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

逆光飞翔/

7.4 / 826人    110分鐘

導演: 張榮吉
編劇: 李念修
演員: 張榕容 黃裕翔 李烈 懷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o More Tear

2013-11-13 03:34:56

《逆光飛翔》:夢想照進現實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當下這個拼3D,拼特效,拼場面,拼視覺大觀的年代,不知還會有多少人願意走進電影院去欣賞這樣一部清淡如茶,濃香似酒的治癒系電影。《逆光飛翔》是自《那些年》之後再次風靡華語的青春片。雖然同樣是走的台式小清新調調,不同的是《那些年》重在懷舊,回味昨天,《逆光飛翔》則重在勵志,暢想明天。



孤獨者的惺惺相惜

《逆光飛翔》是根據黃裕翔的真人事蹟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盲人鋼琴家和一個愛跳舞的女孩惺惺相惜,相互鼓舞的故事。一個熱愛音樂,天賦極高,卻被老天奪去了眼睛;一個熱愛舞蹈,勇敢追逐,卻因生活壓力停步不前。一個來到陌生的環境茫然無措;一個夢想無成又遇人不淑。他們之間,沒有大風大浪起起伏伏的波折,也沒有驚天地泣鬼神那份相知相伴,準備的說來連點曖昧成份都不佔,有的只是一份超過言語的心靈默契。所以,當失落的黃裕翔遇到同樣失落的小潔,就像音樂遇到了舞蹈,文學遇到了電影一樣,妙不可言,惺惺相惜。黃裕翔和張榕容早在短片《天黑》中就顯示出來了不言而合的默契。記得兩部影片中都出現了海灘奔跑一幕,尤其是在《天黑》中,去往海灘要經歷滑坡,無數塊碎石和像碑一樣的石塊。我們都知道,對盲人而言,這是無比困難的。同時這也需要諾大的信任和勇氣才能做到的。


逆光

逆光本是攝影術語,指從攝影機背面照明,又稱為背面光和輪廓光。導演大量採用特寫鏡頭,著重表現人物內心的情緒變化,逆光的運用,不僅勾勒出演員的體態美,動作美,也營造了一股情緒溫暖的氣氛,符合片子「小清新」的整體基調。在片中,逆光也暗示了兩個主人公的際遇,或者說是生活對他們的考驗。我們不一直說,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嗎?有著嚴重視覺障礙的黃裕翔天賦異常,對音樂情有獨鐘,但是小時候的一次經歷使他不願意參加比賽,因為他的實力遭到別人的冷眼猜測。告別了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之後,裕翔來到了大學,對他而言這是能更好學習音樂的地方,當然也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同學的無理,冷漠,陌生環境的害怕,迷茫……都讓黃裕翔舉足無措。還好,他有悉心照顧、關切著他的家人,有一個風趣,善良的室友,還有一個無言的知己和帶有憐憫成份但更加欣賞其才華的老師。儘管老天對他不公,過早的奪去了他見到陽光的權利,但他用自己的才華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和存在。同黃裕翔一樣,小潔的遭遇也讓人嘆息。小潔可以說是才貌雙全,心地善良,但因為有一個無所事事的老爸,和一個花錢如流水的老媽,小潔只好放棄舞蹈承擔其家庭起家庭的重任。交往了一個男友,偏偏只是喜歡他跳舞時的樣子,人品實在不敢恭維。所以,在自己的夢想快被生活磨得稜角全無的時候,裕翔的出現使她重燃那顆尋夢之心。其實,黃裕翔身殘志堅的事蹟也好,小潔辛苦追求夢想的故事也罷,他們都說社會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把這兩個人物進行交叉剪輯,所傳出的正能量使我們每個人為之感動。




飛翔

夢想這東西,永遠是那麼不可名狀。它可以很大,大到要包圍整個宇宙,它也可以很小,小到一杯咖啡,一點陽光,和一個大大的落地窗。對黃裕翔而言,他的夢想並不突出,也許是觸摸到鋼琴的瞬間,也許是克服陰影心理重新站在講台,也或許,只是簡單的坐在靠窗的位置喝一杯咖啡。不管怎樣,他都實現了他的夢想。跟裕翔比起來,小潔的夢想更為具體。既然沒法做到放棄,那就更努力的去實現它,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存在。影片的高潮,裕翔在舞台上彈奏著,小潔也來到香港參賽,一組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輯將情緒烘托至最高點,激情澎湃。那一刻,不管最後的結局如何,他們都是勝利者。同樣,作為導演的張榮吉,看著自己的「孩子」從20來分鐘的短片《天黑》長成了一部110分鐘的影片,並代表台灣角逐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榮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等14個大獎,下一部黑暗風格的青少年題材電影已提上日程,這何嘗不是夢想的實現。

所以,盡情的做夢吧,讓你的夢想照進現實,去聽聽海浪的聲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