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鐵墳墓--Escape Plan

金蝉脱壳/钢铁坟墓(台)/逃亡大计(港)

6.7 / 258,472人    115分鐘

導演: 麥克哈夫斯強
編劇: 傑森凱勒
演員: 席維斯史特龍 阿諾史瓦辛格 吉姆卡維佐 文森唐諾佛利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乙地

2013-11-09 21:53:29

遲暮英雄的奇點時刻


把《Escape Plan》譯為《金蟬脫殼》很精妙,也是別有用心的。「金蟬脫殼」四個字,用在那裡首先都是褒賞,用於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和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這樣兩位近三十年來最為人銘記的好萊塢螢幕硬漢攜手闖關的電影片名,卻多少有些輓歌之虞。但無論如何,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應該自豪,除了能夠同台演出,還在於《金蟬脫殼》這部電影重新詮釋了他們自身價值。

越獄這活對於史泰龍不新鮮。過去他總是被人揍得半死再扔進大牢,那時候電影的看點是他的復仇,是他滿腔怒火地殺人放火,是萬人莫敵的英雄氣概,是我們庫存已久的破壞欲的極大滿足感。但是這一回不同,一開始他飾演的雷•布雷斯林(Ray Breslin)用作繭自縛的辦法來證明白己是越獄大師。所以,在電影的前三分之一時間裡,有少許打鬥,少許算計,還有史泰龍與資深美女艾米•萊安(Amy Ryan)的少許調情,對於幾乎不近的女色的史泰龍來說實在難得。

但是當羅特梅耶(Arnold Schwarzenegger飾)向布雷斯林打招呼的時候,我還是有一種莫名的落沒突然湧上心頭,我甚至有些後悔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我相信他們倆會合到一起,不打,是難以收場的,我實在不忍看到兩個退休的老傢伙(當然是中國的,還喋喋不休爭論著的退休年齡)還在用拳腳一比高下。但是史泰龍和施瓦辛格依然用老派動作片的辦法,拍出了只屬於他們的摧枯拉朽的戰鬥時刻,尤其是施瓦辛格重新端起重機槍橫掃追擊者的那一刻,簡直是對這個特效氾濫的可恥時代最直接的嘲笑。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了。

《金蟬脫殼》從開篇就是高潮,而且這種高潮一直持續,最終演繹了一曲耀眼的樂章。我進電影院的時候,特意看了看門口那個3D廣告,想像這部雙雄會的電影將用怎樣的劇情像魂斗羅那樣從開始打到結束。事實上,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沒有扮演動作英雄,而是變換成了兩個聰明睿智的硬漢,他們的對手霍布斯(Jim Caviezel 飾)則是一個冷酷無情卻充滿紳士氣息的傢伙。走出電影院,當我重新想起「魂斗羅」這個詞的時候,覺得和影片相比,這個詞實在太傻了。

精通《越獄》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敏銳的觀察力、完備的知識、有效的人脈、精準的計劃,以及強大的體魄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是越獄的基本技術元素。這些技術元素在越獄這類電影誕生之前就已存在,遺憾的是,在大部份時間裡,這些技術元素被放大了,彷彿只要擁有這些技術元素,越獄就是易如反掌的事。《金蟬脫殼》不同之處是,在監獄這個窄小密閉的空間裡,一件東西被壓抑著,另一件東西已經在湧動了,一件東西被毀滅著,另一件東西已經重生了。越獄只是提供了一個行事的方向,但終究不是動機,只有直到最後一刻,一切才圖窮匕見。

三十年前,史泰龍和施瓦辛格活躍在動作片的黃金時代,他們在動作片這個類型里傲視群雄,沒有人可以和他們比肩。那個時代,世界和社會秩序正在重構,反智主義登場,傳統成功學回歸,人們越來越樂觀,電影不需要複雜,只需直來直往,目標清楚就可以了,這時候,行動比主題和角色重要。其實,每逢理性疲倦社會疲憊的時候,電影就會應運而生呈現一種新的類型。就像1900年代前夕,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公映,驚恐萬狀的觀眾以為火車將輾過他們,但是電影的時代到來了。榮獲201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藝術家》雖然講述了發生在默片時代向有聲電影時代轉化過程的故事,媒體和製作者都強調電影在向好萊塢致敬,但是電影單靠行動致勝的時代過去了。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對某個時代保有的些微記憶碎片流露出無條件的迷戀和萬端感慨。現在,兩個老硬漢放下槍械,少用拳腳,把《金蟬脫殼》這樣的電影拍成既有獨闖龍潭的暴力趣味,也有真情四溢的溫暖瞬間,既有正義與邪惡終極較量的高潮對決,更有技術元素被想像力發揮的審美快感。我們不止要對往日鮮衣怒馬的英雄傳說沒有褪色報以掌聲,更該思索是什麼成就了死磕娛樂精神的兩個老硬漢轉型的奇點時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