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vens

2013-11-22 22:10:03

《地心引力》的拍攝秘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13年10月21日 16:29:07 作者:劉思羽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週刊網

《地心引力》上映兩週後依然保持好評度高達97%。連電影人同行中的「技術狂」詹姆斯·卡梅隆,都盛讚其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太空場景,導演阿龍索·卡隆是如何做到的?
 

《地心引力》的拍攝秘笈

  文/劉思羽(發自華盛頓)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如果要拍攝兩位太空人在太空漫步,該怎麼做?

  對於當今的好萊塢電影人而言,已經沒什麼「不可能」實現的畫面了。人們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電影人的思維,才是唯一的限制。

  資深好萊塢電影人們,很可能會輕描淡寫地拋出如下方案:太空座、太空梭等拍全景時用微縮模型,拍內景時則在片場搭1:1實景;太空作背景時,演員在綠幕前表演,後期通過數字繪景和數位合成來製造完成的太空漫步畫面;至於太空漂浮效果,則靠吊威亞外加一些機械裝置,可實現演員在空中自由翻騰的效果。

  微縮與實景結合的技術,早在《2001太空漫遊》時已成熟,到《星戰三部曲》已完全成熟;綠幕合成,在上世紀90年代電腦繪畫技術突飛猛進之後,變成好萊塢電影製作中「甘草」一般的必備環節;至於機械吊臂裝置與威亞結合的威力,廣大影迷也已從《駭客帝國》系列中見識到了。

  可《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Afonso Caurón)不想按傳統方法拍一部中規中矩的太空冒險電影,他要讓當代觀眾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臨場感。

  確切地說,他想讓演員看起來是在異常真實的太空環境中,可以自由懸浮翻騰;不只演員可動,卡隆還要求攝影鏡頭幾乎可以無限制地自由移動,好將太空這一特殊環境與人類角色之間的互動以他偏好的長鏡頭表現出來;而這一切最好真實到令人融入3D畫面。

  他竟然都做到了。

  而且,從影評人到普通觀眾,幾乎沒有不喜歡此片的。專門搜集大眾媒體影評傾向的「爛番茄」網站統計,在《地心引力》上映兩週後依然顯示好評度高達97%。就連電影人同行中的「技術狂」詹姆斯·卡梅隆,也盛讚此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也迫不及待地將其收入個人年度十佳榜單。觀眾反映也很給力,在北美票房總體疲軟的10月份,本片不僅成為歷年秋季檔開畫冠軍,還以僅僅18%不到的跌幅,創造了非假日次周票房堅挺紀錄。

  這場視覺盛宴是如何完成的?

  失重效果:以被動實現自由

  如何表現失重效果,是任何太空題材電影最重要的,也是難點。一般電影人有兩種常規方法來實現。一種是真的失重環境下拍攝——顯然,這個很難實現,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一部劇情片進入太空拍攝;而地球中失重的效果轉瞬即逝,短到根本無法支持演員完成一個失重表演。不過,如果有專門設計的飛機,能以向上隆起的拋物線拱(parabolic arcs)的方式高速飛行,理論上是可以在拋物線頂端前後形成一段時間的完全失重狀態,作為太空無重力情形的完美模擬。事實上,影片《阿波羅13號》中的失重場景就是如此拍攝的:劇組及演員乘坐美國航空太空局(NASA)提供的KC-135運輸機在高空以拋物線軌跡飛行,每次大概能經歷約23秒的失重狀態,足夠攝影機捕捉演員的某些動作。

  可是,這種拍攝方式無法適用於《地心引力》,單是導演卡隆要求的動輒幾分鐘的長鏡頭失重效果,就是這種飛行方法在技術上無法實現的;何況片中要求的失重效果總時長更是借用飛機拍攝無法承擔的。

  另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模擬動作。在地球常規重力條件下實現這種「看起來像」的失重效果,最廉價的方式是水下拍攝,水的阻力效應使動作變得遲緩,可以實現太空中的懸浮與類似飛行的移動動作。《地心引力》也用到了水下拍攝,主要用於太空艙內的部份演員滑行鏡頭的特效參考,但其他絕大部份失重場景,都不是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首先,水下拍攝無法真實表現演員的表情——憋氣與努力睜眼的神情顯然和太空環境下的表演完全不一樣;其次,水下複雜的光影反射折射效應,也讓穿太空衣水下模擬太空作業變得不可能。

