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9 08:13:21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幾年前和電影行業的朋友討論過,中國的武俠片能不能不總是行俠仗義、快意恩仇這樣老掉牙的套路。我當時的想法是應該從內容和立意上突破武俠片一貫題材和代表的價值觀。看了徐浩峰編劇和執導的《倭寇的蹤跡》,感覺導演從武術本身、武俠片拍攝手段上做了很大的突破,並對武俠文化乃至中國文化有深刻思考和反省,雖然和我的思路不同,但終於看到了過度浪漫化、超現實風格以外的武俠片,還是很欣喜和激動。
90年代以來中國的武俠片,從徐克的《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到李安的《臥虎藏龍》,武術的浪漫化、雜技化特點越來越突出——東方不敗的神功強大到無堅不摧,玉嬌龍的輕功像飛鳥一樣自如。期間雖也有相對寫實的黃飛鴻和葉問系列,但過於浪漫化一直是武俠電影的主流。「神話」武俠的視覺效果或許很刺激,但觀眾都知道這不是真實的。徐浩峰摒棄傳統思路,在本片中探討了一些基本的、科學的武術原則,比如兵器的長短,倭刀的長度對明朝兵器有明顯的優勢,戚繼光將軍在倭刀基礎上改良,製造出更長的刀,同時可以做為近身博弈的短兵刃,保證了軍隊的兵器優勢;比如對聲音和光影的判斷,片中兩位女子(一位不會武功)根據「如影」、「如響」的原則,簡單的提前發力打敗了四大門派的無數弟子,甚至霜葉城的第一高手裘冬月,此處徐浩峰明顯諷刺中國傳統武功不懂科學。
本片的武打設計完全沒有港派武俠里吊鋼絲的漫天飛舞,眼花繚亂的超快對打,徐浩峰借鑑了日本武士片的手法,對打雙方很少直接的兵刃對抗,而是在充分的觀察試探之後,一擊必中。除了直接寫實的武打鏡頭,片中還用了極有美感的間接表達方式,比如開頭處,鏡頭裡細雨殘荷,背景音來自兩派武林人士的身體和兵器碰撞,配以低沉的中國古典樂曲,說不盡的寫意和禪意之美。另外一處,鏡頭對著波動水面上昏暗監牢的牆壁,聲音參雜著異族美女的尖叫,兄弟自相殘殺的兵器碰撞,水流撞擊牆壁的聲音,節奏感很強的鼓點配樂,聲音光影的混合塑造出一種詭異的美感。說到這裡,不能不提何平導演的《雙旗鎮刀客》,與本片頗多神似之處。《雙旗鎮刀客》的武打設計也沒有」浪漫武俠片」的任何花巧,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是出刀的速度。與本片用景和聲表現武打場面一樣,《刀客》也用狂風、黃沙渲染氣氛、突出主角出刀快得不可思議。
本片在武打設計上挑戰了觀眾固有的審美習慣,在港派武俠雜技化風格多年浸淫下,很多觀眾的視覺體驗很難接受真實的、別樣的武打風格,雖然在內行人看來都是很真實的武打對抗。從技術角度來看,導演徐浩峰在保持獨特風格的前提下,拍攝手法上應多考慮觀眾的已有習慣,並能讓觀眾看明白。
諷刺傳統武林乃至中國文化的故步自封在片中多處體現。四大門派因為新刀法源自倭刀,就抵制其自成一派,不但抵制,還聯合起來以清倭寇之名圍剿戚繼光的貼身侍衛。倭寇可以學習中國棍法,新刀法向倭刀學習卻不能被中國武林接受,可見中國文化根深蒂固的所謂「名門正派」思想之毒害,武林人士保守狹隘,不能學習吸納異質的文化。而技藝、文化,文明的進步必然要吐故納新,博採眾長。
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是過於形式化,比如四大門派的郄老大要親自對付所謂「倭寇」,為了祭他的太師鞭,燒油就花去了一天的時間,但這是完全沒必要的。明朝的紙漿盔甲堅硬程度不比鐵甲差,而且要輕的多,有利於實戰,但城防軍官覺得穿紙漿盔甲和戲台上的戲子一樣,太丟面子,一直想換一身鐵甲,中國文化重外表輕實質可見一斑。
從更大的背景看,霜葉城的武林世界也是中國文明的縮影。影片所處的明朝是中國最保守封閉的朝代之一,自以為泱泱大國,文明冠絕於世界,排斥與其他文化的交流,閉關鎖國。在海禁之前的鄭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不是去和其他國家發展貿易,交流文化,學習他國之長,而是單純炫耀天朝物產之豐富,文化之精深。表面上文明昌盛的明王朝徘徊在中國文明的固有體系里,整體上無力突破創新,而同時期的歐洲文藝復興則為西方文明之後數百年的領先奠定堅實基礎。
雖對中國武術、武俠乃至中國文化有尖銳的諷刺和深刻的反省,但導演並未完全否定傳統武術。利用明朝原有武器組合的鴛鴦陣仍然能克制戚繼光在倭刀基礎上的新刀法,依靠鴛鴦陣,五個平庸的巡城兵竟能打敗一等一的高手。代表兩種武林文化的對決中,戚繼光刀法的傳人敗給了代表傳統武術的裘冬月,但新刀法也終於獲得四大門派的承認,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結局,也是導演對中國武術的期望。結尾戚將軍的侍衛攜外國美女離開霜葉城自創門派,這是導演寄望異質的外來文化改變中國文化的保守封閉和自我循環的絕佳隱喻。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