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Young Detective Dee: Rise of the Sea Dragon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前传/

6.4 / 5,224人    134分鐘 (dv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雲飛揚

2013-10-12 22:17:26

異想·徐克 獨行華語電影的神怪體系


異想·徐克 獨行華語電影的神怪體系

2013.10.09 來源:南都娛樂週刊
原文地址:http://www.smweekly.com/appraise/201310/34624.aspx

《神都龍王》最精彩的部份在於結尾的那十幾幅手稿,那裡有徐克讓人讚嘆的怪物世界,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看過電影的人並沒有看到這些畫面,電影院的燈亮得太早,我們的步伐太匆忙。把徐克的神怪世界單獨拿出來說,是源於在這個想像力愈加貧乏的世界我們對那些天馬行空的懷念與敬重,無論是設計的精巧度還是體系的完整度都讓人驚嘆。

采寫_本刊記者 劉倩 張燕

 



意義

為什麼徐克的世界值得敬重?

文_阿木

壹 不爭氣的技術與理念

眾所周知的是,華語電影在技術水平上的表現力,相比同期的好萊塢有著相當大的距離,如七十年代時邵氏製作的《猩猩王》等雖然取經好萊塢,但山寨之味很明顯。而當時深受好萊塢的《星球大戰》的震撼的徐克並不甘於新藝城的喜劇或動作,攜手嘉禾改編還珠樓樓主的奇幻小說《蜀山劍俠傳》,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看了特技片《星球大戰》,人家有飛船、死光槍,空間拓展得這麼大,我們又怎樣看自己的特技呢?這是我拍《蜀山》最大的動機。」

而九十年代後期以來的好萊塢在技術方面的表現力更是日新月異,《阿凡達》在全球豪取票房約27.8億美元,並帶動了3D電影潮。徐克便緊隨著這時代的潮流,為較為傳統的武俠片帶來新技術新元素新的探索。《龍門飛甲》是一次舊瓶裝新酒的「續集」,但因為3D的使用煥發出新世代的意味,而《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繼續進行3D製作,包括被視為富有技術難度的水下3D製作。如果將今年年初的《西遊·降魔篇》與這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相關3D鏡頭對比的話,可以更明顯看出徐克在3D方面的技術水準已經遠勝於一般的華語電影人。

貳 該慚愧的華語電影想像力

神魔鬼怪、虛空混沌,在華語電影圈來說,恐怕他是唯一一個一直沉浸在幻想世界裡的導演,從頭說起,《蝶變》裡的裝甲人,《地獄無門》裡的食人村,《新蜀山劍俠》與《蜀山傳》裡的仙俠與神怪世界……《神都龍王》裡的蝙蝠島等等,這是個有序而絲毫不雜亂的世界,每一個物種幾乎都能聯繫上這個社會,從這點來說,無論其神怪的想像力還是影射含義都甩開華語大多數導演幾十條街,我們看看今年的華語導演都在幹什麼,懷念青春?還是舊詞新彈?應該說,華語電影圈的想像力已經貧瘠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步,這個時間的《神都龍王》出現,且不論質量如何,都起著一定意義的作用,這足以讓人振奮。

叄 該建立的華語類型片體系

徐克的創作,特別是在類型片、技術性上,又在不斷的影響著香港電影及內地電影的發展、變化。當年徐克主導的「電影工作室」被讚譽為「香港電影的寶芝林」,因為一方面是以新的技術為傳統的類型片推陳出新引入視覺新技術,或者將海外流行的類型片嫁接到華語片上(如《新蜀山劍俠》的奇幻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的怪獸片),力求以地道主流片的手法培植起來而能在本土落地生根,甚至是不太受歡迎的《女人不壞》,也可以看出徐克試圖將好萊塢的小妞電影與國產城市電影相嫁接的痕跡,而像《龍門飛甲》、《神都龍王》等影片的3D探索,則將會不斷地推動著華語片的發展。

從七十年代末的佳藝武俠劇《金刀情俠》到如今的這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三十多年的影視生涯里徐克幾乎是以類型片,特別是武俠動作片為主,但做到了不斷融入新的類型元素或者技術,使得其作品不斷散發出活力與生命力,不僅是成為了華語電影裡的技術性先鋒者,也有形無形地帶動著、影響著後來者。

