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絕命追殺令--The Fugitive

亡命天涯/绝命追杀令/逃亡者

7.8 / 318,717人    130分鐘

導演: 安德魯戴維斯
編劇: Roy Huggins 大衛托伊
演員: 哈里遜福特 湯米李瓊斯 莎拉華德 茱莉安摩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浮雲。

2013-11-04 09:23:11

從劇作分析到類型展望


    被困在監獄的「好人」洗刷冤屈題材的類型電影在93、94兩年出了兩部,票房優秀,並且都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他們分別是《亡命天涯》和《肖申克的救贖》 。他們的成功是類型電影的成熟,類型元素的融合、美國文化的主導在一個典型的戲劇性情節空間裡講述了觀眾愛看、電影人褒獎的佳片,這兩部電影更是為無數的編劇教材視為圭臬。

一、情節:典型化、節奏、細節
    亡命天涯是一部典型的三幕式結構影片,其時長大概為130分鐘,基本上每一幕的結構為美國電影的黃金比例30:60:30,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結構影片。第一幕講述了主人公金波陷入其妻子的謀殺案中,並被法院判處死刑,意外逃脫。第二幕講述了金波挖掘妻子死亡真相與司法官吉拉鬥智鬥勇。第三幕則是金波挖掘到真相與昔日好友查理「決鬥」洗脫自己冤屈。
    對於一個成功影片的分析,要看什麼?首先是其情節。那什麼是情節呢?《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其定義為:事情的變化和經過。因此分析一部電影的情節,就是要分析在這部電影裡主要人物在他經歷的事情中的經過和其最後的變化。事情的變化和經過又有三個重要的問題:第一、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事情,那就是典型化的情節。第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變化,這是一個節奏的問題。第三、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經過,這就是電影的細節。
    《亡命天涯》 的情節設置一開始就是一個非常戲劇性的典型化情節。金波夫人遭遇謀殺,一切跡象表明金波是最大的兇手。好的開頭情節設置好比一個動力十足的心臟,他讓整部電影有了動力,在一個好的敘事方式的輔佐下,他讓這個情節凝造的更出色。因此你看《亡命天涯》的開場設置是在一個線性的再現時空,和一個表現意味十足的閃回的穿插結構,用黑白底片、快速剪輯、升格處理帶出來的謀殺現場增加了氛圍感,小景別在閃前時空的車內、募款晚宴、手術室的穿插更好的輔佐了電影的敘事。這樣從內容和形式上來講,這部影片已經抓住了觀眾,其原因就是擁有一個典型的戲劇化情節和一個呈現電影的好的視聽結構。
    逃脫這個情節設置得尤其出彩,他是整個第一幕戲的高潮段落。囚車是一個密閉空間,時間選擇的是夜晚,在這個時空裡表現越獄,這就是環境時間挑選得好,想像一下如果把逃脫這場戲換到白天,換到監獄或是其他的更廣闊的空間裡,這種緊張感會遜色掉很多。這個情節繼續發展,車跌落到山谷里,其中一個警察受傷,在這裡把整個的視線都給了金波,他到底會選擇什麼?是救?還是逃?還是其他?沒等到這個事情發展結束,馬上一個火車進入了場景,剛剛還義正言辭的警察第一個逃出車內,另一個黑人囚犯跟著也逃了出來,只剩下金波,這時候節奏已經提升得很快,金波選擇了救人,在千鈞一髮之時逃了出來。仔細剖析這個小的場景,裡面有3個情節點:密閉空間內的打鬥、關鍵時刻的抉擇、危機中的逃脫。情節選擇的時間和地點都是極至的,是有細節、有節奏的。同樣類似處理完美的情節還有很多,如第一次和吉拉展開「警匪追逐」的場面:地點選擇在密閉的隧道、下水道,金波是一人、步行,對方是直升機、全副武裝,事情都是逼迫金波到一個危機點然後在發展,隧道發現下水道,下水道盡頭跳進了瀑布里。這一跳躍也讓電影進入到第二幕:金波挖掘真相。

