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oung

2013-11-22 09:08:54

影評,其實是書評(二刷後更新)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寫影評不知道從何下手,但是看完第二部實在太興奮了, 140字完全不夠表達我的激動,一定得寫篇影評才能說完我腦子裡那些話。

        必需要大讚服裝造型和美編!!!我一直以為這部里十二區的出場造型會很俗,看書時完全想像不出著火的緊身衣到底是什麼樣子,可是鏡頭出來的時候我內心都在默默尖叫了,燃燒的十二區少男少女們,超帥氣!艾菲的造型每一套都想讓我點十萬個贊,怎麼能夠做到如此華麗誇張又不俗氣,還有凱匹特的群眾,也是每一套都很棒,色彩,我最愛的色彩,要是看大屏肯定很棒嗚嗚嗚。第七區的約翰娜的禮服也好棒,演員本身長的很美,而且綠色的禮服好襯她那幾縷挑染的紅色頭毛,就算到採訪時那身原木色的禮服也好棒,這部劇最亮眼的肯定是藝術部門的各位了。

       在腦海里過一遍影片,先來談談優點,原著是以第一人稱角度描寫的,代人性很強,但是一切都是主角視角就會忽略了很多細節,而電影的話加入的一些情節就使這個故事變得更立體。加插的很多劇情基本也是與總統相關,他對於凱特尼斯的恨以及迫切想要鎮壓十二個區的慾望表現的很好,不過有一段和普魯塔什的對話我還是沒想明白,讓凱特尼斯表現得像是站在凱匹特這邊,從而就能借革命群眾的手殺掉凱特尼斯,那後面又何需比賽出馬呢Orz,這段台詞感覺很沒意義。

        第二個突出的配角是艾菲。看劇期間坐我旁邊的男人就一直和他女伴說,她肯定是喜歡上他們了。艾菲的好幾次眼淚都忠實還原了書里對於她的描寫,從一開始只是純粹工作到嘗到甜頭再到不捨心痛,艾菲就是凱匹特人民的一個縮影,他們追求娛樂效果,不解其他地區人民的苦難,可是他們單純,也單蠢,被小小煽動和欺騙就能掏出真心,但是真心對他們來說也只是一個短期的玩意,過一陣子就會忘掉,日子還要過在他們的生活里就是,下一個追捧對象很快就要到來。

        第三個,約翰娜。這姑娘出場的時間大概才十分鐘?可是帶給我的驚喜太多了,在採訪時和比賽時對著天空嘲諷總統的這兩段台詞太棒,你覺得她沒心沒肺,實際上她忠誠又勇敢,就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可愛姑娘,那句他傷害不了我,因為我愛的人都死了的台詞細細品味就能知曉這姑娘的潑辣背後是一個什麼樣的命運。

       第四個,媽媽和波麗姆。波麗姆按著媽媽不停顫抖的手說讓她來給蓋爾注射藥劑的情節,波麗姆和凱特尼斯說自從比賽後一切都改變了,我們看到了希望,讓凱特尼斯放手去搏不用擔心她和媽媽,第一部里還是上衣會從裙子裡跑出來的小鴨子,到了第二部就長大成一個勇敢又可愛的小姑娘了嗚。還有媽媽在抽籤結束後第一個做手勢這個改動也很棒,上一年,凱特尼斯要離開十二區去比賽之前,她擁抱了媽媽,和她說她必需要堅強,不能再逃避,媽媽真的兌現了和她的承諾。

       接下來就是批評了。首先我必須得再次投訴導演把嘲笑鳥胸針從馬奇送給凱特尼斯改成凱特尼斯在黑市里得到這個設定,這個設定的改動作用在第二部里表現得十分明顯,它弱化了嘲笑鳥的影響,並且因為這樣所以沒有演書里關於黑密斯參加的第五十屆飢餓遊戲的內容。嘲笑鳥是馬奇的姨媽,也就是和黑密斯一起參加第五十屆飢餓遊戲的梅絲麗留下來的,梅絲麗同時還是凱特尼斯媽媽的朋友。嘲笑鳥在過去代表著一個生命的終結,而現在凱特尼斯賦予了它的新特殊意義,讓它成為了為生命而戰,為和平生活而戰的象徵,凱特尼斯也成為了嘲笑鳥的化身,激起了其他區抗爭的願望。

