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城子彈

2013-11-22 22:01:33

大片,只有兩個演員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早知道一部《地心引力》僅有兩名演員,其中之一還是死不悔改的強硬反華派——喬治•克魯尼,我就不去看了。但就純影片而言,在成都王府井影城的巨幕廳裡觀看,還是一場如同身臨其境的太空震憾之旅。連英國的CineVue網站都強烈推薦「這部電影一定要在大螢幕上觀看,特別是IMAX巨幕,才能體會到莊嚴和宏偉」。
不得不說影片的另一位主演——桑德拉•布洛克。影片看到一半我才從太空人頭盔面罩里把她認出來,想起她的《生死時速》和《溫情橄欖球》。她那精緻的面容、勻稱的身材和平民美女的微笑,早已征服了我,總感覺她特別像風靡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引進片《神探亨特》里扮演女警麥考爾的史蒂芬妮•克萊默,至少氣質上特別像。
在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官方公佈的演員名單中,只有以上兩名主演,另外兩名只是聲音演員(voice),分別就是代表休斯頓太空中心的那位指揮官和無線電台里學狗叫的那位地球人吧。可以想像,90分鐘裡只看到一兩張臉而沒有枯燥感,除了演技那就是美輪美奐的太空美景與環環緊扣的劇情設計了。
影片的故事情節線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太空中太空人的三次遇險三次解救,沒有場景轉換、沒有蒙太奇,甚至沒有出現過第三張臉,也沒有以往太空災難片慣常出現的火箭發射的壯觀和飛行控制中心裡人們的焦慮、激動乃至最後的歡呼,連克魯尼扮演的太空人馬特也在俄羅斯太空站上被拋入太空壯烈犧牲,剩下的時間全靠桑德拉•布洛克一人扮演的太空工程專家瑞恩用語言、表情、動作甚至呼吸獨自撐下來。卡梅隆對此讚譽道:「她(布洛克)能把反反覆覆排練和經過高度設計的內容表演得像是即興表演一樣,這才叫演技的造詣。」
第一次遇險是從探險號太空梭出艙檢修哈伯太空望遠鏡時,俄羅斯擊毀自己衛星後產生大量碎片以高能子彈的速度繞地球軌道飛行,本來不與太空梭相交,但因碎片碰撞後的連鎖反應抬高軌道後正好撞向太空梭,除了馬特和瑞恩外,其他太空員全部死亡。瑞恩被甩向太空,不斷翻滾,全靠馬特利用噴射裝置將她救回。
第二次遇險是馬特與瑞恩一同飛往俄羅斯太空站時,因為噴射燃料用盡,相對速度過大,馬特選擇自己脫鉤遠離,而把生存機會留給了瑞恩,瑞恩在越飛越遠的馬特最後的指導下順利進入聯盟飛船。
第三次遇險是瑞恩在聯盟飛船里發現發動機無法啟動,陷入絕望時在夢中得到馬特提醒,以著陸反推點火方式啟動聯盟飛船,飛向中國太空站天宮,瑞恩終於藉助天宮上的神舟飛船返回地球。
90分鐘時間裡,3D巨幕前的觀眾彷彿同樣置身浩瀚太空之中,以第三視角觀察著太空人的一舉一動。這種感覺像什麼呢?像我們自己也是太空人,只不過被固定在飛行座椅上幫不上一點忙;也像我們是地球上的飛控中心工作人員,透過大螢幕看到這一切,卻因為失去與他們的通訊聯繫而無能為力。直到電影散場,我還和朋友爭論全片逼真的失重效果是如何拍攝出來的,他說在美國有太空實驗室,我說在地球上獲得失重效果只能是大型飛機劇烈俯衝的幾十秒。最後只能歸結於特技和所謂的CGI技術,各種物品隨意飄浮可以特技處理,但無論如何不能想像瑞恩在太空站里穿梭飛行是怎樣實現的,尤其瑞恩在恐懼死亡和思念女兒時流下的眼淚也因為失重變成水珠漂浮在飛船里,真是絕了!影院裡讚嘆聲一片。
觀影時出現的兩次不大的笑場都與中國有關:一是兩名太空人在研究逃生方案時指著遠處說那是中國的太空站——「天宮」,天宮一詞直接音譯,聽美國人讀出來覺得好玩;二是只學習過駕駛聯盟飛船的瑞恩坐進神舟飛船後,面對全部的漢字按鍵完全懵了,一頭霧水之餘她完全模仿聯盟飛船的按鍵位置外形顏色,一按一個準。影院裡有人悄聲笑道:「美國人早就清楚中國飛船就是俄國飛船的山寨版」。但穿著俄國太空服的美國太空人駕駛著中國太空飛船的場景,本身就莊嚴地宣佈著現在和未來世界三強的局面和世界各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弔詭雲譎。
影片最後,瑞恩安全降落在一片水域中。她游上岸來,在重新獲得的地球引力中趴在沙灘上掙不起身,又在崎嶇的灘塗上蹣跚學步,這代表了一個女人在零重力空間內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獲得了新生。她可能會遇到中國的老農、非洲的土著和南美的獵人,那就留待我們的想像了。
看完此片,我只有一個感覺:世人都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不同的哈姆雷特,但這部影片就是我們每個人心裡共有的一個太空之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