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幻想的小孩

2013-10-10 19:43:05

活著的意義——評《地心引力》(含詳細劇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首先,我不認為這種電影能有什麼被劇透的。就像看《魯濱遜漂流記》我們不用看到最後也會知道他能獲救,看《絕命毒師》不用等到大結局也知道他會死。看《地心引力》的時候,你知道桑姐一定會活下來,但是你仍然會為她的命運和掙扎而牽腸掛肚,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我們喜歡看這個過程。


首先是分析總結一下整個影片組成部份:

1. 小修理
這段是開頭,介紹背景。Explorer和哈伯望遠鏡連接在一起。我們知道Ryan是一個專家,有特定的任務,她和休斯頓不停溝通,想修復哈伯上的一個bug。這段同時介紹了喬治克魯尼的角色。我們知道他是太空漫步的人員,是領導,有特定的裝備(噴氣背包)可以讓他控制在太空中的飛行方向。(還記得Wall.E裡面Wall.E用滅火器和伊娃飛的那一幕嗎?噴氣背包就有點像好多滅火器集合在一起,分不同方向噴射)而Ryan是不能自由飛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方向。我們從談吐中還知道克魯尼是一個非常有幽默感的人,是典型的Space Cowboy,而且這是他最後一次太空漫步,他打算打破前人的記錄。休斯頓總部告知他們俄羅斯衛星被轟,產生碎片,小伏筆。我們同時從談話中知道Ryan是一個偏理論的人。她總是用模擬器,沒什麼實戰經驗,而且連模擬的降落她都墜毀了。這是她的flaw。我覺得這個電影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看Ryan的flaw, driving need 和obstacles如何阻擋她達到自己的目標,和她如何戰勝困難的


2. 第一次被砸+回太空站
這是Inciting Incident,就是主角的Normal World被打破的事件。俄羅斯用飛彈轟掉自己的廢棄衛星,造成的碎片又打到了別的衛星,製造出更多碎片,以飛快的速度向桑姐他們襲來。由於損壞的衛星太多,NASA也要和他們斷掉聯繫了。飄過來的碎片擊中了桑姐他們的工作區域,造成巨大破壞。混亂中桑姐被甩了出去。由於她沒有克魯尼那樣可以控制方向的裝備,她不停的在空中翻轉。急促的呼吸讓她的氧氣濃度下降很快,同時她和NASA也斷了聯繫,GPS也沒有了她沒法知道自己的位置,情況危急。氧氣不足是一個ticking clock,讓觀眾緊張和有期待

這個部份我們看到了桑姐對於危機情況的response:完全的恐慌。這很正常,也瞬間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這事放誰身上不慌啊。這個恐慌也為後面她的成長做出了鋪墊。人物總是要有一個character arc的建立過程,從普通開始才有上升空間

但是後來她和克魯尼有了無線電的聯繫,她告知了自己相對於explorer的方位。他利用自己的裝備飛到了Ryan面前,用繩子和她連住,然後他們一起飛回太空站。他讓他設置倒計時一個半小時,因為根據碎片飛行的速度距離他們第二次被碎片襲擊大概是一個半小時。這又是一個ticking clock。這個過程中我們領教了克魯尼調戲別人的能力,Ryan因為自己的性格很保守加上氧氣快沒了,基本沒怎麼說話。但我們知道了關於Ryan內心的最重要的一個事件:她女兒死了,Ryan在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能讓她牽掛或者牽掛她的人了。她自己說每天開車上下班的自己就有點像機器人般的活著,生活似乎沒什麼意義。我覺得這個地方體現出了她的driving need:去和她女兒團圓(就是去死)。注意Driving Need和Objective的區別, 前者一般是內心的,後者一般是外部的,可以夠著的。本片中她的Objective就是回到地面,是一個tangible goal,但是她內心的driving need是和她的目標相悖的,影片後部會更加突出兩者矛盾


3. explorer被毀+向國際太空站進軍
他們倆人回到自己的explorer後發現被砸的不行,有幾個微重口的鏡頭描繪了那些死的太空人。他們倆是唯一的倖存者。於是他們決定往國際太空站飛, 那裡的緊急逃生艙可以幫助他們回家。這裡是point of no return,就是說主角的舊世界已經不存在了,他們必須努力適應新世界。克魯尼牽著桑姐往國際太空站走,克魯尼繼續調戲她,兩人的性格對比就又出來了。

