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狗肉

2013-11-13 08:54:12

生命與崇高:電影《死亡詩社》中的審美實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李澤厚在《美學四講》正文第一句說:「美學是什麼,但首先是,有沒有美學?」《死亡詩社》的故事就與這樣一個話題有關,而在這部好萊塢青春敘事類型片中,年輕的生命們為他們人生的第一堂審美實踐課付出了沉重的學費。

一、基汀老師作為藝術美和生命美的啟蒙符號
本片一開場,就不惜筆墨地用五分鐘的時間展現了威爾頓學院的新生入學典禮中的嚴肅意味,從第一個鏡頭的入學壁畫,到莊重繁冗的旗幟燭光禮儀,再到綿延不絕的風笛和管風琴,而校長口中的四大信念 則已經顯得過於直露。可以說,這所學校無論從形式風格還是從其理念思想上都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著這片土地曾經的殖民者英國所保持的一種固守的文化:嚴謹、成熟、高貴、優秀,個頭還沒長大的孩子們儼然已經步入了成人社會(接下來家長離校的一段典型的社交行為更是明顯指出了這一點)。但導演在本片一開頭並沒有流露主觀感情,鏡頭語言的運用儘量表現出了古典主義美學,美輪美奐的燭光、悠揚的管樂、人們高貴的舉止展示了學校成熟格調的一面。但是卻拋給了觀眾一個疑問:這樣的莊嚴是美嗎?
緊接著新老師約翰•基汀吹著口號正式出場則立刻表現出了對這種典雅的質疑,他通過改變上課地點,講出「seize the day」這個及時行樂的觀念來進行自己的第一次美學闡釋。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的闡釋行為,包括撕課本、念詩、站講台等等。從電影后面來看,基汀這個人帶有著存在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傾向,在電影中他主要提及的詩作包括梭羅的《瓦爾登湖》,惠特曼的,羅伯特•福斯特的,以及在死亡詩社讀詩會上出現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和拜倫的《她在美中步履姍姍》。這些詩作基本都是浪漫主義風格的,並且體現了生命哲學的觀念。可以說,基汀老師的到來成為學生們第一次審美啟蒙,而基汀的強調對於生命主體存在的尊重,在這所習慣於「莊嚴」的學校里令人不禁動容。基汀在課上說:「我們讀詩寫詩不是因為它的靈巧,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你的存在,使生命保持一致。」
朱光潛認為美是人的主觀情感、意識與審美對象結合起來,達到主客觀在情感思想上的統一,而李澤厚認為人的主體性實踐與客觀世界的統一形成美。這兩種主流的美的本質的理論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對於人的主觀性的承認。而在本片中,威爾頓學院裡儘管有著優美的景色、精緻的建築和繪畫藝術,卻完全無視了正值韶華青春年齡的少男們的人性的存在,學生被當做工廠按需定製的半成品,只需精心加工就可以出場送往名牌高校。基汀老師對於生命的尊重則是對學校的巨大反叛,其實他並沒有對詩提出什麼過人的話語,而是將精力集中在浪漫主義詩歌這個範疇內,將浪漫主義中透露出的生命力傳遞給了學生。《崇高論》中提到:近代以來的浪漫主義文藝思潮主張主客體的對立,面對客體世界的複雜性,藝術家一心致力於發展主體的認識能力,正如基汀在課堂上所說的,「閱讀時候,別只想到作者的見解,想想你的想法」。浪漫主義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主觀衝動,激發他們的想像力,而李澤厚認為「想像力大概是審美的關鍵」,從而實現了學生們審美啟蒙的第一步。至於審美對象,本片也有著很好的設定,學校裡的諸多美景,繽紛的落葉,湛藍的湖面,由於環境的壓抑,學生並沒有主觀追求的情緒去對自然美進行審美活動,而是轉而沉浸在詩歌所帶來的藝術美之中,因為他們在書的海洋里不受校規和傳統的限制。

