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賽賽快來

2013-11-21 07:33:15

純屬體驗


純屬體驗

      很久沒有這麼激動的數著去影院的日子去期待一部電影。
      最初聽說地心引力的時候還是去年,卡神說有一部他非常期待的太空電影要在明年上映,導演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囚徒》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對這個導演有了解並開始感興趣也是因為這部哈利波特,甚至個人現在認為卡隆導演的這部哈利波特是哈系列最有看頭也是最有特色的一部。
 所以地心引力我也想說它是一部有特色的電影。
 一部電影給你帶來的影響可以簡單的歸納為它在觀影后給觀眾帶來的思考。觀影過程中本人一度被電影劇本的精彩給震撼(導演和他親兒子編劇),甚至還有在想,克魯尼飾演的馬修指揮官將的關於「長毛人」的故事後續是什麼....但是觀完整片,發現自己大部份仍然停留在那片寂靜的太空裡,無關於影片裡的歷險,只有太空。
 《地心引力》能夠讓觀眾有這種回味就在於影片給你帶來的貨真價實的體驗感。雖然在技術方面處於初學階段,但仍然覺得只有IMAX3D才能給電影帶來這種體驗,若失去了這一條件,音效的再完美也無法填補視覺上的衝擊感。阿方索卡隆向來是一個偏愛長鏡頭的導演,這一嗜好與太空題材結合十分完美,長鏡頭的運用能夠體現太空的漂浮感。這讓觀眾在影片有一種第三人稱的真實感,可以算是太空人的一個,但是個啞巴。在電影開場長達15多分鐘遇難戲我們就可以真實的感受到這些。長鏡頭一般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但開頭的15分鐘裡電影通過導演調度,讓畫面內容不停在地在人、地球、太空機上輪換,再加馬修指揮官幽默風趣的「不祥預感」,完全可以不用擔心視覺疲勞,當然,某些免疫力不強的暈眩患者除外。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自然的髮型,導演和恰當的在開場就已經亮出底牌,他將他的影像風格和太空題材在開頭就完美融合,讓觀眾避免在後面的敘事中產生乏味感。或許,從這開頭,觀眾也有可能渾然不知的融入了這次太空歷險記里了。
 影片的關注度很高,甚至到達了與《阿凡達》相提並論的高度。其實我們可以放寬心態看一看,這並不是主流的商業片,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開頭就看得到。說白了,其實這是一部代有導演強烈標誌性的個性文藝片。卡隆年輕時學電影遭到家裡人的反對,是先修的哲學再學的電影,從導演的訪談花絮里卡隆說過這麼一句話「這很有意思,角色在不屬於她的生存空間裡拼死的做一件生存上的事情。這就形成了一種有意思的隔閡感。」外太空並不屬於人類,通過影片,我們進一步了解到了茫茫宇宙里人類的地位和力量,也同時要更加明白,我們為什麼活。斯通博士面對一個又一個挫折,仍然努力想活著,這一切都是為了生活。在本來人類不能存活的空間去實現一個存活的夢想,其實也可以這麼說。我想這才是宇宙給我們的警示,也是卡隆的電影一直貫穿的生存哲學。
 小時候,長輩們總是喜歡問晚輩了長大了要幹什麼,卡隆其實想當了一名太空人,但因為不想當兵恰恰當時又愛上了電影。於是現在,用電影完成了兒時另一個夢想,也讓觀眾實實在在的體驗了一把太空人,只是這次,玩的比較嗨了一點而已。
  
  
   2013.11.2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