4. 登陸國際太空站
克魯尼的噴氣背包不能用了。他們撞上了太空站,努力想抓住一切東西,但是非常困難,什麼都沒抓到。就當他們倆都要飄走的時候桑姐的腳被降落傘繩索纏住,固定住了,但是克魯尼還接著往外面飄。桑姐努力想用連接他們倆的繩索把他拽回來,但是每拽一次,她腳上的繩索就鬆一下,支撐不住兩個人。克魯尼決定犧牲自己,斷開了他們之間的繩索,自己飄向了虛無的太空,只為讓桑姐有能登上國際太空站的機會。他們倆之間的無線電聯絡還沒有斷,所以克魯尼用自己的知識指導桑姐怎樣找到入口,怎樣進入。克魯尼告訴她往中國太空站天宮飛,那裡可以尋求幫助。這個時候由於氧氣量太少桑姐已經快不行了,幹什麼都是掙扎的,所以克魯尼繼續調戲她鼓勵她,讓她保持清醒,說些小幽默比如在飄走後說:「我太空漫步的記錄估計很久都不會有人破的了。」(讓我好傷心,因為知道他自己知道自己要死了,還能這麼幽默,真是用歡笑突出悲傷)

這個地方比較突出的就是克魯尼讓她說:」I am gonna make it.」 這個時候克魯尼已經飄走,加上氧氣量不夠和她內疚恐慌等多重情感的影響下,她愣了一會兒才回復克魯尼,」I am gonna make it.」 克魯尼又告訴她:「You need to learn how to let things go.」 一是指放開他會死這件事,二是指她要學會放開她女兒去世這件事,要move on

桑姐經過千辛萬苦最終登陸了太空站,補給了氧氣。她利用中心控制室的無線電聯絡克魯尼,讓他告訴自己他的座標這樣她可以去救他,但是這時他們的無線電聯絡已經斷掉了。絕望中,桑姐向總部匯報:「我是唯一的倖存者」。總部仍然沒有回答。從這裡開始,一切都要靠她自己了。不管她再怎麼缺乏實戰經驗,再怎麼孤獨,她必須走下去。

5. 出門剪繩索+第二次被砸
國際太空站也是一團糟,什麼人也沒有。竄出的火苗讓太空站起火,混亂中桑姐拿著一個滅火器到了那個有推動器可以前進的艙。前進的時候才發現這個艙後面的降落傘和太空站的整體纏住了,所以她根本前進不了。而這個時候距離碎片的第二次襲擊時間只有7分鐘了,桑姐決定出艙把那個該死的降落傘弄掉。在她快完成的時候碎片襲來,造成了巨大破壞,桑姐回艙躲過一劫,但是國際太空站基本上就全部被砸報廢了,她的艙還算完好。她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I hate space.」

6. 放棄+恢復希望
躲過了一劫,桑姐決定向中國太空站天宮進軍,但是發現自己艙的推動器沒有油了,根本就動不了。她陷入了絕望。她試圖用無線電向天宮聯絡,沒有人回答,但是她接收到了一個似乎是地球的信號,裡面的人說的是不是英語的語言。

這個部份算是全片最重要的部份。如果這裡沒有處理好,全片只會淪為出色的腎上腺素電影。人物是需要有掙扎和轉變的。前面說過她的driving need是和女兒團圓,但是現在她仍然對死亡恐懼。」Everybody dies. It’s just that I am going to die today!」 這算是她死亡前的小反抗,人都會這樣的

但是等她一聽到廣播裡傳來嬰兒啼哭聲和廣播裡男人的搖籃曲,她就決定去死了,她屈服於自己的driving need了。」Is that a baby? I used to have a baby too. Keep singing......」然後Ryan自動降低了艙內的氧氣含量,準備面對死亡了。也許她一開始有恐懼,但是廣播裡的嬰兒聲喚醒了她的driving need. 她也不在乎自己的objective是什麼了

然後就是關於克魯尼的幻象。 幻覺中克魯尼還活著,從太空敲門,進了艙,告訴她不要放棄。如果啟動降落程序的話,縱使沒有油,這個艙還是可以向前走的。 我們把這裡的克魯尼可以理解成是她的潛意識。他也算是問了全片最重要的問題:」What’s the point of living? 你可以選擇在這裡死去,或者回到地球。Either way, It’s gonna be a hell of a ride. 」 經過一番掙扎,Ryan恢復希望,提高了艙內氧氣含量,決定拼死一試。她戰勝了什麼?她戰勝了自己,她決定move on了,她重新發現了活著的意義。在準備的時候她的獨白很是有力量:「Matt,如果你看見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那就是我女兒,替我向她問好。告訴她,媽媽會好好活著,我不會放棄」

Ryan啟動降落程序,向天宮進軍

7. 登陸天宮
天宮已經進入入地軌跡,要進入大氣層了。桑姐換上了太空衣,帶上了一個滅火器,在自己的艙和和天宮快交接的時候把自己彈射了出去。利用滅火器飛行調整方向,努力抓住天宮的任何部件。然後她努力的向上爬,找到了入口,進入天宮。(請注意太空中任何運動都非常費體力,不要被我這段的輕描淡寫欺騙,桑姐找到入口可是非常費勁的)

