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

雌雄大盗/我俩没有明天(台)/邦妮和克莱德

7.7 / 122,074人    111分鐘

導演: 亞瑟‧潘
編劇: 大衛紐曼 羅伯班頓
演員: 華倫比提 費唐娜薇 金哈克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椰子狸

2013-10-22 04:55:51

創新,電影發展的原動力——以美國新好萊塢時期電影為例


縱觀電影百餘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創新是電影發展的原動力。從一個鏡頭到多鏡頭,從蒙太奇的發明到熟練的運用,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2D到3D……創新使電影在更加吸引觀眾的同時也更具藝術美感。
本文以美國新好萊塢時期 為例,探討了美國電影在經歷了經典好萊塢後期的衰落慘狀後,一批導演如何以創新的理念和作品扭轉了好萊塢的蕭條,使該時期成為美國電影史上佳作頻出的時代。

一、經典好萊塢後期的衰落
美國電影在二戰後經歷了一個由盛到衰的過程。二戰結束後,歐洲和亞洲大陸一片蕭條,而美國迅速積累財富,一舉成為超級大國。這在二戰結束後的頭十來年給了好萊塢電影很好的機會,西部片、歌舞片、喜劇片、劇情片等都有所發展。五十年代堪稱好萊塢電影最輝煌的時期,希區柯克的《迷魂記》、《驚魂記》、《後窗》、《西北偏北》,比利懷爾德的《熱情如火》、《日落大道》,伊利亞卡讚的《碼頭風雲》、《慾望號街車》、《無因的反抗》和歌舞片《雨中曲》、《花都舞影》都產自這個時代。
然而,繁榮的背後掩藏著危機:麥卡錫主義對好萊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惡劣影響,「好萊塢十人案」後一批優秀的導演、劇作家或背井離鄉,或停止創作。同時,隨著電視產業的蓬勃發展,美國電影和電視掀起一場錯誤的戰爭。原本只是電影院和電視台的矛盾,卻使電影產業發動一場自殺性的改革:電影螢幕越來越大(《賓虛》的比例為2.5:1),影片中色情和暴力內容越演越厲。
進入60年代,電影的年產量從50年代的500部降為159部,好萊塢片廠制度已近瓦解。一大批老一輩的導演都進入了創作的衰退期,如比利懷爾德、希區柯克、威廉惠勒等等。與此同時,歐洲新浪潮電影席捲全世界,特呂弗、戈達爾、伯格曼、費里尼等歐洲導演和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等日本導演以其強烈的個人導演色彩席捲全球,同時深深地征服了美國觀眾,也帶來了傳統好萊塢電影的迷失。

二、新好萊塢時期發軔——學習新浪潮
60年代的社會經歷著種種動盪與不安,越南戰爭,馬丁路德金和甘迺迪先後遇刺、女權運動高漲,「性解放」和吸毒肆虐都動搖了美國神話和傳統價值。「新好萊塢」一代將電影作為媒介,對社會提出尖銳的批評和強烈的抗議,瞄準了經典好萊塢時期很少呈現的美國社會陰暗面和畸形一面。1967年到1969年,《雌雄大盜》、《畢業生》、《逍遙騎士》三部電影的上映宣佈了新好萊塢時期的發端。
《雌雄大盜》是新好萊塢時期最重要、最富爭議的影片之一。阿瑟佩恩的這部電影融合了喜劇、驚悚、愛情、暴力等多重元素,可以看成是犯罪強盜類型的浪漫化和重新定義。這部電影的風格和自由的精神特質受法國新浪潮的影響頗深,尤其是特呂弗關於命定情侶的代表作《祖與占》。就故事而言,電影的創新並不在於它創造了某種新的類型、新的情節。而在於他用新的方式對舊的類型慣例加以融合,從而產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麥克尼科爾斯在1967年的《畢業生》是一部意義深遠、打破藩籬的影片,對新好萊塢的形成齊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至今仍被視為美國最偉大的十部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的風格聰明機智,剪接用了跳接的方式,場面調度能力老練,效仿了「艱深」的歐洲導演如安東尼奧尼。而大膽使用的新演員達斯汀霍夫曼,以其高超的演技扮演了一個困惑又沒有自信的大學生。
丹尼斯•霍珀的《逍遙騎士》則是一部代表了自由浪漫躁動的暴力情緒和風格的新情感電影,對於當時的年輕觀眾而言,它類似一種宗教儀式和集體狂歡。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對當時的流行文化和歷史文化(越南戰爭,刺殺活動等一系列黑色事件)的反映與表現。除了情感的「新」,這部電影還開創了一種新的類型——旅遊片,即把旅行作為一種生活狀態來描寫 。在霍珀看來,他們是「新一代人類……要拍小型的、個人的、真誠的電影」 ,而這些正是新浪潮電影的本質,這部電影在坎城電影節斬獲新人導演最佳影片獎。

