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仪(港)

7.7 / 111,670人    163分鐘

導演: 柏納多貝托魯奇
編劇: 柏納多貝托魯奇
演員: 尊龍 陳沖 彼得奧圖 黃自強 坂本龍一 鄔君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騎行客

2013-11-09 03:55:57

我為什麼極度討厭少年派


李安的作品看的不全,只看過《臥虎藏龍》、《色戒》,但對於《少年派》,我是極度討厭的。

什麼叫好電影?好導演?牛本子?最基本的就是別把觀眾當傻子。當然這年頭票房好的電影基本都把觀眾當傻子,我的胃口稍微的學院派。這裡說的學院派,並不是說我能把電影從對白到拍攝角度都說出個所以然來,但基本上我覺得好的電影,都能得到學院派的認同,比如《逃離德黑蘭》。

《少年派》最後,派又講述一個故事的版本,本來事情到這裡差不多結束也就行了,不知道是原著還是李安自己的意思,一定要加上一句對白:「你覺得哪個好?」這一對白直白的告訴你,本故事有兩個版本,其實奇幻是我幻想出來的版本,又或者是真實的。

你這不把觀眾當傻子嗎?觀眾難道不知道派說了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是有隱喻的?

當然咯,你可以搬出《紅樓夢》說曹雪芹在前面就說真事隱去假語村言,所以曹雪芹是借小說譏諷當時時政的。但關鍵是人家一開始就說了,相當於「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而且他沒有點出故事更深層次的隱喻。這和少年派的結尾故作聰明的技法完全不同。

好,再舉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例子,《末代皇帝》。

這是個西方人拍的東方電影。從電影中的服飾,妝容,排場就可以看出導演對東方的研究下了一番功夫。更考究的是他的表達方式,根本不會出現象少年派那樣直白又淡得像白開水一樣的表達。

《末代皇帝》毫無疑問是寫人,或者說反映溥儀這個人的電影。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溥儀的一生,我在此也簡述一下:

溥儀乃末代醇親王載灃之子。醇親王府在哪裡?來過北京的人其實基本都去過,醇親王府就在後海邊上,也叫什剎海。汪精衛為何在國民黨地位如此之高?因為汪精衛曾經刺殺過載灃,地點就在銀淀橋。

載灃又是何許人也?載灃乃第一代醇親王奕譞之子,奕譞為咸豐皇帝幼弟,奕譞的福晉是西太后慈禧的妹妹,所以兩家親上加親,毫無疑問屬於力挺慈禧的一股政治力量。

有傳,慈禧為怕光緒推翻自己的政策,在自己死前毒死了光緒,並倉促的立載灃的兒子溥儀為皇帝,當時溥儀三歲還沒到,時間是1908年。

我們知道三年後的1911年,中國結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國,溥儀實際上是以廢帝的身份居住在紫禁城中,屬於囚犯而不是他自己以為的皇帝。

其後溥儀被趕出故宮,接著又到了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名義上是偽滿的皇帝,但實際上依然是關東軍的「囚犯」。直到抗日勝利,新中國建立,溥儀還是囚犯。換句話說,溥儀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了一輩子的囚犯。

囚犯的特徵是什麼?是人身的不自由。如何刻畫一個人是囚犯?難道直白的告訴觀眾,這人是囚犯嗎?不是。

義大利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用的辦法非常巧妙,只一句對白,對白只有三個字——「open the door(開門)」。這句對白在整個電影中反覆了多次,而且,在電影一開頭,溥儀回憶自己一生就是從這句對白開始。

」open the door「王府的門被打開,溥儀被抱到了紫禁城,從此,他人生中最大的訴求,就是」open the door「。什麼樣的人總會不斷重複這句話這個訴求呢?毫無疑問,那就是想出去的人,也就是說這人被困了,他希望出去。一個囚犯的心理和形象躍然紙上,根本不用那麼多的廢話去向觀眾解釋。

電影對溥儀一生的探討並不停留在定性上,還有原因分析。為什麼他會成為囚犯?為什麼他最後又獲得了自由?答案是,當一個人放棄自己本身的利用價值之後,這個人就自由了,溥儀的不自由在於他的前半生不斷的利用自己的身份。

溥儀是清廢帝,他非常清楚這個身份的價值,而實際上,他也利用了這個價值試圖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只是溥儀過於的天真,長期囚犯式的生活讓他對政治鬥爭的殘酷沒有絲毫認識。所以,他的利用,在別人的利用面前,顯得毫無章法,被別人反利用也就在意料之中。

當新中國建立後,溥儀的利用價值終於煙消雲散,同時他也獲得了渴望已久的自由,但這自由顯然來得有點晚了。

反觀我們身處的社會不也是如此嗎?有多少以利連接起來的關係?有多少人和別人交往的時候首先衡量這個人是不是要利用自己?試問這樣又怎麼會得到心靈上的自由?

在引領觀眾情緒上,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毫無疑問比李安好溫柔的多,起碼不把問題強行拋給觀眾。

少年派沒有拿獎,但李安卻弄了個最佳導演,顯然並不肯定這部電影的表現,但肯定他在導演這個職業上的成就。

觀眾與粉絲都會成長,如果你不成長起來,那麼你將失去原先那批觀眾,這一點在張藝謀身上也特別明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