8. 第三次被砸+進大氣層
天宮很明顯也受了碎片打擊,裡面什麼人也沒有。Ryan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按了一堆按鈕啟動程序,自己向大氣層出發。進入大氣層的過程中她又分離了幾個艙,然後等待自己命運的宣判。她的獨白仍然很有力量:「我也許會在接下來的10分鐘燒成灰燼,我也有可能成功回到地面。Either way, it’s gonna be a hell of a ride.」 配著超級雄渾的音樂,我們也真正體會到了Ryan的轉變和對生命的不同態度

9. 出水+上岸
桑姐也夠倒霉的,自己的艙降落在水裡。太空衣的重量導致自己往下沉。她努力脫下太空衣後向上游,又被水草纏了一下。我周圍的老外居然都在笑,估計是覺得她夠悲催的吧。然後她上岸,趴在了沙灘上(太空呆久了回地球腿是沒有力氣的)親密撫摸地球的土壤。她說了一句「Thank you.」她終於體會到了原來活著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然後她在史詩般雄渾的音樂中努力的站了起來,慢慢的一步步走向前方....

這部片子除了真實體現出太空的一切以外,最出色的就是對hero’s journey的塑造。我們在影片結束後為什麼獲得如此之大的catharsis(情感宣洩)? 不僅僅是因為她戰勝表面上的困難回到了地球,而是她戰勝了自己,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她的flaw, driving need, obstacles是如何複雜的阻止她達成自己的目標,更是如何塑造她的轉變的。如果沒有戰勝自己那一部份,本片就是典型的企圖用真實的特效音效和各種ticking clock各種幽閉恐懼症讓觀眾的心懸著最後放下來的腎上腺素電影,然後看完就不會記得了。而本片探討了更加深刻的話題,到達地面以後她對土地說的」Thank you」更是體現了她的重生。

然後說一下整個影片技術上的一些特點吧,先是Sound Design

影片最開始你可以聽到太空人和NASA的對話,一個從影院左邊傳來,一個從右邊傳來,非常立體,必須到影院體驗

其次我覺得整個團隊都是在努力還原太空中真實的聲音傳播。不像星球大戰那種兩個船互相追互相打槍都會有生效的那種娛樂片。所以基本上在第一次被砸的時候,你聽不見太多誇張的音效,你只聽得到桑姐不停被甩的時候的尖叫聲和一些不太大只能骨傳播被砸的聲音。而這尖叫聲也是被處理過,聽起來是透過太空衣頭盔的那種悶悶的感覺,因此你聽到的就異常真實,好像真的在太空一樣

還有聲音大小的對比。桑姐發現自己的艙沒有油的時候大吵大鬧,然後鏡頭一下子挪到艙外,聲音也配合鏡頭瞬間消失了,你只能隱約聽到桑姐發狂的悶悶的聲音,就好像你真的是在艙外看著她一樣。還有很多時候前一秒還是聲音爆大的音樂或生效,下一秒瞬間變成死靜。這種非常突出的對比把太空的那種壓抑和絕望突出的淋漓盡致。太空中誰也聽不到你的尖叫

原聲帶也很不錯,渲染情緒很到位,同時不喧賓奪主。結尾處的那個雄渾的音樂讓人聽的異常澎湃,我現在想起來都還激動呢

然後我想說一下鏡頭。不是專家啊,有錯請糾正

鏡頭視角角度變化很多。桑姐在第一次被砸後在空中不停翻轉,鏡頭是隨著她動的,好像觀眾也在不停的翻轉。很多在艙裡的鏡頭,整個螢幕也在轉動,好像在模擬在真實環境中艙的那種轉動。桑姐有時候是正的,有時是倒著的,有時候是斜在邊上的。這就真實體現了太空中什麼都是飄著的那種狀態。同時有很多第一視角的鏡頭,你看到的就是桑姐看到的,包括她面罩上的顯示屏,她呼吸在螢幕上形成的哈氣,配合悶悶的生效,幽閉恐懼症的人可能真的受不了。在桑姐努力爬上國際太空站和天宮的時候也有很多第一視角鏡頭,因此觀眾可以體驗她的奮鬥歷程。

特效真的很完美。同樣是整部片子基本上都是在綠幕下完成的,阿凡達和本片就有巨大的差別。地心引力的特效和少年派的特效很像,都是主要為故事服務的,不是那種炫技的魔幻大片耀眼類特效。特效能做到這種程度真的是相當牛逼了,因為你根本察覺不到特效,你真的以為一切發生在太空。這也是特效的一種境界。

對白可以看出是很用心的,有很多呼應,使得很沉重的電影有了小幽默和情感。比如:

「I am brown eyes」出現兩次,一次是桑姐告訴克魯尼,另一次是克魯尼告訴桑姐

克魯尼總是嘮叨自己的前女友和一個毛髮很多的男人跑了。在Ryan企圖用無線電聯繫他時又提到了「給我講講那個『毛髮很多的男人』唄」

「It’s gonna be a hell of a ride」出現兩次,第二次很明顯提升了很多含義,也體現了主角的轉變

這是屬於一定要去電影院看的電影。所以各位不要猶豫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