如有相子,公二人可謂有相子也。」二公強笑,意亦悒悒。(出《御史台記》)

至於飾演狄仁傑的趙又廷,個人認為在狄仁傑扮演者中他的演技並不出眾,在本片中他的演技也只能用中規中矩形容。當然,在驚心動魄的龍王和恢弘大氣的場面的襯托下,觀眾對你的演技會倍加寬容的。

每一部電影都有一個配角天生為導演的意圖所創,第一部的裴東來如此,第二部的尉遲真金也延續了這個特點。尉遲真金這人,武功絕頂,心氣也很高,就比如當武則天在狄仁傑任職短短幾天后便迅速升職甚至躍居於他之上時,他便頗為不甘。為人處事亦以高貴冷艷自居,有點像裴東來和《龍門飛甲》中雨化田的結合體。

但尉遲真金勇猛有餘,睿智相較狄仁傑就頗為欠乏了。比較直觀的對比便是兩人對於行兇者不慎遺落的面具得出的觀察結論。大理寺的人因為這個面具,不分青紅皂白,遵循寧可殺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原則,把洛陽的有關人員都抓來嚴刑拷打,而尉遲真金對此卻並不反對。反觀狄仁傑,直接得出了面具出自別處的結論,與洛陽工匠無關。

尉遲真金也有值得欣賞的一面,他不公報私怨,狄仁傑每逢危難之際,尉遲真金都會傾力相助,狄仁傑有恩於他,他會銘記心頭,適時報恩。這一點,就比很多外表良善的真小人好不少了。

再說沙陀忠。沙陀原名處月,乃是西突厥十大部落外的一部,以朱邪為姓。唐太宗時期置沙陀府,因此號稱沙陀突厥,簡稱沙陀。沙陀亦作「沙陁」,與回紇、吐蕃、粟特接壤。後來朱邪沙陀平叛阿史那賀魯一族有功被唐朝皇帝賜為李姓。說起來沙陀與唐朝來往頗為頻繁,尤其是唐代中後期,沙陀一族與唐朝或敵或友、陰晴不定。

青年版沙陀忠,被林更新飾演為一個傲嬌小伙,專職賣萌娛樂調節氣氛,以致於根本難以想像這會是和梁家輝飾演的沙陀忠是同一個人。也許正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所言,人總有一天要變為自己討厭的人,此時的沙陀又怎能想到,在看慣人情冷暖、歷經滄桑後,他變得工於心計、城府極深,甚至妄圖覆滅武周,最終與彼時好友狄仁傑生死較量,用的,也是蠱毒之術。

這個片子還有一個很值得一說的,便是他的3D技術呈現出的效果。據宣傳方所言,該片集結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和《龍門飛甲》的主創團隊,事後看來,確實不賴,我在觀影的時候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3D技術的震撼感,當利箭脫弦而發;當火星迸射而出;當洛陽全景恢宏再現;當大唐艦隊乘風破浪;當巨獸攜驚天巨浪傾覆戰艦;當狄公尉遲迎敵於峭壁之上,我著實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比起許多國產大片不盡人意的偽3D,徐克的狄仁傑系列真可算得上良心之作了。

在影片的最後,有一個和第一部遙相呼應的情節---唐高宗李治,因狄仁傑破案有功,贈其亢龍鐧,後儘管狄仁傑革職時被繳,但經由王爺保存並於狄仁傑被釋後返還。在第一部中,狄仁傑正是用這亢龍鐧,屈敵除害,挽救李唐江山於傾覆之際。

據徐克導演說,之所以用亢龍鐧,只因狄仁傑不願使人致死,打斷兵器,使它廢掉,才是最大目的。有一種套住並逮住的設計,很符合狄仁傑的性格。同時,它迎合了故事情節,狄仁傑在潛龍勿用之後復出,陽氣正盛,調查人體自燃事件,被錯誤資訊誤導,正迎合了『飛龍在天,猶有悔也』。同時也指出了武則天所秉持的政治態度極易招人攻擊的情節衝突,暗合了大佛的最終倒塌。

影片末尾還留下了一個訊息,經由狄仁傑之口,暗示大唐瀕臨傾危,不久後將步入改弦易張的困局,這可能便是第三部的故事背景。

所以我果斷猜想了一下...高宗駕崩,武后專 政,擅行廢立之事,同時任用黨羽酷吏,誅殺李唐宗嗣,致使李唐內部憤懣不已,倖存的李唐宗嗣里,漸漸地衍生出了一部份極為激進的人士,他們深感國內叛 變已經難以撼動武則天的統治,決定另覓蹊徑,尋求通過與外國的合作瓦解武周勢力。突厥、契丹等北方敵國成為了他們主要聯絡的對象,事成之後,這些李唐激進入士願意割除幽雲之地換取對方退兵。而因為他們通敵救國的行為,後人稱呼他們為「李唐帶路黨」。於是乎,敵國聯合李唐激進分子,武周局勢日益惡化,狄仁傑處在政 治漩渦當中,面臨著最終的抉擇...

PS,該片劇情各位影迷為圖一爽斷然不可深究,屬於典型的"中體西用"劇情,將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標準設定套在大唐盛世、狄仁傑初到洛陽的框架之內,主角總能化險為夷、男二號必定神功蓋世(嚴重懷疑尉遲真金的武功路數是龍門飛甲團隊設計的),再配以香艷美女(人好萊塢找來個金髮翹臀妞,俺就讓小家碧玉穿越到以肥為美的時代),反派一如既往將最強路數留至最後,生化改造後的鰩魚最後再滿足觀眾的感官體驗,至於劇情合理性、情節是否值得推敲,只能說徐克已經用"十日內不破案提頭來見"、"破案只需一日"清楚無誤地告訴我們「Y的老子拍這片就不是讓你鑽研劇情的,爽完記得告訴朋友給我捧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