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cilian

2013-11-19 13:25:11

從該片看電影技術革新的重要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部簡單到讓人想不通怎麼拍出來的災難片。

       首先請原諒我實在無法把它跟科幻掛上鉤,儘管BUG不少,它卻是實實在在可能立刻發生的災難,只需要某位計算師算錯一個0.001。推薦各位讀一讀《太空進行時》P122的《垃圾寰宇》,裡面提及如按照目前每年2%~5%的太空垃圾數量增速,300年後近地軌道就可能被太空垃圾填滿。因此各位可以在腦中做個減法估計,目前飄在太空中的垃圾到底有多少,而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有極高幾率與人造太空物體碰撞,然後,就成了部電影所說的故事。

       它到底是不是零差評?
       坐我旁邊那位小姐應該會給差評——她前面一個小時就做了三件事:每五秒鐘亮一次手機螢幕、抽紙巾+啜泣、打電話跟男友吵架;後面半小時她終於離場(感謝上帝)。而全程我只聽到她對這部電影發表了兩個字的評價——我草。
玩笑結束。
       事實上我覺得電影是阿方索卡隆一貫的「悶」,還沒看其他影評,但我想這麼覺得的人一定不在少數。電影結束後聽到有人說差點睡著,除開零點場的生物鐘因素,以我看過的三部阿方索電影來說,他的敘事風格確實缺少了些許激情,擅長用鏡頭色調和壓迫感去營造壓抑氛圍卻對如何解開束縛少了些自信。對比《人類之子》用反覆的抑制製造出的濃烈陰鬱,《地心引力》的「悶」更多是因為故事太過簡單而造成的。當然很多人都說這樣的故事好像也沒什麼好編的,可我腦袋中真的有想過更多也許更passion的idea(多看點科幻小說電影的通常都會有類似的幻想吧)。可能因為《人類之子》故事的飽滿,導致對該片劇情期望較高,這成了我對這部電影比較不滿意的地方。幸好阿方索的敘事能力仍在,90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很多渣片80分鐘都能讓人度日如年,這部電影的節奏和張力還是相當突出的。至少看完我覺得:這麼快?

       而說到這,又不得不說說各大媒體和影評人喜歡拿來根本片對比的《少年Pi》。
       前幾天二周目《雷神2》時,旁邊坐著四個和尚(你沒看錯,就是「和尚」,光著頭穿著袈裟坐在電影院裡面的和尚)。因為就坐在旁邊,所以聽到了他們開場前的一些對話,比如其中一個年齡稍長的師父說:「這幾年看過的電影裡面,最喜歡的還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它有很多佛學的禪意在裡頭,看完很有收穫。」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過度解讀」的,但看完《少年Pi》後腦中確實會不自覺去思索那些似是而非的隱喻,很自然能從中延伸出許多關於人生和生命的思考。
       對比起來,《地心引力》確實寡淡得多,通片主題就是「求生」和「勇氣」這兩個被美帝玩爛然後傳染給世界各國最後全地球都表示很沒新意的詞。由於故事實在太過簡單,即使你想多玩味點什麼出來,也會發現根本就沒有:這是一個連主題和核心都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故事。由於空間設置在近地軌道的太空,沒有聲音傳播介質直接讓電影的聲效師也鬆一口氣,幾場特效精緻的太空解體,觀眾只能聽到主角的驚喊或呼吸聲,可這一點也不削弱視覺上的衝擊。並且,除開前段老帥哥的鄉村音樂,全片連背景音樂都儘量簡化,在無聲勝有聲的情境下,廣袤空間帶來的恐懼感被無限放大。仔細一想,從《藝術家》後還沒看到過簡單成這樣的電影。而阿方索的厲害就在於他把最簡單的東西拍得足夠深刻和通透。這故事換李安來拍,也許會插入很多幻想和人物的思索,主題無疑能夠昇華到某些人所期望的層次和高度。但,這麼做的同時卻很可能削弱現在的鏗鏘有力。也許我們應該想一想,為什麼非要事事玩深度?當你面臨生死一線的時候,想的東西往往非常簡單,比如聽到震驚消息後腦袋通常不是幻想出一堆有的沒的,而是呈現一幕空白。畢竟不是每件事都像困於海中漂流的小方舟那般,可以有足夠的空間時間去思考。也許這兩部電影可以類比做文科和理科——文科需要很多發散思維,而理科卻更重視邏輯和切實推進。正如這世界上文理兼優的人是極少數,電影要做到重形又重意也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正如我覺得徐老怪在《神都龍王》裡面的放棄劇情和人物塑造一心一意玩概念魔幻不是件壞事,《地心引力》故事和主題的寡淡俗套也完全可以接受:做任何事都應清楚自己所想要的重點是什麼,面面俱到最後只會點點不到。
       而這也是現今國產電影的通病,拼了命要玩深度,最後只玩出神經病(萬年典型栗子《王的剩飯》)。不僅僅是國產電影,好萊塢三流導演也經常鬧不清自己到底想玩什麼,前面高智商片後面動作片,精分程度可以把觀眾逼傻。總覺得電影和做人一個道理——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在做什麼會做出什麼來的人,永遠沒法成功。