時空·徐克的異想地圖




物種·神怪世界之分類





《倩女幽魂》中的小鎮上的百姓、《刀》中裸露肌肉廝殺以及路人事不關己的群像、《地獄無門》中的食人村村民、《黑俠》中的冷血殺手部隊、《青蛇》中爭鬥的百姓

定義: 牛,是徐克電影中比較曖昧的一個隱喻,脫離特徵顯著的個體,是麻木、冷血、無意識、隨盲流的人群像徵。在牛的領域中,沒有主見、缺乏思想,沒有特定的稱號卻又確確實實存在。

社會影射: 就像是魯迅筆下的「中國人」,最大特徵就是人云亦云,也是目前中國社會中大部份人的生存狀態。

解讀:

先從徐克帶有實驗性質的武俠片《刀》來看,當中的人物穿著打扮有些詭異,粗布黑衫,粗頭亂服,牛的隱喻在於和尚行俠仗義換來的卻是路人冷漠麻木的眼神以及最後死於非命的下場,而打鬥中群像的廝殺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一群困鎖籠中的兇惡野獸在相互撕咬,有太多的事件中人呈現出無意識的機械化殺人廝殺狀態。

《倩女幽魂》裡的小鎮百姓深知鎮上的「鬼事」,在書生寧采臣經過城要上山時,卻沒有一個城裡的人開誠佈公和他透露資訊,只是用各種指指點點的異樣眼神看笑話般等待書生上山的結果,同樣的映射還出現在《地獄無門》的食人村村民中,村裡的治安有警衛隊長來負責,隊長依仗權勢橫行霸道,村民雖有憤怒,卻不敢聲張,更有村民用貪婪的眼神看著手裡捧著的一顆赤裸裸的心臟的鏡頭。如果把食人村看作一個大社會,那麼村民之間的蔑視和相互殘殺,則是徐克對赤裸裸的人世間麻木冷漠、爾虞我詐的諷刺。

就連在徐克監製的電影《黑俠》中,由被切除中樞大腦神經的機械式冷血殺手組成的701部隊,都大大彰顯了徐克的「牛性鏡像」,這類殺手不懂得疼痛,麻木到底。在徐克的神怪世界中,牛這一顯像,並不是常常出現在每一部片子中,一旦出現,則會像上述的幾部一樣,很有存在感,並貫穿影片始終。





《倩女幽魂》的小倩、《倩女幽魂:道道道》的小卓,動畫片《小倩》中的小倩,《花月假期》中的鬼魂江

定義: 鬼,在徐克的鏡頭下明顯區別於人和妖怪,徐克制造的鬼不一定是鬼的抽象或恐怖形象,但生活空間一定區別於人間,底層、草根、善良、多情又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是徐克鍾愛賦予「鬼」的特質,也常常用來映襯人性。鬼通常都會和人類產生一段人鬼戀。

社會影射: 底層的草根人物,無權利的小人物,社會變革洪流中的犧牲品。

解讀

《倩女幽魂》三部曲無疑是徐克被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一,最深得人心的是第一部中王祖賢飾演的白衣飄飄小倩,贏得了無數人的芳心。徐克創造的鬼形象屈指可數,小倩這一冤魂在他的塑造下,外貌特徵和美貌如花的女子並無區別,只是顯得更縹緲更柔弱,雖然有鬼所具有的超能力,卻並沒給人帶來任何不適感。她生前的身世是社會底層和草根,死後變做鬼依然生活在下層受「姐妹」欺負,書生寧采臣走進她的生活,要幫她投胎轉世,也是歷盡周折,彼此間的人鬼戀也不得不面臨最終要煙消雲散的事實。在《倩女幽魂:道道道》中,第一集的女鬼小倩變成了女鬼小卓,仍由王祖賢出演,其鬼形象比第一集中稍顯妖艷,但底層、草根、善良的本質並無改變。

