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林書豪旋瘋--Linsanity

林来疯/林书豪旋疯(台)/林疯狂

7.3 / 2,097人    89分鐘

導演: 梁伊凡
編劇: Aaron Strongoni
演員: Daniel Dae Kim 林書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ying

2013-11-22 03:54:25

被放大的「成功」


    勵志類的小說,電影,戲劇,還是紀錄片都有一個公共的劇本模型。
     
     初,天賦不夠
     再,經歷坎坷
     又,波瀾起伏
     然,沉心圖治
     後,一鳴驚人
     

     勵志的故事似乎是萬能的麻醉藥,群眾喜歡,因為它能夠給自己帶來榜樣的希望,心想,只要努力,我也能夠像他一樣。娛樂傳媒,NBA聯盟喜歡,這樣能夠聚集更多的收視關注,這簡直就是一種天造的宣傳代言人。

    商業體育是一個多層的金字塔式的晉級模型,一將成名萬骨枯。一百個人中,一個人成名,需要九十九的不成名的人作為陪村。

媒體造星的熟練程度,就像麵包房裡烤麵包師傅一樣熟練,前有喬丹,後有科比,現有詹姆斯,抓住金字塔塔尖的人物,從這些球星的頭上順藤摸瓜,挖掘他們以前的故事,就可以做成喬丹的歷史故事,科比的勵志故事,詹姆斯的青年故事····

      在金字塔的選拔結構中,明星是永遠不會完的,歌星,影星,球星·····到了那一步以後,自然有機構找你,如藝術人生,如各種各樣的訪談節目···也會有人給你出書,做傳·····
      
      對於那些一貫發揮穩定的球員,群眾反而會因為他發揮太好而恨他,比如技術流的科比,別人恨他太像喬丹,比如野獸級的詹姆斯,別人恨他身體太強壯,但是林書豪,讓人們看到了與自己的關聯性,同樣是亞洲人,黃皮膚,看他打球也滿足自己上場的幻想。在某些因素上和自己有淵源。

      假如有某天歐冠決賽,宇宙隊巴薩,和亞冠聯賽,中超的恆大,在同時間點上有各自的比賽,多數人還是會關注中超的恆大的轉播頻道。

     
   
     美國人對於林瘋狂的心態:
    在NBA場均二十多分的大有人在在,彈跳的高度,奔跑速度,控球的速度,投籃的準度,領袖的氣質,比林書豪強的人雙手攤開也數不完,他們看到林身上的故事性,更勝與林的球技,記得孫悅在洛杉磯湖人隊的時候,整個賽季坐板凳,在一場比賽中最後四分鐘垃圾時間裡,投中了兩球,整個球場的人為他歡呼鼓掌,製造氣氛。姚明第一場比賽得到17分時得到的關注度,比科比連續多長比賽40+的喝彩聲更高。他們的歡呼是一種善意的鼓勵。

     華人的心態:更多是自豪,就如精武門電影中陳真踢碎東亞病夫招牌時候的心情。自尊和自卑是一對孿生兄弟,自尊心有多強,背後自卑的陰影就有多長。

     最後一點,這部記錄片的主創導演是一位America Chinese。




······················人格分裂的分界線········································


   人需要勵志嗎
    哎,必須的
    但是我不希望自己是那種站在新華書店勵志暢銷書堆前捧著'人性的弱點「」成功的十大要素「」馬雲說····「成功大學」 這種勵志類型的榜樣式的勵志。
    貓兒在一個天天有主人餵魚的家庭,可以吃成體大頭圓的肥貓,老鼠仔米倉里吃成胖老鼠見到人來了也不跑。人有惰性,也一樣,在舒適地帶呆久了,也一樣。
     定下的人生夢想,年目標,月計劃,用時間管理分解成日計劃。理想告訴自己該這樣做,實際還是破壞了準則。《我相信》這類勵志的歌曲簡直是狗屁,我今天的存在實際是我昨天,我昨天的昨天的昨天累計的慣性所造成的,慣性的力量就像南極冰山下巨大的浮冰支撐體,自己當下的心根本不值得相信,想信自己等於相信舒適的當下慣性。自己就應該按照理性不斷的克服自己舊時的「慣性」,我們小時候覺得中文很難學,咬著牙齒學下來,現在我們後悔學語文嗎?大學覺得英文單詞難背,但是後悔自己學會了英文嗎?
       可是,你為什麼在這裡說這些不找邊際的話?
       我只是不想陷入觀看勵志元素的慣性中去,尼采說,小心給你談論希望的人,他在給你下毒。自己給自己鼓勁,和別人給你鼓勁有本質的區別。林書豪過了以後,以後還有更多的體育明星,歌星,脫口秀星,作家,成功的商人,歷史人物,這些人和我們的關係很大嗎。
         我思故我在,我道正我全,活著兩萬多天,如何利用是該自己思考的問題,偉人之所以是偉人,是因為其他人自願跪下,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是其他人自願認為自己是石頭,在外體上吸收勵志的元素,源於自己漸漸無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