三、新好萊塢電影的興盛——年輕的先驅導演打破僵化的傳統
但這種「新」電影所吸引的「菁英觀眾」少得可憐,並不能使好萊塢的龐大的生產規模恢復運轉,好萊塢的市場規律促使它很快反駁歸正,重新回到為大眾拍片的類型電影模式。
事實上,真正將新好萊塢時期的電影推向輝煌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四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喬治盧卡斯、史蒂文史匹柏。這四個人的共同特點是生於20世紀40年代,在電視媒體的滋生下成長,通過電視擁有對電影的最初了解和視聽語言的感性認識。他們在正規的電影藝術院校接觸到歐洲的新現實主義和新浪潮,並受到嚴格的學院派專業訓練。他們對僵化保守的好萊塢體制不滿,但又能夠辯證的看待美國電影傳統,勇於借鑑、融合、創新。
在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美國百年百部電影中,科波拉在70年代奉獻了《教父I》《教父II》《現代啟示錄》,盧卡斯則有《星球大戰》《美國風情畫》問世,馬丁斯科塞斯繼《計程車司機》後,80年代的《憤怒的公牛》被列為美國百佳電影前十,還有90年代的《好傢夥》,而史匹柏最多,有《大白鯊》和80年代的《ET》《奪寶奇兵》,94年的《辛德勒的名單》入帳。他們是新好萊塢時期的中流砥柱。而他們四個人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以科波拉和斯科塞斯為代表的尋找歐洲和美國、藝術與大眾的平衡點,和以特技為表,向主流商業的好萊塢電影回歸的史匹柏和盧卡斯。
科波拉生於1939年4月7日,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影劇系。他既是世界影評人的最愛,也受觀眾擁戴。1972年《教父》與其說是接近於早期新好萊塢電影的破格和反叛,更像是對傳統好萊塢的回歸與復興。《教父》第一部在敘事上四平八穩,細節中精雕細琢,被稱為「《公民凱恩》以來美國最重要的作品」,而兩年後的續集故事更豐富有深度。他證明了商業和藝術不見得是死敵。
馬丁斯科塞斯出生於1942年11月17日,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系。他是一位藝術生命極長的導演,新好萊塢時期知名的電影有《窮街陋巷》《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之後仍以《純真年代》《無間道風雲》《雨果》等不同風格的電影給觀眾以驚喜。1976的《計程車司機》被電影評論家們歸為政治性很強而藝術表現出色的社會問題片。其原因就在於影片具有深刻嚴肅的社會內涵,人物的塑造也充滿了現實意義,從而在商業片樣式中顯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計程車司機》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結構明確地具有開始、發展、高潮、結局等部份,還具有明顯的明線和暗線的交織融合,這完全是用傳統的方式講述的一個現代人生活的故事。影片的表現形式十分獨特,影片著意於氣氛的渲染,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
喬治盧卡斯被稱為「電影神童」,他生於1944年5月14日,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電影系。1971年,盧卡斯在加利福尼亞得聖•拉菲爾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盧卡斯電影公司。1977年,影片《星球大戰》因其前所未有的太空場面,紛繁複雜的星系鬥爭,被稱為「繼摩西開闢紅海之後最為壯麗的120分鐘」。《星球大戰》系列電影集中使用了最先進的高科技及數字製作手段,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對宇宙中各種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它所創造的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人與太空飛行器,它所表現的波瀾壯闊的太空場景和星球大戰場面,超出常人所思,非一般科學技術所能表現,不能說不是一種夢幻般的視覺奇觀。它標誌著電影正以驚人的速度,進入數位化時代。
史匹柏是與這個時代最合拍的導演。他生於1946年12月18日,畢業於加州州立大學電影工程學。電影《大白鯊》產於1975年,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這部在當時以驚人的特技效果震撼所有觀眾的商業災難驚悚片,公映之後,一度使美國的許多度假海灘變得冷冷清清,這部電影甚至被作長期定性為一部恐怖片。 整個電影中其實並沒有出現大白鯊的全景鏡頭,導演只是通過具有威懾力的鯊魚背鰭和突如其來的攻擊節奏,來營造一種凝重而緊張的氛圍,使電影始終保持高度的懸念和刺激感。1975年的《大白鯊》大獲成功後,他的《第三類接觸》《奪寶奇兵》《ET》將娛樂科幻元素運用到極致,而猶太人的身份又是他拍攝嚴肅複雜主題時深沉有味道,《辛德勒名單》《太陽帝國》就是範例。而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則兼具技術性和嚴肅的主題。
除了這四位 「40後」導演,在新好萊塢時期還有一批優秀的導演影響了電影史。他們中間,有一直以不可思議的視覺風格和非傳統的敘述影響觀眾的庫布里克,也有與歐洲作者電影風格最接近的伍迪艾倫,還有從東歐泊洋而來的米洛斯福爾曼、羅曼波蘭斯基等等。考慮到他們或一直保持自己的風格,並沒有隨著時代背景的大轉換中刻意的創新,或是風格特立獨行,不能代表當時的主流,在本文中不做贅述。
新好萊塢電影與經典好萊塢的關係並非是「否定—重建」的過程,新好萊塢並非是要打碎經典、另立門戶,而更多地是利用新浪潮這樣的外「流」,對經典好萊塢的「源頭」進行破格與重組、完善與加強。事實上,大多數的新好萊塢電影仍遵循了傳統的經典模式,他們對已有的技巧加強,而非主要技術手法的創新。