在動畫版的《小倩》中,其情節與人物已距離原作甚遠,幾乎變成了「倩女幽魂」故事的「大話版」,陰森恐怖成了幽默詼諧,輕鬆調侃取代了刻骨銘心,小倩這一女鬼形象也變Q了許多,但整體上的故事和人物走向都沒有發生改變,即使是嚴肅不足活潑有餘的動畫片中,徐克也沒有把女鬼形象的草根性和無力感削弱。

《花月佳期》中的鬼形象由男性擔當,用現在的話說這個男鬼就是一個屌絲,相比《倩女幽魂》,《花月假期》的喜劇效果更多,屌絲男莫名其妙地成了男鬼,又急中生智地想出辦法在陰陽之間來回穿越,想回回不去,想結束又結束不掉的最終結局卻讓人笑中帶淚。徐克正是藉助鬼這種讓人感嘆命運不公的形象,完成了他對草根的關注。





《青蛇》中的青蛇白蛇、《倩女幽魂》系列樹精姥姥及鐵甲蜈蚣、《蜀山傳》幽泉血魔、《妖獸都市》人類變異怪物、《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之「龍王」和水怪鱉皇。

定義: 在徐克的神怪世界表達中能夠和蛇對上號的,通常都是極具慾望和明確目標的人物,在這個前提下,不擇手段或是奮不顧身去實現慾望往往是他們的生存主題,而他們的下場常常以失落或被毀滅告終。

社會影射: 追求自我和利益並取得一定成就的社會菁英。

解讀:

徐克的蛇類人物里,最具代表性的非青蛇莫屬。青蛇一心想體會人世間的真情究竟為何物,卻不知她要了解的人間已然不再純粹。從《青蛇》的開頭就能看出,毫無章法的舞蹈、妖紅的煙瘴,彷彿預示著現實中妖氛的猖獗。牛頭馬面的鬼怪面目在畫面中展現,又彷彿暗示著人類在慾海中浮沉,不知自己究竟身為何物。只是青蛇,雖不為人,卻非常知道自己在找尋什麼,並奮不顧身地去追尋,哪怕是當白蛇的小三,受道德上的譴責也在所不惜。而過於追求自我意識地青蛇走了一條和白蛇截然不同的道路:追求肉體快樂,對道德法則不感冒,不惜負義以逞,世俗的宴樂對她有無比的吸引力,最終卻仍與迷惘告終。

本領超強和出色,是徐克賦予蛇類角色的功力。《倩女幽魂》系列裡的樹精姥姥和鐵甲蜈蚣雖然都是絕對反派,其目的明顯的修煉目標也完全符合慾望類人物,他們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雖為反派但徐克保持了對這類人物追求慾望的中立觀望態度,只是他們的宿命都是曇花一現。《蜀山傳》中的幽泉血魔是一個虛幻的骷髏頭形象,其破壞能力也是充滿了直衝目標的執行能力,不達目的不罷休,甚至能夠達到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在他的最新作品《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里,那個前所未有的水怪也充分彰顯了菁英般的巨大摧毀能力,而大家以為的那個龍王顯身,雖然真身是茶坊的少東主,也是有才的菁英,在明確目標之下都有了各自的結局。





《青蛇》法海、《新蜀山劍俠》丁引、《蜀山傳》白眉毛真人及孤月大師

定義: 「神」在徐克的電影裡,常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震懾力,有時候神化的物像是在表達追求和平和造福天下的化身,有時候神化則常常和政治、制度某種關聯。這裡的「神」區別於「鬼」,鬼往往是犧牲品,而神,則大多數時候會成為具有諷刺意味的載體。

社會影射: 政治官場或者所謂上層建築中勾心鬥角的人們。

解讀

很好理解,神有著引領大局、普度眾生的任務,他們通常是自信的,但有時候並不完全的自知。《青蛇》中的法海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法海在分不清是人是鬼 的群魔亂舞中登場,俯視著眾生顛倒,悲憫地輕聲低呼:「人。」且法海一上場便顯露出執法者的身份,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和青蛇的糾葛也顯示出了妖性的一面,但既然身為神,勾心鬥角力求自保的心態讓他成為了一種虛偽的諷刺。