       終於要說說「讓人想不通怎麼拍出來」這個感受了。
       阿方索的長鏡頭在《人類之子》裡面已經領教過,特別喜歡後面火力攻擊大樓的那段,整部電影最暢快的部份(但由於其他部份壓得太低,始終覺得這段的高昂還是顯得不夠放)。這回看完前面十幾分鐘直接腦袋卡格了——支點到底在哪?我們通常所說的長鏡頭一般是跟著人物視角變化或行進方向走的,這兩種長鏡頭都能讓觀眾很實在的感受到自己的位置:在演員後面或者在演員面前。可到了《地心引力》,十分鐘的長鏡頭已經超出了360°的旋轉,當我以為我在三爪姐的前面時,長鏡頭的下幾秒卻發現我在老帥哥的頭頂。我事先屏蔽了各方面的劇透(事實上這片子也沒什麼好劇透),卻沒忍住看了些技術花絮。但最難得的是,即使我知道某些鏡頭是如何操作的,我仍然認為那是真的!比如三爪姐翻滾的鏡頭,其實是阿方索固定住了演員卻將背景旋轉而造成的視覺假像,我明知道是這樣的,但看的時候我還是覺得自己就站在三爪姐對面,跟著她一起感受天旋地轉。年初的《遺落戰境》也有類似但較為初級入門的操作:哨站四週的雲景其實是用投影儀即時投影的,演員站在幕布內側演戲,背景變化全靠投影。到了阿方索,他直接把整個天地背景翻覆,真正做到讓技術服務於劇情。
       我一直很強調電影的技術。如何把觀眾從其他地方吸引進電影院,現在比以往的任何時刻都來得更困難,大製作大卡司複雜劇情不再是重點,因為這些可以輕易被複製到網際網路上被隨時享受,只有用技術去增強視覺聽覺上的官感衝擊,才是得分點。以前看資料時有看到電視機開始普及的時候,有人已經預言電影很快會被淘汰,但電影大師們通過諸如景深、色調和早期CG的改革保住了電影這種文化形式(這結論是我自己認為的,請別跟我較真,我較真不起);到了網際網路在線視訊的普及,又有更多的人高呼電影業將迎來末日。網際網路真的是很厲害的東西,電視音樂和書籍受到的衝擊最多,但只有電影業仍然在堅持努力創新改革以將觀眾從電腦面前拉回電影院。在這點上,技術無疑是最重要的。由於電視業音樂業和出版業的易於複製和傳播,在電腦上看電視聽音樂讀書跟傳統模式的差距正在縮小。幸好電影人們沒有氣餒,IMAX電影的效果至今在家中無法廣泛複製。如果說這些是設備層面的改革,那麼在拍攝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則是其他三種傳統媒介所遠所不及的。在這之前,最好的例子是《少年Pi》,在這之後,《地心引力》絕對是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標誌——用更先進的攝影技術在IMAX高清螢幕上為觀眾帶來的強烈現場感。這就是個得分點——你只能選擇去IMAX影廳感受那種身臨其境的失重感,想不花錢下載個高清放自家設備上看?你則得不到電影院裡那些被放大的官感衝擊。
       我敢說《地心引力》已經改革了以往的平面3D觀感,在90分鐘內你會反覆墜入一個虛擬的三維空間,暫時失去方向感,被導演的鏡頭設計消除時間空間概念,感受到真正融入螢幕內的身臨其境。而這種類似過山車的失重缺氧你在家裡的電視機前一定看不到。

       寫到最後已經犯困得兩眼昏花,一刷觀感暫時寫到這。
       作為太空粉絲,三刷IMAX只是時間問題,錢絕對物有所值。但同時我並不認為喜歡高深和過份解讀的國人們會特別待見這樣一部簡單到極致的電影,到底有多少人注意到那些長鏡頭並思考「靠他到底怎麼做到的」?我不予評價。只是接下來恐怕捧著《少年Pi的奇幻漂流》而刻薄《地心引力》的評論肯定不會少。奇怪有些國人好像非得從電影裡面解讀出些什麼深度內涵才過癮,而大部份內涵片他們又嫌悶。當然口味這事很難說,《肖申克的救贖》都有人說難看,你們怎麼說?

------------------------------------------------------------------------------------

       看完電影后立刻回家碼了3000字,睡醒本想再補充點,想想還是算了。電影看完後的第一感覺難以複製,抱著這些點去二刷三刷會更有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