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咎愛--The Past[2013]

过往/伊朗式离婚(港)/咎爱(台)

7.8 / 39,390人    130分鐘

導演: 阿斯哈法哈蒂
編劇: 阿斯哈法哈蒂
演員: 貝芮妮絲貝喬 塔哈拉辛 阿里莫沙法 巴巴克卡里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

2013-10-25 23:46:05

我們都要保留人性的底線,那心底的柔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因為《一次別離》,讓我開始尊敬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

他在金球獎的獲獎宣言,他並不願意世界人民去觀看伊朗人民的苦難,而是希望引起人性中美好部份的共鳴。

因為他的信仰,因為他的展現,讓我崇敬,嚮往。

這一次的《過往》,在沒有觀看之前,就令我激動不已。

這仍舊是一部每一個鏡頭,我都不忍錯過的電影,因為導演,編劇和演員們那麼用心的演繹,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如此細緻地表達人物的心理,還令我不覺浮誇,只能因為是那可貴的---真實。

阿斯哈·法哈蒂,這個令人尊敬的導演,他的智慧在於實現他的信仰,他相信並展現真實的美好。

許多人大概會覺得,《一次別離》中展現的被宗教,文化與習俗所影響,在利益面前能堅持信仰的群體,在生活中能時刻保持智慧的智者,要比這一部《過往》所展現的沉溺於慾望,存在真實的傷害,正在痛苦掙扎的西方社會下的個人,顯得厚重深刻。

其實,看似美好的土壤從來不是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選擇,智慧是用來在平凡或者苦難的真實中去捕捉真正的美好。

兩部電影的主人公同樣是正在接受衝擊的平凡人。

而這一次帶來衝擊的是更加具體的個人慾望。

面對慾望,這就是一部陳述傷害,逃避與尊重的電影、

我很難明確影片中的主角,是一次次在婚姻中掙扎的瑪麗亞,還是那理性卻曾經無情的艾哈邁德,或是懦弱的薩米爾,包括幼稚的露西。這一次,更加沒有明確的誰去拯救誰,而是每一個人的掙扎的故事。

這些人物,是存在面對個人利益的欺騙與傷害的,你可以很容易從中窺見他們心底的懦弱。

可是在隻言片語間,在直面對象時的尊重和悔恨中,你會驚覺每一個人都是沒有主動傷害別人的企圖的,他們的動機只是想保護自己,或者面對他人傷害企圖的一種報復。影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堅持底線,就是真的不能因為作惡而喜悅。甚至是復仇本身,也不應該給個體帶來喜悅。

影片中的幾次傷害

瑪麗亞對艾哈邁德的男人自尊的傷害,讓他置於尷尬的環境和事件之中,我們卻從艾哈邁德的莫名的沉靜中,才發現那孤單的四年中,瑪利婭所體會的傷害。

露西對母親瑪麗亞的惡意,告發通姦的行為,其行為的結果,她最終也沒有選擇逃避,而只能帶給她淚水與悔恨。而她的出發也只是希望有一個善良的母親和父親,她不能無視傷害和欺騙。

納德冒充薩米爾的妻子給了露西郵件地址,可能導致了薩米爾妻子的癲狂,面對薩米爾的咆哮,納德的淚水和解釋雖然還是顯得蒼白,但她最後的指責和堅持的離去,讓薩米爾也必須去用悔恨面對自己的錯誤。

最懦弱的可能要算是薩米爾,他欺瞞了自己的妻子,逃避自己的罪責,指責他人,可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面對。

每一個人可以說都是脆弱的,面對慾望的誘惑,他們都想沉淪,面對良心的譴責,他們都想逃避,可是在真正的傷害面前,在他們最後的機會面前,他們都選擇了面對,哪怕結果是淚水和悔恨,其實每一個人都只是想保護自己,在光明之中。這就是希望。

有些時候,我們對已發生的傷害太過在意,我們也沒有思考如何去減輕傷痛,反而執著於如何去增加別人的傷痛。影片最後,薩米爾妻子的回應,似乎給了薩米爾一個受到寬恕的機會。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不恥於這個對薩米爾的希望。但其實真正的希望就是這樣,不逃避,去面對,真誠的悔恨和淚水,我們應該選擇原諒。

大家更加喜歡《一次別離》,因為亂世之中,宗教與英雄似乎更透顯光明,可我卻覺得《過往》更進一步,代表著導演對希望更進一步的思考,在平凡的人糾結與矛盾的生活之中,希望真正的火光卻蘊藏在他們心底,宗教是人所書寫,智者與英雄也由人來擔當,所以更加真實的希望是不會對個人挑剔的

如果我們還是僅執著地域,民族,歷史與制度,甚至文化和宗教的影響,就永遠無法透現道德的本源。

人啊,你那麼熱衷於觀看英雄和智者,卻不知道如何對自己感到滿足。

此外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很有意義,比如兩個男人對禮物的態度,相對無言的眼神與透漏的情緒,露西透過房間窗戶看到玩耍的孩子們時的微笑,幾乎每一個有關人物的鏡頭都是用心的,所以觀看這樣一部兩個小時十分鐘的電影,你可以說它複雜並且豐富。卻真的是充滿了樂趣與溫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