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iverpassing

2013-11-20 19:09:13

只是一部太空災難電影而已


《地心引力》無疑是今年的重磅炸彈,再次證明了在強大的宣傳力度面前,任何片子都有可能被推上神壇。

其實吸引我去看《地心引力》的主要原因只有兩點,一是卡梅隆大神稱讚本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電影。二是阿方索卡隆導演,《潘神的迷宮》至今想起都讓人感到驚艷,宗教儀式夾雜著黑童話和那段黑暗的現實歷史,才氣值簡直爆表。

看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本片會是什麼樣的,按照一般好萊塢電影的慣性,一個封閉的環境,浩瀚的太空無疑完美;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太空船拋錨、小行星撞擊等等等等;一群掙扎求生的人,主旋律的美國精神……

但阿方索導演怎麼可能運用這些老梗!他一定會在這些素材之上加入更多的東西,比如探討永恆的孤獨,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人類克服恐懼後得到真理的鑰匙,或是乾脆安排一場遺憾的死亡作為終幕,襯托個體在宇宙中的渺小。

事實證明,我想多了。看完了本片後我唯一的問題是到底太空電影是如何定義的?因為拋開太空的背景,本片其實只是一部在災難中掙扎求生的災難片。而其驚悚程度甚至比不上當年同是克魯尼大叔演的驚濤駭浪,就算求生的強烈慾望我也基本沒從桑德拉大姐身上看到多少,這和127小時中那個為了生存斷手的傢伙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那麼所謂太空電影只是用視覺搭建了一個幾可亂真的太空環境,讓人們了解太空人日常工作的科教片嗎?我開始了解本片為什麼不被稱作科幻電影了。

科幻電影在我看來大概分為幾類,當然這只是指片子的主體,你也能從一部電影中同時找到其他類型的影子。

一類是現實的投影,代表是星戰系列,人們將現實社會的背景擴大到整個銀河系。雖然絕地VS西斯這種正義VS邪惡的永恆鬥爭陰謀論老梗很呵呵,但星戰成功的地方在於,你可以從裡面看到一個可能的未來,政治,商貿,社會,除了科技之外都基本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只是舞台從地球轉移到了銀河系的層面。

二是對未知的探索,星際迷航系列是代表,借用一位粉絲的話來說,進取號的魅力在於它對未知的探索,而不是挫敗那些瘋子BOSS。而太空漫遊則是系列的頂峰,「星孩」的象徵意義已經永遠的載入了科幻史冊。而對未知的恐懼則在《異形》中表現的淋漓精緻。

三是跨種族的戰爭,其實這一類也可以歸為第一類,但是這種類型片淡化了其他元素,將戰爭衝突擴大,著重點在武器、星艦、外星科技等等等等。其實這種類型在遊戲題材上更為常見,星際和光暈。今年《安德的遊戲》和曾經的爭議片《星河艦隊》以及卡梅隆大神的《阿凡達》都是代表。

四是機器人狂想,這類型頗有哲學意味,最常見的拿著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大定律來做文章。《200年人》由「機器變人」再次挑戰了神學和科學。《我,機器人》則描述了一個可能的慘澹未來,思考濫用科技可能導致的後果。當然也有溫馨的,譬如《瓦力》。而《變形金剛》和《環太平洋》則似乎更適合第三類。

五則是災難,科幻災難片如同所有災難一樣,無非是兩個類型,一個是天災,一個是人禍。科幻電影中的天災絕非是一般地球自然災害可以比擬的,最常見的形式是外星人入侵、隕石砸地球。人禍多是涉及病毒和不可控的黑科技,並且從中誕生了另一大系列片——殭屍片。

但《地心引力》中有什麼?特殊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危險,歷經艱難然後逃出生天?同樣的背景放在礦洞中似乎差別不大。

最後說一句,本片在IMAX的效果確實震撼,但是我還是覺得一部電影的靈魂在於劇情,而不是效果,這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思想的倒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