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生于七月四日/七月四日诞生/生逢月日

7.2 / 116,063人    145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Ron Kovic
演員: 湯姆克魯斯 Raymond J. Barry Caroline Kav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uki_cuc

2013-11-15 03:11:38

每個人都只是自己思想的工具


  奧利弗·斯通導演的《生於7月4日》是他著名的「越戰三部曲」之一,影片的主人公並沒有像《野戰排》的主人公那樣始終堅定地反戰,相反,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主人公羅尼從小就渴望成為真正的男子漢,少年羅尼觀看遊行時羨慕退伍軍人的榮耀,當他來到越南戰場上時,卻發現眼前的戰爭與所得的宣傳完全不一樣。
  在羅尼錯殺婦孺百姓請求醫療支援時,收到的命令是「立即撤退」,羅尼和他的隊友不得不服從命令。在羅尼誤殺隊友之後,他的長官嚴厲地嚇止了他的坦白。或許在指揮官眼裡,的生命意義只是「還有XX萬兵力」中那個數字元號。在此處,一個人不再有自己獨立的思維,不再有真實的情感,他所能做的就只剩下服從命令,人和工具又有和區別呢?人的價值被弱化成一個冰冷的數字,此時,那些士兵的實質就成了奪取勝利的工具。
  影片中戰爭的場景只有十五分鐘,1968年羅尼參戰,1969年1月20日就受傷而後癱瘓,一年不到的戰場經歷給他留下了終生的殘疾。回國後他得到的是同情而不是尊重,人們對戰爭的狂熱擁護也一去不復返,反戰示威愈演愈烈。當他的初戀女友告訴他「戰爭是個錯誤」時,他還是會對其他人那個叫喊著「不愛國就滾的」「戰爭正義論」者,但是此時,作為個體的意識開始覺醒,他逐漸認識到了他投入了整個靈魂去報效的國家,其冠冕堂皇的招牌後面藏著一群別有用心的人,這群人把羅尼所代表的「新生一代」當成了獲取他們某種利益的工具。
  「在國外為人權而戰,在國內卻沒有人權」。像這樣政治立場鮮明的台詞在影片中隨處可見,289個「fuck」也完全是導演親歷越戰後的痛的領悟。當信仰成為一種可以被使用的政治工具,一切個人的情感、榮辱觀都被捨棄,勝利是戰爭的終極目的。但是戰爭總有結束的時候,被雙手鮮血和病痛苦苦折磨的卻是那些投入了一切的個人。
  影片中共有三次遊行,貫穿了始末。第一次:少年羅尼羨慕軍人的榮耀;第二次:退伍軍人羅尼感受到了人們的同情;第三次,羅尼和退伍軍人們坐著輪椅去總統競選大會上告訴全國的人「戰爭是個謊言」。羅尼的心理歷程是與他的個人經歷一路相隨的,羅尼也曾一度產生「我坐輪椅,別人就該為我難過」的想法,他酗酒、自暴自棄,這時的羅尼找回了自己作為人的情感和困惑,失去了工具的屬性(他完全是無所事事)。和退伍軍人爭論時,兩個癱瘓的人互吐口水,扭打在地上時,羅尼的意識再一次覺醒了。這一次是人的價值。影片的最後,羅尼競選總統,要告訴更多人戰爭的真相,這時的羅尼具有了人的思想和工具的屬性。但這一次,他不再為人所利用,他的經歷成了實現他自己目標的工具。
  這一部電影帶給我兩點思考:一、不管戰爭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為戰爭買單的是每一個有些有肉的個體,毀滅人性的炮火所帶來的轟鳴聲和道德上的自責會陪伴他們整個餘生。二、人不應該是他人的工具。作為一個工科的學生,每天都要和一堆數學物理公式打交道。但是和那些鑽研數理化理論的理科學生不同,在超過百分之八九十的情況下,我們主要的學習內容並不是用一種創造性思維證明那些牛X的猜想。我們不斷地調試程序,如果少掉一個逗號或者空格處的輸入法不符合程序的規範,報錯。但是也有那些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他們用自己的思維做出了自己的件,制定了自己的規則。就我個人的學習經歷來說,其實工具屬性也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部份,脫離實際來談意識形態就像沒有麵包的愛情一樣,找不到著陸的土壤來生根發芽。
  在我看來,人不應該是他人的工具,但可以是自己思維的工具。腦子裡有這樣的想法,手裡有這樣的工具,我們才有底氣去做那個「改變世界」的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