二、死亡詩社的崇高美學
本片的另外一條線索則是在受到基汀老師的激發後,幾個學生成立了改變他們人生軌跡的新死亡詩社,並向基汀當年所在的老死亡詩社看齊。其宗旨是寫在《五百年詩集》扉頁上的梭羅《瓦爾登湖》詩句(見本文末)。影片通過藍色的色調,飄渺神秘的霧景,詩社成員的黑色套頭衫營造出了死亡詩社與學校的威嚴正統之美截然不同的崇高氛圍,每一次的死亡詩社讀詩會都是遁入暗影的旅程。
在第一次讀詩會上,本來沉悶的氣氛被達頓拿出的一張性感裸女海報所打破,而海報背面則是亞伯罕姆•科利的詩作,這正是這群年輕人從普遍的性慾開始上升到詩歌的藝術美的過程。正如李澤厚在《美學四講》所說,美感包括感官的人化和情慾的人化,《批判哲學的批判》中說:「審美就是這種超生物的需要和享受……人性也就是這種生物性與超生物性的統一。」死亡詩社將正處於青春期的一群男生將對性的憧憬和對詩歌的藝術美學雜糅在了一起,這也就難怪後面還有放蕩女子形象出現在讀詩會上聽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在這樣的審美薰陶下,死亡詩社的夥伴們不僅開始學會欣賞詩歌,也實現了個人成長,奈克斯從一個怯弱的大男孩成長為一個有勇氣表白的男生並且克服困難獲得了愛情;陶德拋棄了父母的溺愛,將父母年年不變樣的學習禮物扔出了學校;查理•達頓自作主張更名為努安達,並且將准許女子入校的建議編入校刊,成為第一個在學校惹事的人。
死亡詩社的宗旨代表著一種崇高美,崇高意味著對極致的追求,基汀也在電影中反覆強調著「極致的美」——「人不會『非常累』,只會『精疲力竭』,別使用『不高興』,而要使用『morose』。」《崇高論》中指出,崇高是具有痛感的,是區別優美的陽剛之美,健碩之美,是黑格爾所推崇的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中「悲劇人物堅持善良的意志和性格的片面性而遭到毀滅」之美。死亡詩社的「死亡」二字其實是一種崇高詩美學的最明顯的提示,崇高意味著痛感帶來的快感(儘管詩社的活動看起來僅僅是沉悶的讀詩),這集中體現在影片中尼爾的身上。他作為死亡詩社的核心人物,學生小群體的領導者,在電影中經歷了從優秀學生到業餘戲劇演員的身份角色轉變的過程,而這樣的轉變,同時也是美的啟蒙,是代表強大父權的學校和家庭所不允許的,最終迫使他走向了自殺的結果。
尼爾在自殺前在雪天裡赤身裸體,並在頭頂上戴上了荊棘冠,有著很強的自我懲罰和痛苦快感的意味,並通過自戕這一行為實現了活著的時候無法實現的崇高審美活動。正如《崇高論》所說:「現代社會中的崇高著重描寫了主體被客體所壓倒,連生存權利最後都被剝奪了,他們固有的嚮往自由伸展的境界的本性也隨『生存』的消失而消失,留下的只有強大的客體環境。」令人反思的是,尼爾的自殺並沒有解除死亡詩社的危機,反而導致了基汀的離校,學校回歸正軌,正與「強大客體的存留與勝利」相一致,可以說是導演對於現代社會的理解的象徵。

三、影片綜述
本片導演彼得•威爾也是大名鼎鼎的《飛越瘋人院》的導演,他擅長通過封閉的空間環境和充滿象徵意味的人物場景設置來表達對於自由美好的追求,《飛越瘋人院》側重於象徵美國社會的瘋人院對於自由人的意志壓迫,《死亡詩社》採用了類似的主題,但通過詩歌、音樂、繪畫和建築的美感為影片增加了藝術審美價值。基汀老師的沉著與激情,年輕人的生命力和獻身精神,死亡詩社的崇高,還有霧景和雪景畫面的意境營造,都使得整部電影具有了很強的美感,其表達的對於生命和崇高美的嚮往,令人動容。讓我們再讀一遍死亡詩社的《五百年詩集》扉頁上的詩作梭羅的《瓦爾登湖》:
我到林中去,因為我希望謹慎地生活,只面對生活的基本事實,看看我是否學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東西,免得到了臨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根本就沒有生活過。我不希望度過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那樣的可愛;我卻也不願意去修行過隱逸的生活,除非是萬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穩穩噹噹,生活得斯巴達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東西,劃出一塊刈割的面積來,細細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壓縮到一個角隅里去,把它縮小到最低的條件中,如果它被證明是卑微的,那麼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認識到,並把它的卑微之處公佈於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經歷來體會它,在我下一次遠遊時,也可以作出一個真實的報導。因為,我看,大多數人還確定不了他們的生活是屬於魔鬼的,還是屬於上帝的呢,然而又多少有點輕率地下了判斷,認為人生的主要目標是「歸榮耀於神,並永遠從神那裡得到喜悅」。(徐遲譯)
我願用王小波的話作為結尾: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