       關於黑密斯,如果只是看電影,觀眾大概都會認為這個人很吊兒郎當,不把其他人的性命看在眼裡,在乎的事情只有酒。但是第二部里給黑密斯來了個逆轉,凱特尼斯和皮塔偷看黑密斯參加的那屆比賽之前凱特尼斯曾經問皮塔,同區的選手梅絲麗有沒有可能是黑密斯殺的,皮塔說不太可能,表明了這時候其實凱特尼斯還是不信任黑密斯的。但是事實上黑密斯不僅向梅絲麗伸出援手粉碎了凱特尼斯的誤解,而且還利用電磁場的反擊讓凱匹特蒙羞,讓凱特尼斯知道了其實早在她之前,黑密斯就已經公開侮辱了一次凱匹特。而在第二部的末尾,黑密斯和普魯塔什以及其他反抗群體的聯盟也再次表明了黑密斯實際上早有預謀,一切酗酒以及吊兒郎當的表現只是為了麻痹凱匹特,放鬆凱匹特對他的監視。不過電影裡表現太少,就只能讓觀眾自己去細細分析了。

       原著里用了很長的篇幅去寫總統如何威脅凱特尼斯,勝利巡演上十一區發生的事以及後續影響,治安警進入十二區後發生的變化。可惜的是一般觀眾只愛衝著美版大逃殺這個頭銜去看飢餓遊戲,電影的賣點放在比賽上面也就沒辦法詳細去說明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這裡我覺得真的很遺憾。

       總統威脅凱特尼斯後,凱特尼斯一開始只告訴黑密斯這件事,對於皮塔,她相信他,但是她感到羞愧和內疚,覺得自己利用皮塔的愛而把他扯進了這場災難里,所以她知道該怎麼做,卻不知道怎麼和皮塔商量這件事。直到十一區的事情才讓凱特尼斯意識到這件事無法瞞下去,如果皮塔已經深陷災難,那只有他們三個人合手才能找到出路,這件事情就等於一個契機,讓凱特尼斯慢慢向皮塔打開自己的心門,隨著一點一點的交心,凱特尼斯其實已經開始愛上皮塔,只是她沒有意識到而已,即使比賽中她的唯一信念就是讓皮塔活下去的時候,她依舊沒意識到,她只覺得是自己欠了皮塔的,現在是償還而已。好喜歡電影裡沙灘上親吻那一幕,這裡的凱特尼斯是真心地主動親吻皮塔,戀情的慢熱進程中我們和皮塔終於看到希望了。

       勝利巡演之路上發生的事基本還原了原著,有個沒拍的小細節個人覺得很可惜,在第一次見到十一區的選手希德爾時,凱特尼斯藉著擁抱的間隙偷偷問了她露露和撒里什的家人的安危。還有電影裡雖然拍了採訪時查夫和約翰娜調戲凱特尼斯的情節,但是這裡僅僅作為一個笑點,卻沒有拍皮塔跟凱特尼斯解釋是因為他們覺得凱特尼斯太嚴肅所以想要捉弄她,從第一次見面,其實聯盟里幾個區的選手就已經開始向凱特尼斯示好了。

       電影裡把蓋爾被打設定成是因為保護一個黑市群眾,我更加喜歡原著裡的設定。蓋爾和凱特尼斯就是否應該逃跑發生了爭執,之後他拿著林子裡偷打的獵物打算去黑市交易,卻正好撞到了治安軍的槍口上,而平常睜眼閉眼的警長被新的指揮官給控制住了,另一個比較好說話的警官大流士因為看不過眼想要幫腔卻被指揮官示意拖到一邊把他給揍暈,接著就把他送到凱匹特拔掉舌頭,還被總統特地命令去服伺凱特尼斯,增強對凱特尼斯的震攝作用,但即便是這樣,在總統的眼皮底下,凱特尼斯還是偷了一個空檔和大流士緊握雙手來傳達他們未能吐露的話語。


       而凱特尼斯在蓋爾被鞭打時被其他人阻攔過,說她的出現只會對蓋爾以及對她自己不利,一直以來在黑市擺攤的人幫助了凱特尼斯和蓋爾很多次,大家都是互相照應,特別是對這兩個獨擔養家重任的小孩。後來蓋爾也是被他礦工下的兄弟給抬到凱特尼斯的家進行治療。馬奇偷偷地冒著暴雪風險送嗎啡到凱特尼斯家給蓋爾治療,嗎啡在十二區是珍貴藥品,基本上是在市面買不到的,這個嗎啡時馬奇媽媽-市長太太-的用藥,而且就是馬奇她媽媽讓馬奇送去的。在治安軍的暴力鎮壓下,更多的人受到鞭刑和拷打,所有人對凱特尼斯避之不及(寫到這裡我終於弄明白我上邊說的不懂普魯塔什那個借其他人的手來殺凱特尼斯是什麼意思了),但是與此同時凱特尼斯的家卻變成了一個人來人往的臨時治療所。

