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馬也

2013-11-20 22:22:18

《地心引力》好看!就算沒有狂拽炫酷屌!


看《地心引力》之前有一件事千萬不要做,那就是被鋪天蓋地的良好口碑所影響,想當然的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不看會死的年度神作。遺憾的是這電影絕算不上是神作,所謂非看不可的評價也過於浮誇。就電影本身而言,《地心引力》口味一點兒都不大眾,對於那些只想在電影院裡追求感官刺激(興奮、驚奇、憂傷)或欣賞視覺奇觀的觀眾來說,這電影既不新鮮也不刺激,就連淚點都高的出奇。

換句話說,《地心引力》所創造的良好口碑並非來自於其商品屬性上的成功,如令人驚艷的高科技技術展示、巨星雲集的豪華陣容、精確到毫秒的情緒操控、比狂拽炫酷屌炸天再多一點狗血的劇情設置。如果有一部電影和上面這些形容詞相去甚遠,你是否還願意花上幾百塊大洋走進電影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地心引力》確實是今年最值得去看的3DIMAX電影。這部電影所獲得的眾口一詞的讚譽完全來自於其電影屬性方面的成功。《地心引力》把電影拍攝技術的最高水平和非戲劇性敘事相結合,創造出了一部在視覺層面無可挑剔、故事層面內涵豐富的太空現實主義科幻文藝片。

由於拍攝技術手段的進步,《地心引力》呈現出了更新真實逼真的太空世界,與其說是科幻片其實更像是紀錄片。雖然始終以黑暗的太空為背景但是3DIMAX呈現出的畫面細節和層次都十分精細,時時刻刻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導演為電影觀眾營造的是一種置身其中無法自拔的環境氣氛,這樣的效果只能在3DIMAX的巨大螢幕下才能夠體驗得到。與此同時,恰當如其分的音效和配樂,完美的呈現出了黑暗宇宙的冰冷氛圍和危機來臨時的緊張氣氛。可以這是一部只適合在電影院看的電影。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太空版的《愛》,我贊同這樣的說法,兩部電影在主題的呈現和表達方式方面確實具有相近之處,不過份渲染、沒有情緒的介入,只是冷眼旁觀,把思考的空間和情緒的留白完全交給觀眾,讓觀眾隨著電影的發展自己去感受和體驗。
   
羅傑•伊伯特評價《2001太空漫遊》時曾經說過:「《2001太空漫遊》的天才之處不在於其豐富,而在於其簡潔……科幻片中很少有像《2001》那樣,不求令我們驚悚,而是要激起我們的驚嘆。」用這段話來評價《地心引力》,雖然談不上恰如其分,但也基本適用,雖然不如《2001》那般極致和深奧,但卻比其更加貼近觀眾,也更加易於理解和接受,說它是大眾版的《2001太空漫遊》也並不為過。《2001太空漫遊》一樣《地心引力》在看似簡單枯燥的畫面和劇情之下包含龐大的資訊量,如果說《2001》是站在上帝的高度對宇宙、太空、生命進行的一次深奧的哲學思考,那麼《地心引力》則是站在個體角度對人類、生命和信仰進行的一次深刻內省。

讓人印象尤為深刻的一段是,片中唯一的主角Ryan數次在危機中死裡逃生,困境並沒有讓她絕望,同伴的離去似乎給了她活下去的理由,但當她躲在失去動力的返回艙內無助的呼叫著渺無音訊的休斯頓時卻無意間聽到了不知來自何方的陌生的語言,與絕望的救生艙和艙外的茫茫宇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無線電里散發出的世俗的生活氣息,歡快而熱切的言語、寵物和嬰兒,代表著幸福和希望。

Ryan並沒有被宇宙所擊倒,卻遭受到了來自遠方的幸福和希望所帶來的致命一擊,其實在被拋棄到太空之前她就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動力,枯燥的生活和死去的女兒已經先於那些致命的太空垃圾傷害了她的身體和靈魂。也許選擇來到太空就意味已經做好了再也回不去的準備,就如同Matt不停的嘮叨著,「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在地球上會不會有一個人想念你。」地球上身處於茫茫人海之中的孤獨和在吞噬一切的浩淼宇宙之中的無助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就算是在宇宙中化為渺小的塵埃,地球上也不會有一個人能夠證明你存在的意義,生和死同樣都是虛無。於是Ryan萬念俱灰,甚至會後悔為怎麼自己連點兒信仰都沒有,如果上帝能夠成為支持一個人活下去理由,那麼也能夠成為他不懼怕死亡的安慰,可惜的是Ryan什麼都沒有,只有和宇宙同樣無解的絕望。

除了活下去本身,活著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就算是Ryan終止了自殺的行動,從太空中死裡逃生,也僅僅只是為了活下去,電影既沒有說教和鋪陳所謂活下去的意義,也不刻意去渲染任何激發出Ryan求生慾望的理由,因此每個觀眾都會對為什麼要活下去有自己的解讀。頓悟、希望、不辜負、求生欲、信仰、重生或者乾脆就是死者臨終的幻想,都可以是最終的答案,有思考空間就意味著有無限種可能。

人類走出地球進入太空是為了發現未知的世界,如果未知的背後依然還是未知,是選擇繼續探索不斷向外擴展,還是回歸本源,認識自己。也許只有走出第一步才會愈發的發現人類的渺小和無助,但是最終摧毀一切的並非是來自於未知和宇宙的某種神秘力量,而只有人類本身才是摧毀一切的終極武器。在地球上如此,在太空中也是如此。影片最後,所有的太空站都化為灰燼,獲得新生的太空人終於回歸到地球的懷抱,也許對宇宙的探索仍然還會繼續,但是對於人類本性的洞察顯然要更加重要。

把最終落腳點放在「人」上是偉大電影的共同之處,也許科學探索的目的也應當如此。後者正是這部電影最值得去關注的看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