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伏特
2013-10-17 19:29:45
混搭的視覺盛宴
問:如何在一部電影中同時融入日本武士單人對決、近代槍炮陣地戰役、中土世界魔幻傳說和未來時空機器人戰爭?
在我看來,大概有這麼幾種解決方案:中二病少年的白日夢,精神病患者的臆想,以及藉助遊戲搭建出穿越設定。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馮小剛的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曾經有過類似的嘗試,講述四個人開辦公司幫助一批突發奇想的顧客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業務名稱就叫「好夢一日游」。於是我們得以在一部電影中看到二戰期間的「巴頓將軍」,清朝大獄中的嚴刑拷打,窮小伙闖入外國公主的宮殿,富少爺被扔到窮鄉僻壤。當年也正是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內地的賀歲片市場。
顯然,《美少女特攻隊》交出了更令人滿意的答卷。藉助好萊塢級別的視覺特效和流暢剪輯,涵蓋東西方不同背景類型文化,創造出四種架空世界中的奇幻冒險。在敘事方式上使用的「夢中夢」式結構,正是《全面啟動》之後愈發顯得流行的潮流,在這點上本片的構架至少是水準之上的。
影片以慢鏡頭舒緩開場,沒有對白台詞卻清楚交代故事背景,近景打鬥中動作鏡頭快慢結合的手法都和《守望者》如出一轍,明確彰顯著美式漫畫分鏡風格。整部片子的對話可以說極少,幾乎通過影像音效就可以理解劇情,就如同漫畫書上文字量過大可能也招人膩煩。原本只能存在於二次元的線性想像,如今竟在三次元中逐漸完美還原成形,促使漫畫電影類型可以大行其道,這可真要感謝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照進夢想。
在看完電影之後,我才注意到導演恰恰正是執導《守望者》的那位扎克•施耐德,看來他之前的確是被憋壞了,當年明明手握超級英雄題材,卻限於原著內容是描寫英雄的末日輓歌,只能在穿插出現的回憶場景中浮光掠影地展現昔日戰鬥畫面。到這次施耐德推出第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時,終於可以盡情過把癮。展現少女手持刀槍戰鬥的場景,恐怕是全世界動漫迷的共同追求。去年的日本動畫《黑岩射手》即是最好例證,最初只是插畫家Huke創造的原創插畫角色,後來逐漸擴展出世界觀,最終竟形成表世界為校園少女的日常生活、里世界象徵內心掙扎的戰鬥次元。而施耐德的在影片《美少女特攻隊》中則走得更遠,為搭建少女戰鬥的舞台設置了雙重幻想,形成出三層世界。
三層世界滿足了各類型觀眾的不同需求,最內層的戰鬥幻想是視覺特效的極致盛宴,單看那灑落一地的子彈和被摧毀的各式建築物就已經值回票價了。中間層則傳達出自由與抗爭的話題性,足夠給予借題發揮者就各種敏感詞扯上半天。最外層的現實世界又能夠讓解讀黨各自腦補推測:到底哪些是真實,哪些人活下來了,還有誰是神經病。
當然,各花入各眼,不同的人對同樣內容可以闡釋出不同表達方式,比如評論說只是無腦爽片,責怪主題不夠深刻,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夠飽滿。但有一種說法我要堅定不移地反對,這群絕對不是能夠滿足宅男的蘿莉——因為她們都已經大幅度超齡了。就我的審美觀而言,最不能接受女主的扮相,高原紅的臉頰配上原本就高聳的顴骨,十足的村姑形象,其它配角的姿色都明顯超出她許多;都說「綠葉配紅花」,可現在配角的紅花豈不更凸顯得女主高原紅了,真是有些煞風景。
演員中最熟悉的面孔莫過於《歌舞青春》系列的女主角瓦妮莎•哈金斯。導演扎克•施耐德原本就是拍攝MV出身,自然不能錯過歌舞的戲份。片中劇院哈金斯上演的那段持刀舞著實驚艷,腰肢扭動得攝人心魄,只可惜給予展示的時間太短了。而除此之外她的妝容就顯得稍遜了,在其他演員的化妝上也都有同樣問題,在繼承《守望者》黑暗核心思想的同時,濃妝過份的特色也保留了,至少對於我來說是不大養眼。
用時尚界詞彙「混搭」來形容這樣一部影片應該是適合的:將傳統上由於地理條件、文化背景、風格等不同而不相組合的元素進行搭配,組成有個性特徵的新組合體。正如建築領域有中西合璧、美食領域有滿漢全席、科幻領域有蒸汽朋克一樣,本片在同時融入多種奇幻類型的同時還能賦予一個暗黑基調背景和三層世界結構,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了。如果你非得指責劇情不深刻,那我只能說在劇情深刻的影片裡可是見不到這麼多混搭的類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