       這一長篇情節的描寫有兩個作用:一、總統的暴行在群眾的心裡埋下了仇恨和反抗的種子。勝利巡演的路上凱特尼斯想著的只有怎麼才能讓他們這一群人在總統的魔爪下保命,和皮塔的表演得不到總統的認同之後凱特尼斯也只是想著逃跑,還沒有真正去考慮是否要站起來反抗,可是總統的這些新規定就讓凱特尼斯意識到,除了她愛的人,其他人也要為她而受罪,所以在極限賽里,黑密斯和芬尼克都對她說過一句相同的話,」記住你真正的敵人是誰。「二、從正面美化了媽媽和波麗姆的形象,讓他們從凱特尼斯的負擔變成了反抗活動的一份子,而電影裡就增加了我上面所說的波麗姆和凱特尼斯的對話以及媽媽在抽籤後的表現,這個改動非常非常的棒,可惜的是下一部或者最後一部我們會看到波麗姆在凱特尼斯眼前被炸死,這個可愛的小姑娘還是逃不過一劫。三、從側面表現十二區人民的團結和緊密聯繫,這一點在反抗活動將會非常有用。

       十三區只在電影結局裡輕描淡寫地提及,而在原著里凱特尼斯曾在林子裡遇見從第八區逃出的難民,並且在交談里得知他們想逃去第十三區,那時凱特尼斯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十三區在七十五年的叛亂中就已經被凱匹特炸平,變成了一座死城,同時也是難民告知了凱特尼斯她的嘲笑鳥變成了革命的標誌。

       極限賽里選手才藝展示後凱特尼斯和皮塔與黑密斯發生了爭吵這段被刪了,黑密斯指責他們兩個挑釁意味太濃,結果評委會給了凱特尼斯和皮塔滿分十二分,黑密斯說這樣他們就成為了靶子。

       比賽過程也是基本還原了原著,但是皮塔在炸傷短暫昏迷應該是處於一個虛弱的狀態,結果電影裡在迷霧中逃命的時候,他卻是跑在最前面開路的那一位……還有為什麼要刪掉凱特尼斯嘗試背起瑪格絲的情節,這裡正正表現了凱特尼斯希望四個人能夠成功逃命,可是電影裡卻表現的跟凱特尼斯不顧瑪格絲的死活,只希望芬尼克能夠幫助她帶走皮塔似的。

       電影裡凱特尼斯和皮塔說覺得嗎啡女好像是特意救他的命,到了結局黑密斯的解釋也是超過一半的選手早已參與了這個計劃,因為觀眾看電影過程中無暇顧及每個區的選手所以這麼籠統地說倒也能理解,實際上是三區的比特和韋麗絲,四區的芬尼克和瑪格絲,六區的兩個癮君子,七區的約翰娜,以及十一區的查夫和希德爾。凱特尼斯的猜測是沒錯的,其他選手捨棄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護皮塔是因為如果皮塔死了,凱特尼斯就不可能和他們結成同盟。

        書里一直在說革命同盟製造了逃跑計劃,但是作者並沒有去解釋另一個逃跑計劃是什麼。就我的理解和想像力來看,除了凱特尼斯利用電磁力場炸掉賽場外就沒的方法可以逃跑,而且爆炸後的動力可以把人推開很遠,凱特尼斯的追蹤器也被約翰娜給取了出來,同盟在飛機上去搜尋凱特尼斯的蹤跡太難了,只有像電影裡那樣剛好落在一片開闊的空地上才能做到。

        最後記錄兩條電影裡我最喜歡的台詞。
        一、勝利巡演上艾菲要他們好好享受一切,因為這是他們掙來的,凱特尼斯嘲諷她,」這不是我們掙來的,我們靠殺人求生。「
        二、宣佈新規定後,凱特尼斯去找黑密斯商量要他保住皮塔的命,黑密斯說,」我們不是冠軍,我們只是倖存者。「

