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今天道

2013-11-21 07:04:38

3.5D的畫面,1.5D的情節


 在電影世界,通往偉大的方式很多,在畫面和情節上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幾種:有的畫面是3D的,情節是2D的,如《阿凡達》,有畫面是2D,但情節是3D的,如《全面啟動》,有畫面是3.5D的,但情節是1.5D的,這就是《地心引力》。

  為什麼《地心引力》畫面是3.5D?因為在此之前,3D要做到的效果還只是立體,三維的物件、動作、景深,力求做到逼真。當然也有渾水摸魚蒙錢的,的像《加勒比海盜4》,以及《蘇乞兒》為代表的、徐克外大部份只做到字幕立體的國產3D。但即使是《阿凡達》,也無法造就這樣一種觀影體驗:全程代入、身臨其境,跟隨主人公一起絕望、緊張、窒息、憤怒、熱烈、掙扎、再生。更可怕的是,這是一部轉制3D,電影的拍攝基本上是在一個LED燈箱內完成的。不怕有與時俱進的技術,就怕一顆用技術追求完美的心。卡隆和卡梅隆,你們都碉堡了。

  《地心引力》的出現,讓2D版、DVD版本變成另一部電影,通過人工模擬的太空觀感和觀影體驗只能在電影院獲得,甚至普通螢幕和3D電視也無用,只有IMAX才能百分百展現其中的偉大!但是,它不是4D電影——沒有增加觸覺嗅覺等任何一種感官刺激,而只是在人類空間感這個維度做最大程度的挖掘。這就是3.5D,把3D電影的可能性拓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出電影院看到中影IMAX的廣告說,讓夢想更真實。這部電影做到了極致。

  為什麼這部電影的情節是1.5D的?因為這是一部只有2個正式演員(不算配音、殭屍、道具人)完成的電影,比這部電影更少演員的估計只有另一部神片《月球》了(居然都是太空題材)。試想一部話劇由2個演員完成得有多單調?人物是情節的骨架,沒有人物的電影要講好故事是非常困難的。那麼,這部電影如何破解這其中的單調,僅憑藉2個人物講完一個偉大的故事?是近乎完美的鏡頭運用,像開頭19分鐘史詩般的長鏡頭、碰撞發生時的360度超級旋轉、進入氣艙脫掉太空服的子宮隱喻完美升格、重歸地球擁抱地心引力的偉大仰拍……電影中講故事的主角不是人,而是鏡頭下代表的視野。隨著鏡頭轉換,空間感、孤獨感、面對宇宙的渺小感、求生欲爆發的信念力量得到完美的闡釋。

  不是每一位導演都是諾蘭,燒腦子高智商做智力魔方。不要為1.5D的簡單情節而擔憂,一部情節簡單到令人髮指的作品能讓你瘋狂代入,這就是電影的成功之處。千萬不要以為這是電影情節簡單、故事腦殘。一部千軍萬馬大軍壓陣萬箭齊發的大場面你未必緊張,一次輕微的太空碰撞會讓你內心一緊,不是嗎?這是一部模擬真實太空狀態的硬科幻電影,三角戀追車格鬥打飛機?那是軟科幻電影的常用招數。那個我們頭上數萬英尺遙遠的太空,就是如此的浩瀚、壯麗,人類面對這些就是如此孤獨、渺小。

  所以,1.5D的情節完全符合電影的情境設定,任何其他無用噱頭比不過生之渴望、死之孤獨。甚至女主對孩子的思念都顯多餘。要達到電影所想表達的全部,2個角色一個不多,一個不少。這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大道至簡,重劍無鋒。只要電影關注的是人這個永恆主題,對一群人的刻畫可以震驚天下,哪怕只有一個人的史詩也足夠偉大。

  感謝造夢的人,雖然我從未上去,但此刻身心仍在漂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