四、結語
從1967年到1978年,好萊塢電影呈現出與60年代前期截然不同的態勢,進入了一個傑作期。
筆者對各個時期的美國佳片進行了一個統計,樣本為美國電影協會在1998年和2005年評選的百年百家電影、法國《電影手冊》在2007年評選的「最美的100部電影」、時代週刊網站在2005年評選的全球史上100部最佳電影和影迷整理英國電影學院《The Sight & Sound》歷年評選的「全球十大影片」中提到過得225部電影。結果可以看出,70年代是除50年代、40年代外盛產最多佳片的年代,而在美國電影協會2005年的評選中則居於榜首。
        AFI
1998 AFI
2005 《電影手冊》
2007 時代週刊網站2005 The Sight & Sound Poll2002 合計
1910s 1 1 1 0 2 5
1920s 2 3 6 4 5 20
1930s 15 12 8 11 7 53
1940s 12 11 8 13 22 66
1950s 20 16 16 8 17 77
1960s 18 17 3 6 10 53
1970s 18 20 5 6 15 64
1980s 6 8 3 5 7 29
1990s 8 11 0 8 3 27
2000s 0 1 1 2 0 4
樣本數量 100 100 51 63 88
然而,新好萊塢電影的創新與改革並非一勞永逸,80年代隨著共和黨的雷根總統上台,他推行了一系列的保守政策。相應的,美國電影美學衰退,財務擴張,逐漸在內容上不再冒險。好萊塢電影進入了一個相對保守的階段,佳片數量大減。這從另一個方面告訴我們,電影的發展離不開創新。


【世界電影史課程期中命題論文,寫得忒不滿意,所以放上來,不怕被剽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