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激辯風雲--The Great Debaters

激辩风云/伟大辩手/伟大的辩手

7.5 / 63,049人    126分鐘

導演: 丹佐華盛頓
編劇: Robert Eisele
演員: 丹佐華盛頓 Nate Parker Jurnee Smollett Denzel Whitaker Jermaine William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roky

2013-11-07 19:46:28

青年已死


大一時候參加過一次辯論,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唯一的一次吧,題目很具有社會主義特色:好馬要不要吃回頭草。
因為是新生辯論,而且基本上沒什麼同學了解,所以作為班長的我和團支書兩個人還有另外兩個隨便拉過來的同學就這樣搭起了草台班子,在兩個大二學姐的幫助下第一次接觸了辯論這件事情,整夜的準備材料,寫稿,修改,背稿,修改,背稿,很有鬥志和動力,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太對,最後到了真正辯論的時候我終於發現哪裡不對了——從頭到尾就是錯的,這根本不是辯論。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辯論?
不是為了釋放過多的荷爾蒙,也不是為了找藉口用語言在某個領域打壓他人,而是為了,在更具有衝擊力的場合下強迫思考,為了深度了解那些尖銳的、青年人應當去了解的問題,為了同時擁有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思維,為了這些,人們在辯論。
辯論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你需要徹夜的準備、大量閱讀、在腦海里進行自我搏擊,自己提出理論又自己攻訐自己,讓頭腦時刻處於緊繃的狀態,你要去想那些你明知道解決不了但是卻切實存在的醜陋和黑暗,你甚至要維護你所厭惡的一切。
但是,正是那些讓我們感到噁心到想要吐出來的東西,教會了我們最多。
這才是辯論的意義。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要打辯論,因為你明知道就算你贏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你甚至連被你打敗的對手都改變不了,他依然會堅守自己的觀點。但是,最重要的是,辯論改變了你自己,這才是他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但是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辯論的時候,在想什麼?
看看這個列表吧。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網路是虛還是實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家庭事業孰重要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代溝責任點點談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廣告利弊面面觀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存錢花錢孰合算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男女內外誰為主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科技發展利與弊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說幸福兩頭有愛
·2003國際大專辯論會——現代男女誰更累
呵,呵。
還有一些類似於「畢業就業還是創業」,「口才重要還是文才重要」的辯論,更有甚者打出「大學談戀愛是找學妹好還是學姐好」的辯題。我不是五毛,亦不是憤青,但是我還是想問,除去這些淺薄的話題和柴米油鹽的民生,我們青年真正應該思考的是什麼?
沒有了尖銳的思想,沒有了對於國家命運的思考,沒有了對時政的關心,剩下的只有實際的發臭的金錢,以及所謂成就,愛情,潮流,這樣的青年,有的只是一顆垂垂老矣的心。
繼「文化已死」之後,我看到的,是「青年已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