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eeseflower

2013-11-20 02:24:09

講一個簡單的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被很多人視作年度神作、年度最期待,為了避免大幅刷屏帶來的劇透,下午就趕緊去看掉了。在這個看電影成為秀恩愛的年代,一個人去看場電影的行為不是矯情就是真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部反類型的電影。說是宇宙銀河紀錄片吧不算,科幻片吧情節雖然都是想像出來的但卻是基於現實,災難片吧全部死掉的也不超過5個人,劇情片吧真沒啥劇情。所以我說這是一部反類型電影。在動作、陰謀、黑暗拼湊出大場面的好萊塢式「宇宙電影」的套路下,《地心引力》只講述了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

兩個太空人在太空飛行器出現毀滅性故障後在宇宙間懸浮會帶來什麼樣的情節發展?很簡單,生存還是毀滅。人類的終極問題。開篇有10幾分鐘的絮絮叨叨的家常對話,對於一般電影來說開頭10分鐘奠定了整個電影的基調,也是吸引觀眾是否往下觀看的關鍵。開頭越平靜意味著爆發激烈。在科幻災難片被玩壞掉、觀眾喪失了新鮮感的現代,導演居然用90分鐘平鋪直敘地講述了一個逃生故事。這讓我想到去年的一部逃生片《海嘯奇蹟》,也是海嘯災難來臨時的逃生片。就像一盤菜,簡簡單單但很好吃,你會不會因為不夠複雜沒有驚喜給差評。

我看過一個說法,所有的故事類型都可以歸結為兩個母題,追尋和回家。《地心引力》就講述了一個回家的故事。只是這個回家的旅程要歷經兩個星球的距離。女太空人瑞恩·斯通被甩出太空飛行器外,無依無靠地在宇宙中飄來飄去,男太空人科沃斯基找到了她,並把兩人綁在一起,去另一個太空站。相對於瑞恩的驚慌失措語無倫次,科沃斯基從一開始到最後都風趣、平靜、專業。這裡或許可以做女性主義分析,為什麼女性形像是這樣男性形像是那樣,而最後活下去的是女性。斯通的女兒早逝,在地球上沒有想念她和被她想念的人,所以她在最後一根稻草也沉沒的時候,覺得就這樣吧,就這樣睡去吧。陷入昏迷之前,眼前出現科沃斯基的幻影,翻出坐墊下的伏特加,你就這樣了嗎就在這裡死掉嗎回去重新開始吧。這是非常老套的劇情設定,只有在電影裡才會給人希望和愛。斯通回到地球趴在沙灘上,她站起來的那一刻似乎傳達了人類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里程碑式的意義。

每次看這種炫科技電影我都對自己的專業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在災難降臨時我們這種人文學科一點用處都沒有。這種感覺在看2012擇選各領域高精尖人才逃生保留火種時尤甚。我和老師交流這個問題時,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科學雖然是工科生的,可是科學家必需要具有人文情懷。就像科沃斯基斷了繩索選擇讓瑞恩生讓自己死,漂浮著逐漸遠去時還在鎮靜地指導瑞恩如何進太空飛行器。「你要活下去你會做到的」。進步是科學的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但這種進步是不擇手段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人文科學存在的價值。

為了迎合龐大的中國觀眾消費群體,好萊塢電影總是不遺餘力地添加中國元素,這次算是個大頭,中國太空站都出現了。最搞笑的是斯通剛進天宮漂浮的一隻桌球拍,還有操控台上的大肚佛。其實差了最主要的一個東西,太空站里不可能沒有五星紅旗嘛,而且肯定不止一面好不好。拜祖國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所賜,又是直播又是做實驗,我們對飛行器和飛船分離的部份非常熟悉。可是哪怕有這麼熟悉的經驗也喚不起國內導演的一點點科幻創意。

拍攝浩瀚渺遠靜謐的宇宙的長鏡頭美爆了。電影不斷變換敘事視角,有時是上帝視角俯瞰整個情節發展,有時是從斯通的角度出發,我們聽得到她的呼吸,如同自己在呼吸,聽到她的耳鳴、缺氧、停止,如同自己耳鳴、缺氧、所有外界聲音停止,這種視角的選擇帶來了真實感,體驗著斯通的無力掙扎、死亡恐懼。

宇宙浩瀚渺遠,一如愛與希望亘古綿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