《蜀山傳》中的峨嵋派掌門人白毛真人和崑崙派掌門人孤月大師,和《青蛇》中的法海有異曲同工之效,在武林爭霸的混亂局面中,因為預知到天下局勢可能會有的變動和發展,紛紛交待好身後事,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胸懷,卻也暗藏著退路。比如孤月大師告訴徒弟師傳兵器能夠幫助他找到可能死去重生的自己,這種種指點江山卻也顯得落伍,未來的世界無法預知,武林世界中追求的登峰造極、修煉成神或許是永無止境的一種折磨,或許永遠沒有那一天,牛鬼蛇神,最終都將化為大環境中的一縷青煙。



淵源·怪力亂神,飛回現世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得力於3D技術的使用,進一步將徐克神怪世界研發出來,本片中的所謂神龍,接近於周處除三害傳說中的蛟,顯然徐克又參考了好萊塢電影裡的異形怪獸。從前作的《通天帝國》推理片到怪獸片,徐克又是強行扭轉類型,正如當年《笑傲江湖》三部曲的衍變,許冠傑版還是新派武俠,而李連杰版便是江湖變奏曲,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更是閃爍著璀璨的魅惑的跨性別色彩,再到《風雲再起》更是以現代性來來衝破類型,又以誇飾到極點的浪漫狂想把江湖提升為海上廟堂。只要有可能,徐克就會在特技、政治、性別和古今之間來回穿梭,以象徵和隱喻的手法來闡釋他的神怪世界,然而無論有多怪力亂神,總能飛回到現世,不過不曾安穩歲月也難以靜好,解讀《神都龍王》的關鍵點便是匍匐在地的文武大臣,中蠱之後腦袋裡全是蟲,只有等待太監灌水後的尿來解救。

徐克神怪世界的起源,來自於他的童年,出生於亂世越南,這個時期的他喜歡小人書、流行讀物、想到畫家和觀察世界。到十五歲才來到香港,然後再到美國德州學電影,中國的古老和美國的年輕都讓他感觸良深。不僅品嚐到漂泊,更在動盪中回味古今中外與自我之間的關係,徐克最好怪力亂神,從吳承恩到還珠樓主、金庸梁羽生無縫對接,風靡一時的粵語長片和邵氏大片,特別是誇張到飛起的曹達華和典雅詼諧的李翰祥等人,而黑澤明和新好萊塢電影人對他都具有重大影響。徐克在小時候曾經想做畫家、魔術師和建築師,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那些都是為拍電影做準備,也許知道這些有助於理解他為什麼總是劍走偏鋒,而且能夠總是另闢蹊徑,究其原因在於準備期充分,而後來又有足夠的童心和好奇心,所謂初心不改。1970年代末,身為憤怒青年的徐克回到香港,通過混亂而別出心裁的「憤怒三部曲」來進入電影圈。《蝶變》將小小蝴蝶的變形記,而《地獄無門》則是人心淪喪,再往後《蜀山》《倩女幽魂》等異想世界都是對此的放大。

善於在技術層面創新的徐克,故事多以新瓶裝舊酒來破壞性創新,激發他靈感的依然是古代中國、現實社會和海外電影。非常明顯,徐克在異想玄幻的神怪世界裡最為浩蕩,也最能將三大靈感彙集為一體。在面相上看,徐克最像猴子,對於不民主的權威和不自由的建制、不平等的架構都很反感,《西遊記》可以說是榫卯正對之選。徐克曾經在不同書籍和訪問中,一再表示希望將《西遊記》搬上大螢幕,可惜等待黃霑都去世九年依然無消息,周星馳、劉鎮偉、張紀中、黃渤、甄子丹等人都搞了一輪又一輪了。《龍門飛甲》和《神都龍王》的高企票房,證明了內地觀眾對徐克3D電影的熱烈歡迎,也許《西遊記》有希望了。當然,《西遊記》原著並非遊戲之作,徐克不能再像《神都龍王》一樣過度追逐特效,事實上《西遊記》有著太多中國文化的秘密。

(文_雲飛揚)



南都娛樂週刊×徐克

狄仁傑的世界裡必須有未知因素

南都娛樂週刊:為什麼想做一個有「龍王」的狄仁傑故事?