二、結構:形式與手段
    如果說情節是電影的內容,那就可以把結構作為電影的形式。用何種手段,何種結構處理電影的內容,這是一個關係到電影成敗的問題。結構從整體來說:是一個電影的開始、發展、高潮、結束,是建置、對抗、結尾;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是用何種手段講故事:是順序,還是倒序,還是插敘等。
    第一幕的主要任務,電影需要讓觀眾快速進入故事,建立電影的戲劇性前提,描繪出故事的情景,建立起主要人物和其他的圍繞他並在他周圍活動的人物關係,並移情於主要人物。《亡命天涯》在典型的戲劇情景中營造了第一幕及其好的氛圍,通過對主要人物金波在幾個事件中的描繪,已經出色的完成了第一幕的任務。到了第二幕進入電影發展的階段,在每一幕、每一段落、每一場景里都可以更細小的劃分其結構——起承轉合。第二幕的起是金波回到芝加哥,承是調查庫克郡醫院,轉是鎖定五個嫌疑人,合是找到殺害自己妻子的殺手塞克斯。
    第二幕在電影中時間最長,這個時候主要人物的戲劇性需求已經十分明了,人物需要遭遇一個個障礙,支撐第二幕的主要動作就是對抗。金波的戲劇性需求是挖掘謀殺的真相,為自己洗脫冤屈,他在挖掘真相的當中,其阻礙就是吉拉的阻撓。對於金波來講,首先是其回到了芝加哥,並租到了房子,有了一個穩定的棲息地,緊接著開始調查庫克郡醫院,鎖定了五個嫌疑人,並找到殺害自己妻子的兇手塞克斯。在這個敘事結構當中,是吉拉跟著金波的路線,雙方開始密切的咬合,給觀眾看到的就是金波在做什麼,吉拉在做什麼。其提升節奏的方式就是一方面觀眾迫切需要看到真相,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有吉拉和金波的 「打鬥」。電影為了鋪墊和反轉第三幕的結局,在這裡處理金波和吉拉的關係時,沒有了兩人的正面交鋒。吉拉調查金波住處,金波不在家裡,在醫院裡金波剛走,吉拉就到了,在吉拉眼中的金波的形象開始「正面」起來,到了調查約克郡醫院,在敘事的結構里兩人的關係用時空處理 成曖昧和互補的,已經從打鬥開始向兩人協作慢慢過渡轉變,雖然在第二幕的高潮段落里,金波潛伏到司法大廈,吉拉趕到,兩人樓梯相遇有了一次正面的衝突,吉拉甚至開槍射擊金波,但是這裡也是物極必反的一個轉折場景,畢竟敘事法則就是生活法則,往往事情發展到一個極至就要向另一個方向發展。整個第二幕還有兩次間接的正面交往那就是兩個電話,一個是初到芝加哥,另一個是在發現塞克斯和藍茲的關係時。
    在線性再現式的時空處理里,在第二幕中也有兩處特殊的時空處理方式。一次是夢魘、另一次是到塞克斯家裡之後發現藍茲的閃前回憶。夢魘是一個的確很好的過渡轉場,其在第二幕發生在金波在醫院裡發現了假肢處並偽造了進入裡面的身份證件和警察帶走租住處的毒販兒子之間。這個轉場調劑了節奏,觀眾在緊張的情節中也需要適當的放鬆,這種放鬆就是表現性極強的夢境的處理,在之後節奏又起來了,警察來到住處搜尋。在人物線索里,夢境表現了人物的焦慮、焦灼,無助感,觀眾也可以更好的同情於主人公。其運用是一舉多得。做結構,就如烹小鮮,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用什麼到什麼火候。

