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億追殺令--Shield of Straw

稻草之盾/亿悬赏追杀令(港)/十亿追杀令(台)

6.3 / 2,092人    124分鐘

導演: 三池崇史
編劇: 木內一裕 林民夫
演員: 大澤隆夫 松島菜菜子 藤原龍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my

2013-10-06 08:00:39

《稻草之盾》觀後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直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在看一部電影前都要看一下別人對那個電影的影評,凡差評太多的是不會看的,這就是懶人想看好電影的辦法。或者說是我選擇電影的辦法。但網上對這部電影評價各異,雖然差評不少但爭議頗多,倒引起我的好奇。昨晚看完這個電影后已經凌晨一點了,腦海里儘是人性善惡,司法公正、慾望等,當時看完心裡感覺紛亂,以致上床後好久都沒辦法入睡。
好了現在回到《稻草之盾》這部電影上,主題是講一個叫清丸國秀的猥瑣男製造了一起慘無人道的女童姦殺案,只是沒想到這個案件竟會讓全日本上下陷入瘋狂。遇害小女孩的爺爺蜷川是經濟領域的大人物,這名悲痛至極的老人在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刊登懸賞啟示,凡能殺死嫌疑人清丸國秀的人,將得到10億日元的酬金。這則前所未有的啟示很快發生了作用,時刻擔心被人殺害的清丸沒辦法只得去投案自首,但為了將其押送回東京送檢,還將跋涉一千多公裡的路程。此時此刻,日本國民已經相繼化身為為了金錢不惜殺人的亡命徒。危急關頭,SP銘苅、白岩、奧村武、神箸以及關谷等五名菁英承擔了押送的任務。
這部電影交雜著人性和法律的抗爭,網上很多人說拍得很爛,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部電影觸及到了很多方面,雖然後半部有些拖沓,結局有些爛尾,但看完卻能讓人引起深思。先來說下清丸這個人,他把人性的惡展現得淋漓盡致:八年前就姦殺了一個小女孩,但剛刑滿釋放就接著姦殺了一個八歲的女童,現場慘不忍睹(這讓我想起前不久新聞上北京女童摔死案,雖然案件不同但同是剛坐牢出來又犯案),牢獄生涯是否真的能洗刷那人性里深藏的惡?但清丸這個角色卻與那個施暴者又有所不同,他之所以戕害人全是來自他心裡那股慾望惡源,虐殺女童是性慾,殺女警白岩是討厭她哆嗦,儘管在押送的過程中白岩一直是盡全力保護他不被殺,也許有人跟我一樣在觀影時也有這種心理,希望清丸有一點點良知,可是惡就是惡,惡是根本沒有良知的。有些人從出生就帶著惡,之所以沒有施惡,只是他沒那個能力或是沒那個膽量,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環境把人性的惡隱藏起來了,有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把自己本性的惡慢慢挖掘出來了,如清丸,他在結局時說了一段話:「最近我一直在反省,早知道判死刑的話,我就會殺更多的人!」現實中這話似乎在某個新聞上也看到過報導,這是人性中一種徹底任性胡為的惡。
說到人性的惡,現在就要說說這部電影裡的另一個角色遇害者的爺爺蜷川。這個人物劇中描述得有點複雜,又是受害者同時也是施惡者。對這個人物既同情又憎惡,同情他的孫女被清丸無辜虐殺,是的他是個受害者,似乎發洩悲憤理所當然,但他卻用10億日元的酬金在報紙上發出追殺令,他為一己之傷不惜冒著被判刑的危險花重金在大眾媒體發懸賞啟示,如果在發懸賞啟示之初清丸被捕之前是出於悲憤還情有可原,可是在得知清丸被捕後還在網上給大眾進行衛星定位清丸形蹤,蜷川在受傷害後也在挖掘內心的惡,他把這個惡擴大化,他把在清丸那裡得到的傷害加倍的返還清丸同時,甚至強加到不相幹的人,他有意喚起大眾心裡隱藏的慾望惡源,從一個受害者變成施暴者,雖然跟清丸施暴方式不同,卻比他施暴的力度和影響更大更深!蜷川的惡也是人性的惡、任性胡為的惡!
如果說白岩、奧村武、神箸以及關谷這四個警察角色代表了大眾的各種正常的人性與慾望,只是這四個警察角色也拍得有點粗糙了,特別是白岩在只有她和銘苅兩人在押送清丸時,被外界認為是清丸挾持了他們倆後下了擊殺命令,白岩說:「要是沒有懸賞就好了」。 導演三池崇史把這麼一個嚴肅的主題插入這麼一句話,是想表達人類的高尚與公正嗎?好吧導演不正是想吹捧司法公正與人類正義嗎,也許是我吹毛求疵了,其實我寧可相信白岩之前試探同行時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的,是她本能的慾望,只是她也有信仰,譬如她十三歲的兒子。
本片銘苅一直是代表司法公正的象徵,當然他也是血肉之軀也有人性本能的慾望,但他把這些本能都抑制在司法公正之下,在清丸擊殺白岩後銘苅對清丸說出的那段話可見一斑。但結局銘苅活下來不得不說是這部電影一個最大的敗筆,他倒下司法的天平未必就隨著倒下吧。中間女計程車司機說的做的不就是一種對司法公正的理解,對人性慾望的坦然面對嗎,這不就是人們所說的真善美麼,女計程車司機可說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