***

       今天去二刷了,在電影院時恨不能把自己的眼睛作為錄像機把這部電影所有的細節全部錄下來然後儲存在腦子裡一遍一遍地回味。

       看到有影評說競技場前一部份太悶,如果只把競技場上發生的事當高潮來看,那接下來的兩部電影還不如不要看。第二部電影之所以覺得結局結束得太突兀,是因為原著裡的第二本和第三本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第一部電影是前言,第二部電影是點燃的過程,第三部才開始燃燒,第四部是爆炸之後剩下的火花。真心的,要看血腥暴力就不要指望這部青少年讀物了,還是去看大逃殺吧。

        以下記錄下細節。
        1、片頭一開始就表現了凱特尼斯得上PTSD。原著里凱特尼斯其實就很神經質,估計是因為爸爸死了之後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她身上造成的,參加飢餓遊戲後順利成章地得上PTSD,接著革命時期的各種發病就非常合理了。

       2、勝利巡演時那個說受了凱特尼斯影響也想做貢品的小女孩。表現了凱特尼斯得勝後對不同人的影響,即有人認為她是反抗標誌,也有人覺得她是個ICON,就跟凱匹特的人一樣把冠軍當偶像追捧。

       3、黑密斯酗酒成性連媽媽給蓋爾消毒的酒也要倒一杯來喝,還被凱特尼斯白眼了。黑密斯酗酒有很多原因,一來逃避現實,二來麻痹凱匹特的神經,可是酗酒這件事卻是真的,所以導致他後來到了十三區被迫戒酒也經歷了一段很痛苦的時期。

        4、斯瑞德到步後就立刻要其他人用布袋蒙住警長的頭帶走,他就是典型受凱匹特控制的人,心狠手辣又暴戾,還原了原著里那個擼掉鞭子上的血這一點讓我很興奮。

       5、艾瓦克斯的面罩。特地重溫了第一部電影裡艾瓦克斯是沒帶面罩的,而第二部給艾瓦克斯加了面罩這個細節感覺是拍給原著黨看的,用來表現原著里說的艾瓦克斯被割了舌頭這一點。

       6、電影裡各種蜻蜓點水的吻,只有沙灘上的是舌吻。支持這一對的估計發現到這個細節都想要尖叫了吧(抹淚。二刷時感覺凱特尼斯臨抽籤前對蓋爾那個主動的吻包含的親情和友情的成份更多,因為已經下定決心要保護皮塔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更像是一個臨別之吻。

       7、總統府邸時斯諾喝下的酒吐出來的卻是血。一刷時我以為只是為了表現原著里描寫的帶著血腥味,現在重溫第三本書就覺得導演應該是為了契合芬尼克知道的秘密,斯諾因為喝過毒藥所以嘴巴已經腐爛了。

       8、皮塔得救後凱特尼斯,給芬尼克的特寫。參與救援計劃的人只知道皮塔對凱特尼斯來說很重要,可是這個時候芬尼克作為旁觀者已經清楚地明白皮塔對凱特尼斯而言意味著什麼,就跟安妮在他心裡一樣。

       9、普魯塔什要求工作人員旋轉輪盤。設計師除了結局的情節和原著相符以外,其他相關情節都和原著有很大出入。電影裡是為了獲得斯諾的信任,而戲外個人覺得是導演有意誤導觀眾,然後結局再來個大反轉。

       10、總統的孫女。如果導演夠狠,那這個女生接下來應該是會被炸死的,和波麗姆一起。

       11、皮塔和凱特尼斯說覺得嗎啡女是為了救他而死。結合之前芬尼克職責凱特尼斯不信任他,說他救了皮塔的命的,這個就是導演給觀眾的暗示,已經有些選手在上賽場前就已偷偷結盟。

        想起了原著里小分隊有收到代表救援時間的麵包這個細節,但依舊沒想通原著裡的救援計劃究竟能怎麼運行。每次閃電代表時間是零點,原著里是收到24個麵包代表晚上晚上零時,可是競技場上他們那個時間段打算通過閃電來電死二區的兩個選手,而且攝影機一直跟拍每個選手,即使凱特尼斯的追蹤器被挖掉也不代表她就能立刻從賽場上消失,唯一可行的計劃就是凱特尼斯臨時起意把賽場給炸掉,這裡不是我的想像力太差就是一個大bug了。

       二刷之後還注意到原著裡的三個化妝師電影裡只出現了弗萊維和奧克塔維亞,最堅強的維尼婭被砍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