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65,979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方

2013-11-21 10:22:26

細數地心引力那些「BUG」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視覺效果
    5分:確實很震撼,借用一下從別處看來的的:這是一部只能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是的3D效果當然要電影院看)

二、劇情
    3分:劇情簡單,其實這也沒什麼因為這也不是什麼重點。只是我要吐槽一下的就是女主與那死去的女兒的往事,怎麼這麼熟悉?好像在哪裡見過?然後我回想了一下以前看過的電影,然後發現很多電影,在主角面臨生命考驗時多多少少都會有一段與親人之間現在想起來追悔莫及的往事......

三、真實性
    4分:電影中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太空生活的真實性,這個值得表揚。很多現象都符合物理現象。比如兩個人你拉我我拖你的相互作用,比如看起來相對速度不快但事實上卻是猛烈撞擊上太空站連抓都抓不穩的主角,比如各種被撞擊後旋轉著拋出去的物體等等。
    雖然導演想極力營造一個真實的太空活動,但總還是存在一些(有些可能是為了劇情需要,有些可能是為了視覺效果)不符合物理現象和常識的現象:

列一些我所知道的:
1.同一批碎片兩次遇上主角
    首先第一次撞上主角的飛船,我們可以稱之為「碰巧」,原因可能是被飛彈擊中的衛星離飛船的距離比較近,也可能是這些碎片運行的軌道剛好跟飛船相交。但是第二次再在(相對)同一個地方遇上幾乎是不可能的,碎片之所以能撞上飛船是因為兩者的相對速度不一樣,(他們有可能是正面相撞,也可能是追尾),而相對速度不一樣,他們運行的軌道必然也就不一樣,同時繞地球運行一週所用的時間也不一樣,要他們在廣闊的宇宙再次相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男主單憑心算就計算出多長時間後會再次遇上碎片那簡直是胡說八道。

2.脫離機械臂以免被帶得更遠
    第一次遇上碎片,女主隨機械臂(暫且這麼叫吧)拋離飛船,這時男主叫女主馬上脫離機械臂,不然會被帶得更遠。這是一種很單純的想法,也是慌亂之中人人都會去做的。但事實上當機械臂拋離出去的時候,離飛船遠去的事實就註定了,女主離開這唯一的可以借力物體,只會讓自己被拋得更遠(由於機械臂的自轉)。

3.國際太空站纜繩上的鬆手
    看到有評論講這是一個大BUG,其實這個BUG是很微妙的。首先,前面的各種場景都給出了力的相互作用現象:當一人牽著另一人時,不可避免的都會出現繩索一鬆一緊的情況。而在這個場景中可以看到,繩索一直是繃緊的,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條繩索牽引著他們在圍繞太空站做圓周運動。在這種解釋下,繩的受力是沒有改變的,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安全的,只要稍微用一點點力,就可以把男主拉回來。但是很多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們這樣轉下去,纜繩是會繞在太空站上而使得他們圓周運動的半徑變小的,這樣一來繩的受力就要增加,最終他們還是會脫離繩索而飛出去。當然其實女主也可以彎一下腳使繩的摩擦力增大,但是似乎導演不願意讓他們冒這個險。

4.看到了國際太空站和天宮一號
    電影裡主角們不但看到了國際太空站,還看到了天宮一號。事實上地球上空雖然有很多衛星,但是他們之間的距離都非常非常遠,單憑肉眼看到是不可能的。

5.飄散的淚珠
    淚珠不會飄散,而應該是粘在眼角里,神舟十號太空授課視訊為證。

6.詭異的桌球拍和佛像
    混進了些奇怪的東西...

7.10秒脫掉太空衣
    事實上脫掉太空衣的這段時間已經可以宣佈女主沉到海底窒息死亡了。

8.拯救無數主角的滅火器
    滅火器真是居家旅行漫遊探險必備工具!可是事實上,沒有陀螺儀+電腦的精確控制,任何幻想靠滅火器漫遊太空的想法都是異想天開。因為沒人能夠精確的找到自己的重心在哪裡,而只要滅火器噴射的方向與重心稍有偏差,你都會自轉起來。

9.明亮的陰暗面
    不少名人都說地心引力有多真實,事實上並不全是那麼真實,例如這明亮的陰暗面。我們知道地球上由於空氣對光的折射以及其他物體的影響,在陽光照射不到的一面也可以看得清楚。而在宇宙中,在光線照射不到的一面卻是漆黑一片的。

最後,這是一部與阿凡達一樣令人驚嘆的電影,這也是一部與阿凡達一樣終究不能成為經曲的電影。——靠科技來吸引票房的電影終將會被科技淹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