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adio1900

2013-11-20 12:57:38

細節科學劇情片:《地心引力》Gravity (2013)雙料影評


沒看過:
《本命年》導演謝飛說過,電影是把一個點拍成一部影片,《地心引力》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聲音傳播需要通過空氣,那凡是在太空能聽到引擎轟鳴的影視作品,就是經過藝術加工了,追求影音震撼。
 
看過日本通過漫畫改編的卡通連續劇《星空清理者》(ΠΛΑΝΗΤΕΣ,流浪人),講述的是只作為「半科」的太空垃圾清理部門。一顆飄浮在太空的螺絲釘與太空客機相撞,玻璃破碎讓整個客機的乘客命喪黃泉。整部卡通顯得很嚴謹,外太空當然是沒有聲音的,能聽到的就只有無線電傳來的「I copy」確認語句;此外對太空中的一系列問題如減壓、放射、人物心理狀態等都進行了探討。
 
太空不適宜人類生存,首先是沒有氧氣;再者是極冷極熱,太空平均氣溫零下270℃,月球表面背陰處-200℃,照射處100℃。如果人體直接接觸外太空環境,應該幾十秒就沒法動了;然後就是氧氣不能沒有,有過潛水經歷的人都了解。
 
在路上,每天都有人因為交通事故喪命,上路,就有危險。更不要說在低溫無氧的太空了,一點小問題都可能致命。因此看太空題材影視作品,就好像看馬戲,開始就有種緊迫感,但同時也很爽。
電影《地心引力》的看點,可以完全拋開人物,當成一部一流太空科學片欣賞;也可以把太空當成背景,去看這部背景奢華的劇情片。看片的過程中,你不由自主的會想到只有兩個字:死,活。
 
 
————————————————————————————————————————————
 
 
 
 
 
 
 
 
看過的:
與26集長度的卡通片《星空清理者》相比,電影《地心引力》實在小兒科。在《地心引力》中多次出現的一顆螺絲釘,甚至讓我覺得這是在想《星空清理者》致敬。女友看完《地心引力》是略有失望的,因為剛在大螢幕上看了《漫遊太空2001》,遠比IMAX 3D《地心引力》震撼有趣。
 
《地心引力》的目的,是讓你身臨其境,影片攝影從多個視角,比如在失重翻轉狀態下從頭盔里看太空等,應該屬於太空迷「圓夢」的類型,至於狗血情節如「修哈伯出事了等」完全可以忽略,看的就是在各種狀態情境下的體驗。
 
影片開始,可以看出雲層與海之間是有距離的;其實此時螢幕右側大片的星空也非常可看,位置是立體的。通過大迴環的鏡頭,喬治克魯尼轉來轉去閒晃悠,然後欠逼的問:要不要我幫忙。開始的逗貧扯閒篇來回晃悠顯然為之後埋下伏筆。影片給了女博士慢慢來了個特寫,後面的地球虛化程度絲毫沒有改變,我可以理解為由於太空亮度太高,所以光圈必須縮得非常小,景深就特別大了嗎?
 
好了,這時候大批碎片突然來了,與飛船軌道角度呈切割狀,那速度是無比的快哇。《星空清理者》就是一顆小小螺絲釘也能把太空客機的玻璃弄碎,更不要說這麼一大堆碎片了。可此時的碎片也是巧的可以,就飛船這塊兒有,附近稍微遠點就都沒有,怎麼這麼寸勁兒?還就這麼寸,而且碎片不是隨機的,不然影片怎麼往下演?要是安排一個碎片直接把太空人切兩半是不是就更真實,不過這就成昆丁塔倫蒂諾了,更巧了?但出去三個三個都活著,艙內破損后裡面的兩個都死了顯然是碎片的密度很不均勻。我可以理解為,裡面的都死了,所以就無助了,外面仨人要抱團兒。
 
之後就是著名的女士優先。為啥他仨就喬治克魯尼有推進器,機艙也沒有其它的了?好吧。要我說,喬治克魯尼為啥不自己先去小飛船再折回,而是拉著氧氣快沒的拖油瓶慢悠悠的往前走?先吐槽到這兒吧。影片還有很多細節值得稱讚,有空再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