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

喜福会/Clubdelabuenaestrella,El/Clubdelachance,Le

7.7 / 18,290人    139分鐘

製片: 奧立佛史東 導演: 王穎
編劇: Amy Tan
演員: Kieu Chinh Tsai Chin (Ⅰ) France Nuyen Lisa Lu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呼喊的狼

2013-11-04 17:45:32

一個美國華人對喜福會的看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最近看到版上和其他論壇上關於抗議ABC仇恨言論的報導和評論,感受到了亞裔社區的發展壯大和思想覺醒,心中充滿了正能量。亞裔美國人贏得尊嚴的關鍵,對外在於勇於抗爭,對內在於消除自恨。最近看到的當年一度被捧得很紅的電影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正是亞裔自恨文藝的典型。然而看到網上的影評,竟然以正面評價為多;周圍的亞裔與非亞裔朋友,讚揚者亦不少。因此有必要向大眾揭穿一下該電影的思想本質,以正視聽。

電影由華裔美國作家譚恩美(Amy Tan)的小說改編,講述了一些中國女性從男權社會的中國,輾轉移居到自由平等的美國,使自己和女兒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故事。電影在展現這些女性在美國生活的同時,穿插講述了她們在中國的經歷,包括遭遇包辦婚姻和惡劣婆婆,嫁上無良男人,被迫拋棄親生孩子等等。通過對中國及亞裔美國人社會極盡誇張失實之描繪,客觀上醜化了亞裔形象,迎合了傳統白人社會對亞裔的負面刻板印象。雖然作者為亞裔,內容表現亞裔生活,但在思想實質上卻是實實在在的反亞裔文學。下面列舉電影的具體手法。

一,製造一種中國是極端男權社會,美國充分尊重女權的假像。

電影為了刻畫出一個殘害女性的變態中國社會,將女性可能的所有最悲慘經歷,經誇張後集中在劇中人物身上。Lindo Jong在中國長大,先是四歲時被母親包辦許配給有錢人家的兒子,稍大一些進門後又因未能懷孕,遭遇惡婆婆刁難虐待,終於忍無可忍設計逃離。另一位中國女性Ying-Ying,嫁給了一個婚前極盡偽裝婚後卻嫖妓而且虐待妻子的中國男人,被虐待後的精神恍惚中,在浴盆里不慎溺死了自己的幼子。

中國曆史上曾是男權社會的事實毋庸諱言,但這一事實在各國各種族的歷史上並無差別。自古以來歐洲美洲的白人社會,婦女亦是男性的從屬。聖經說「男人是女人的頭」(哥林多前書11:3),妻子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彼得前書3:1),與中國三從四德之「出嫁從夫」異曲同工。各種法律條文規定的公民權利也往往限定於「白人男性」,美國直到1919年,才通過憲法修正案賦予女性選舉權。而在當代,兩性平等成為世界共識,亞洲國家女性的地位,也並不見得低於西方白人國家。因此無論古今,亞洲與西方社會中的女權狀況,並非是電影描繪的地獄天堂之別。

二,刻畫一種亞裔男性都是變態,白人男性都是天使的對比。

劇中Ying-Ying在中國時的丈夫,婚後拋棄老婆孩子,經常徹夜不歸,一天妻子在餐桌前苦等丈夫回家吃飯,丈夫卻帶著妓女回來,並且以惡毒語言辱罵妻子。Ying-Ying移居美國後生了女兒Lena,她所嫁的亞裔丈夫可謂集自私猥瑣之大成。約會時要求與女方平分帳單,婚後一切花費也均要平分。分帳單時女方專用的衛生棉和洗滌液不計算在內,但男方獨享的雪糕卻要計算。Lena有句台詞,「I married a Chinese man to please my mother」,聽起來好像若不是為取悅母親,嫁給同種族的男人是一件可恥的事情。與亞裔男離婚後,被白男Richard「拯救」,找到了「真愛」。而作者譚恩美本人,嫁的也是白人。劇中其他有故事情節的亞裔男性,亦均為負面形象,而白人男性,則都是以「白」馬王子的形象出現。可見電影鼓吹的女性「自由」,不過是擺脫同族的男人,隨心所欲找白男的自由。

