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an

小飞侠彼得潘/彼得潘/小飞侠

6.8 / 80,412人    113分鐘 | 107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導演: P·J·賀根
編劇: P·J·賀根
演員: 傑森艾塞克 傑瑞米桑普特 李安瑞德葛夫 奧莉薇威廉 露迪芬莎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odBye

2013-10-08 08:03:12

致永遠的孩子——彼得·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Peter,you won't forget me, will you?」

       「Me? Forget? Never.」

 

       最令你難忘的是哪個童話呢?如果有人這樣問我,答案一定是《彼得潘》。這篇童話難得沒有王子、公主、巫婆和千篇一律的結局,取而代之的是不寧靜然而奇妙刺激的永無島:仙子、印第安人、人魚、海盜、吞下了懷錶整日滴答作響的鱷魚……以及每個孩子無限渴望並在夢中悄悄體驗過的——飛行。

       愛情和城堡從來不是孩子們的夢想。年幼時的我最期盼的,一是霍格沃茨的來信,二則是從窗口飛進的乳牙未換的男孩。只可惜我是個麻瓜,碰巧又不擅長講故事,還是得平凡無奇地長大,不無遺憾。

       如今,《哈利波特》還時常被翻閱著,《彼得潘》卻早已被我遺忘——當我還是個孩子時,看到彼得並不覺如何,而要長大時,卻難免背地裡嫉妒起這個被時間偏袒地放過的男孩,更覺得故事中的其他人無一不諷刺地映照出自己——若形容得悲壯一些——悲劇性的命運。這樣說起來,《彼得潘》倒是很好恪盡了它作為童話的職守:只給孩子們帶去歡樂。而我,從某一天起,不是孩子了,它便吝嗇地對我板起了臉。

       那本落了灰塵的童話只安安靜靜地躺在角落裡,便已使我心中那悄悄藏起的願望無處遁形。連我自己先前都不知道那願望的存在,它小心翼翼地將自己藏得很好很深,怕是深夜都未曾出來吹吹夜風,想來確實辛苦得很。

    「不用長大」——原來我也有這樣一個願望。

    這個長大後偶然發現的隱秘願望使我大吃一驚,有些無所適從,又有些沮喪,而仔細想來,卻忍不住心酸。兒時看《彼得潘》,記得的都是些美麗神秘的事物,此時在我心中,彼得更是成了幸運的代名詞……「不用長大」,這樣好的夢啊。

       這份酸楚和羨慕持續了數年,使《彼得潘》由我心中「最喜愛的童話」變為「最難忘的童話」。

 

       直至今日,在無意中看見《彼得潘》的電影版,繼而急切地重溫了小說後,我卻不敢再稱它為「童話」。我不再羨慕,事實上,再沒有一刻如這般傷感。

    ——所有的孩子都在燈火明亮的屋內,唯有彼得潘停在窗外,沉默地見證著他唯一不能得到的快樂。

    他轉身離去,卻被敏銳的溫蒂察覺。

 

       「Peter,you won』t forget me, will you?」

       「Me? Forget? Never.」

 

       在男孩嘴角的微笑消失,清澈的眼睛慢慢凝重時,我不禁淚如雨下。他轉身離去時,更覺柔腸百結,像是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

       相較於電影,小說中的彼得潘更像個孩子:他不懂愛情,並且是「天真、快樂、無憂無慮的」,便是傷感也從不持久。而電影中的潘,更接近於稚氣的少年,這點特質在影片結尾時尤其明顯:做出「Never」的承諾時,他的輪廓已有了屬於男子的堅毅;最後回首的笑容和彷彿玩笑般上挑的語調,又仍是孩子般靈動而稚氣。

    正如影片中一般,絕大多數孩子選擇了長大,即便作為代價,他們要捨棄作為孩子的歡樂。那些堅持要做孩子的,在童話中是彼得潘,在小說中是霍爾頓,在現實中卻被認為是病人。總是這樣的,我們做任何一個選擇,都必然要做出相應的放棄。

    彼得大概是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說「活著是最大的冒險」。

    沒有人喜歡孤獨,當然包括彼得潘,可他更害怕失望。第一次做出決定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會付出多大的代價,但第二次,他義無反顧地再次擁抱了孤獨。

    要知道,孩子的忘性有多大,他們有太多快樂和新奇,以致於沒有一件事能長久地佔據他們的心靈。因此,彼得潘很快會忘記他做出了多大的決定,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本該這樣。

    可是,他認真地看著那個含淚望著他的女孩,做出了永遠的承諾。

    他是多麼膽怯,又多麼勇敢。

 

       影片最後告訴觀眾,溫蒂再也沒有見過彼得潘,長大了的她把彼得的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再由她的孩子講給下一個孩子。而在書中,彼得潘偶爾會回來,帶著溫蒂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飛向永無島。

       事實上,電影和小說是兩個迥乎不同的故事。小說中的彼得視溫蒂為朋友和母親,電影中的彼得卻愛著她……所以即便做出了永遠的承諾,電影中的男孩還是要忘記溫蒂,而小說中卻不必。愛情太沉重,孤獨也太沉重,它們不該被孩子銘記著。

       或許是為了圓滿的結局,又或許是長大的我不自覺地遵守常規,總之,我是多麼希望彼得留下啊。

       但在看見他離去的瞬間,幸福和悲傷一同湧來……

       只有彼得潘是不同的,他永遠是天真、快樂、和無憂無慮的。

       他是那樣不同……但世界需要一個願望,一個夢。

 

       我不能也不願永遠做孩子,但是,如同彼得擁有一個永遠屬於他的吻一般,我擁有一個永遠的夢。

       這樣想著,便有些酸楚地釋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