三、人物:人物移情與人物關係
    人物是電影的靈魂,情節在結構的承載下,表現的就是人物。 縱觀電影類型的發展歷史,也就有了類型人物的發展史,傳統類型電影需要正反兩極化的人物,動作片需要的是硬漢,而《亡命天涯》正是兩個硬漢的叫著:哈里森•福特與湯米•李•瓊斯。其兩人就好比冰與火,福特的少言、機智,瓊斯的自信(甚至有點自負)大男子形象。兩個影帝的表演使人物活靈活現,通過在人物遇到的事情的選擇當中,我們對兩個人物的信任已經建立起來。
    第三幕也是電影的高潮幕,在這裡面人物開始豐富,人物關係也更加豐富,一方面是金波、吉拉,另一方面有塞克斯、藍茲、查理,以及符號化的昏庸的芝加哥警方。在這裡的人物關係有金波和吉拉、金波和塞克斯、金波和藍茲、金波和查理,吉拉和塞克斯,吉拉和查理,藍茲和查理,好的電影第三幕往往會反轉電影的劇情,尤其是對動作、懸疑這種類型電影評價他好壞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元素。查理成為真正的反一,電影也完成了他的反轉,在電影中對他的藏和現表現得巧妙,第一幕,第二幕是他的藏的段落,第三幕就是他表現的段落。金波和吉拉的關係則從正面鬥爭到較為曖昧到合作對敵。
    人物的成功是主要人物使得觀眾移情,是人物關係網路的豐富,是人物衝突的極至,是配角對主體的凸顯,在《亡命天涯》里以上全都有了。

四、類型電影與主流美國文化
    從大衛•波特的《火車大劫案》作為西部片、動作片的雛形開始,類型電影已經有了一百多歲,從最早的單純類型,公式化的產物到現在已經發展成多類型的融合。《亡命天涯》是動作、懸疑、警匪、犯罪、哥們多種類型電影融合的產物,這種融合豐富了電影的敘事,使得電影更具備可看性。到了第三幕不僅有動作片裡的動作元素,如發佈會現場金波、查理、吉拉三人的打鬥,懸疑片裡謎底的揭示,竟然金波的好友查理是幕後的操縱者,犯罪片裡背後的陰謀,這一切事件的導火索,是人慾望的填不滿,哥們類型,兩個男人的惺惺相惜,電影結尾車內兩人充滿曖昧的對話。
    在進一步的看待類型電影那又是什麼呢?那是在具有可觀賞性的故事基礎上對某一種主流的文化輸出,美國文化作為雜居文化,其最大的特點是個人英雄主義,其人物也是高、大、全的人物,福特塑造的金波是一個典型的正面人物,帥氣的硬漢、蒙受不白之冤、機智、善良,賦予同情心,沒有進攻性。人物作為主題凸顯的最重要元素,人物的建立,也是主題導向的確立。電影通過情節的敘事,最表面的主題就是正義戰勝邪惡。潛在里呢也宣揚了美國政治的優點,是個人的英雄主義和司法部門的配合完成了邪惡的禁止,雖然你看各種美國好萊塢片子好多都在宣揚醜陋的美國政治,在這種政治下,肯定會有上層關係內部的人對事情的主導作用。
    好萊塢電影的發展的確是一箭雙鵰的好事,即賺了錢,又完成了在國內對政治的穩定,在國外對美國文化的輸出。

五、中國電影類型文化的借鑑
    分析到這裡,也就到了本片影評的結尾,中國電影也到了一個轉型發展的時期,尤其是對於主流的類型電影該如何去推動它。是對美國好萊塢的複製,還是在中國本土的土壤下進行加工和借鑑,筆者更推崇的是後者。中國的武俠片,成功的被好萊塢給借鑑與加工,才有了今天《亡命天涯》的成功。中國電影需要細化電影的類型,放寬某一部份審查,使得創作者擁有更廣泛的創作自由,畢竟電影是技術還是藝術,是文化還是道德,所有從事電影的工作者擁有文人的抱負。
    香港電影《無間道》和斯科塞斯的《無間道》 ,我更喜歡前者,前者是擁有博大的中國哲學的盜亦有道,犧牲成全的中國五千年的精髓精神、哲學底蘊,後者就膚淺得多。
    相信未來中國類型電影文化會豐富,國產動作片也會成為與好萊塢相抗衡的一種優質影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