三,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白人至上意識

電影開頭的女人的自述中說,到了美國後,我要生一個女兒,她跟我一模一樣,但在那裡「no one will look down on her, because I will make her speak perfect American English」。彷彿會說英語,會說「標準美式英語」,是一件多麼有面子的事情。又彷彿亞裔女人說不好英語,就活該被人看不起;說一口白人口音的英語,就脫亞入歐,一下子成了人上人。誅心而論,作者似乎認為少數族裔要靠模仿「主流」白人來提高身價。(說來慚愧,本猥瑣男說了這麼多年美式英語,也沒感覺因此被人look up to)

四,將亞裔父母和家庭刻板印象化

劇中的亞裔父母都是不可理喻的怪人,毫不關心子女的感受,強迫他們練鋼琴,下象棋,並在孩子取得成績後將孩子作為炫耀的資本,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遇到矛盾時,表現出的也是一副刻薄粗暴的樣子。移民家庭中第二代土生子女與第一代移民父母的文化衝突並非罕見,網路上的笑話,時常能看見亞裔小孩挑剔父母的英語的,墨西哥裔小孩說父母在家做的動物內臟噁心的,非洲移民的小孩嘲笑父母剪開塑料瓶子把裡面的化妝品颳得一點不剩的。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笑話,但電影卻是把亞裔父母刻畫成了陰暗的人格形象,性質明顯不同。而且這些更迎合併強化了白人社會對亞裔家庭教育的刻板印象。在這種刻板印象的影響下,很多人甚至將亞裔孩子等同為「高分低能」,從而認為基於種族劃分的Affirmative Action對亞裔造成的不公正是合理的。

五,忽視亞裔社區作為整體的事實,割裂亞裔男性與女性

劇中老一輩的女性,在中國遭遇離婚喪子的苦難,後來卻過上了天天打麻將的幸福生活,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她們來了美國。她們的女兒,曾經遭遇變態噁心丈夫,離婚再婚後卻享受到了甜蜜的真愛,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她們嫁了白人。電影通過誇張的對比,營造了一種假像,似乎亞裔女性地位的提高,既不用依靠自身的奮鬥,也不用依靠亞裔整體地位的改善,更跟同族的亞裔男性沒有關係,而是僅僅依靠美國社會,更準確的說是「主流」白人社會的垂青施捨就足夠了。然而事實是,亞裔女性和男性並非兩個毫不相幹的群體;在多種族社會裡,一個種族就是一個整體,不分男女,一榮俱辱,一損俱損。希特利排猶滅猶的時候,那些嫁了日耳曼男人的猶太女人,難道她們的丈夫能幫她們逃脫迫害嗎?幻想在一個種族的整體地位不改善的情況下,將該族的男人拋在一邊,單獨提高女人的地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通過對亞裔的自我醜化,包括對祖籍國的醜化,對本族男性的醜化,對家庭教養的醜化,迎合了美國社會對亞裔的固有偏見,從而得到與其水平不相稱的追捧,其書當年號稱四大暢銷書,其電影也獲多個獎項。眾所周知,好萊塢「主流」電影對亞裔的矮化醜花幾十年上百年如一日,即便如今,電影中的亞裔男性也多為矮小,醜陋,膽小,猥瑣,陰險的小丑或惡人形象。「喜福會」自詡為亞裔作者的亞裔文學,但片中的亞裔的醜化卻與好萊塢不分伯仲,稱之為偽亞裔文學(Pseudo-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甚至反亞裔(Anti-Asian)文學都不為過。而且電影以「女權」為噱頭,鼓吹的卻是既不值得推崇,也不可能實現的偽女權。而很多觀眾卻只看到表面的女性元素或者亞裔元素,就對電影加以推崇,而未能站在亞裔美國人的角度,細究其暗中宣揚的精神內涵。希望這篇評論能給讀者帶來一些思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