徐克:我做過一個劇本,二聖臨朝的時候,武則天做了一個向高麗開戰的故事,我就開始設想故事發展的可能性,建立一個海戰的故事,這些都放在狄仁傑的世界裡。我覺得狄仁傑應該放到「國際」上去,讓他在國際的水戰中,破解一個奇案,應該會是很有趣的事情,以水軍出海遇上奇怪現象作為一個奇案的開頭,而能把這麼多戰船同時弄成這樣,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有水裡有龍王。所以這個龍王的奇案就發生在洛陽城裡去,武則天開戰、出兵,遇上這不利的現象,影響到她在眾臣面前的形象。無論是不是迷信,她當時要做的事情都遇到了一些挑戰。所以武則天也很著急,這恰恰是狄仁傑出現最好的時候,因為他的出現讓武則天覺得他是個可用的人才,往後發展下去,武則天對狄仁傑又是想重用又得擔心他的關係,沒完沒了的。整個故事牽扯到一個狀況是大唐跟一個國家打起來後,所謂的戰爭會引起很多的其他國家的利益和損失的關係,會造成戲裡的反派利用這個機會來做事,那海裡的龍王是怎樣的呢?就留到電影裡去看。

南都娛樂週刊:從「龍王」到電影結尾的那些場景圖,是否意味著你個人對神怪世界特別感興趣?

徐克:我覺得一個聰明的神探,必須具備一個很拍案驚奇的案情、一個奇案。我以前聽到一些很吸引人的奇案,它都有一個很奇妙的故事讓我好奇,開場會讓你覺得「世界上有這回事嗎」,然後他能夠在故事裡面回應我的好奇,好與壞就在故事中。所以我覺得設計狄仁傑的系列也好,劇本也好,最難的一步就是讓你吸引我之後,給我一個回應是我覺得滿意的。特別是狄仁傑的故事,因為狄仁傑在我們的歷史裡面是有這個人的,在我們的文化裡面,雖然他沒做過神探,可是我們把他當成神探了,觀眾看到他所處理的事件跟別的事件不一樣,所以設計出很特別很特殊的事件。這些案情都要超出我們的意料,可是超出意料的想法,要歸納到一個我們平常會接受的邏輯上,這種情況之下,就變成我們每一次給狄仁傑帶來任務都是帶有很挑戰的,比如這次我們講的是龍王的奇案,那世界上有龍王嗎?我覺得這一點上就是我們電影裡面的案情要追查出來的真相。一般案情都會有一個很尋常的邏輯讓我們接受,比如說突然有一個很厲害的人,他會呼風喚雨,然後我們常常在故事裡面說,原來呼風喚雨是假的,原來他是騙人的。可是我覺得在狄仁傑的神探的世界裡,這並非是我們意料不到的事情。

南都娛樂週刊:這樣不怕把懸疑故事做成了玄幻走向?

徐克:其實我並沒有想做玄幻的類型,我覺得我們的邏輯常常給我們一種解釋,但奇案包含著大自然里很多看不出來的一些未知因素,類似一些在世界某個角落出現過的人物,比如說我們有些人潛水很厲害的,他可以在水下憋氣很長時間,如果按正常的邏輯解釋是不可能的,可是他確實能做到。所以我覺得狄仁傑世界裡面必須帶有這種成份,讓狄仁傑的世界更讓我們覺得除了邏輯之外,還有一些現實裡面也許我們想知道好奇的地方,但我還是從可以用科學理據去解釋。

南都娛樂週刊:那你本身是不是對神怪玄幻世界感興趣,感覺你從《地獄無門》開始就有這方面的東西?

徐克:我是一直很小心地踩界在創作,並不是要把我的電影變成玄幻類型的電影。

小結

《神都龍王》給觀眾最大的驚喜莫過於結尾眼花繚亂的系列概念圖,徐克解釋說這些插畫不過是在劇本創作階段討論的一些畫面,插畫師信筆將其畫了下來,如九鼎褚珠、殺人鳳凰等明顯帶有上古傳說色彩,顯然它們便是那個影響徐克致深的龐大神怪世界,有如今的技術、資金、市場等環節的多重支持,可以想見在未來,徐克的「狄仁傑」品牌會沿著他的神怪道路走下去,這或許是在彌補他多年來未能將《西遊記》搬上螢幕的遺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