  《地心引力》最終實現失重效果的手法,是最古老的娛樂手藝與最先進的電腦技術的結合:劇組找來舞台劇版《戰馬》的幕後高手,以大型牽線木偶操控方式,控制演員的肢體來模擬失重狀態下的動作。這套裝置有12根線連到演員身上四個系點,線的另一端則或者由三位專業木偶師操縱,或者由電腦程式控制的機械系統控制,或者是兩者的結合。

  卡隆和主演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都在採訪中提到影片中最難拍攝的一幕:女主角好不容易回到太空艙、脫去太空衣像嬰兒一樣蜷曲著飄在空中的長鏡頭段落。實際拍攝時,布洛克坐在一個很小的自行車底座上支撐身體,一條腿則綁在裝置上幫助固定,而緩慢的四肢移動以及整個身體的翻騰漂浮動作就是由木偶師與程控線纜裝置協助完成的。這過程中,還得用電腦特效做出虛擬肢體來替代演員被綁住的腿,並做出與線控的身體其他部份匹配的動作。

  這種線控方式,在本片中也主要用來拍攝太空艙內場景。那些穿上太空衣的太空漫步場景,演員甚至都不用做任何肢體動作了——因為包括整個太空背景和太空衣本身,都是電腦生成畫面:演員只負責提供面部表情,其餘的肢體動作,絕大部份由電腦動畫師完成。

  無論是線控還是電腦生成動作,都是本片在處理失重效果的一個理念突破:既然無法以「原生」的途徑實現太空漂浮,那就以「絕對控制」外表表現形式的方式來體現無重力動作。

  這種完全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技術實現手段,也貫穿《地心引力》的製作過程。

《地心引力》的拍攝秘笈

  虛擬拍攝:存真造幻

  拍攝影《地心引力》這種需要大量太空背景畫面的電影,常規思路是運用綠幕特效,畢竟,這也是好萊塢依賴了很多年、實際也證明最經濟有效的創造虛擬環境的方式。

  但是,常規的綠幕很難實現導演阿方索構思的運動長鏡頭:太空衣頭盔部份的玻璃面罩會反射整個太空環境,而當運動鏡頭環繞演員身體、還要不間斷從角色的主管視野移動到他的眼睛特寫時,這當中不僅有背景、空間位置的複雜轉換,還牽涉到空間畫面在角色臉上的直接投射與面罩反光等多層光影效果,這些都是普通綠幕特效很難完成的。此外,長鏡頭對空間的要求,也讓模型結合綠幕的實體拍攝基本難以實現,比如說拍攝那些狹小的空間艙內情景,就很難造出能讓實體攝影機以不可思議角度自由運動的工具。

  《地心引力》的解決之道,是近乎以完全虛擬拍攝來實現全片效果,也就是說,觀眾在螢幕上看到的畫面,絕大部份都是電腦生成的。

  乍聽起來這並不令人如何驚訝,在《駭客帝國》系列等電影中,早就實現了虛擬鏡頭可在畫面空間內任意移動。的確,在這一點上,《地心引力》只是電腦生成畫面的複雜程度以及畫面匹配精細度上的提升,還談不上打破常規。

  但某些細節的處理,體現出導演一些奇特構思。比如卡隆認為,真實的太空攝影不可能會用到很好的電影攝影設備,所以他要求特效團隊給部份太空畫面加上了色彩滲透、鏡頭眩光等效果,達到更真實記錄的目的。

  而為了讓觀眾體會到角色遇險的緊張狀態,他還讓特效團隊刻意加上了角色說話時在頭盔玻璃面罩上形成的霧氣效果。

  為了突出演員的真實表情,《地心引力》將面部表情捕捉的使用率降到最低,僅用於一些極速墜落狀態下的演員反應。同時,阿方索也考慮如何在不用綠幕的條件下將拍攝現場捕捉的表演融入虛擬場景中去。他採納的是類似動態遮罩(rotoscoping)的方式,等於是將演員現場表演那部份「摳」出來,然後「貼」到虛擬背景上,並用電腦動畫處理演員的肢體大部份肢體動作。

  這種虛實相間的途徑在實際處理起來十分困難。由於需要合成的因素太多,這也得利於現在電腦硬件大幅提升,要是用單核單執行緒電腦完成本片的特效畫面,劇組估計得花上約7000年時間才能完成。

《地心引力》的拍攝秘笈

  光影捕捉:人不動光動

  《地心引力》的故事圍繞兩位在太空站遇險的太空人而展開,所以,片中動作場面也很多,角色需要為求生做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對於追求真實感的阿方索而言,這在最開始是個很令人頭痛的問題。因為採用傳統的物理裝置——比如拍攝《駭客帝國3》尼奧與史密斯空中纏鬥的那個裝置——對演員的體能要求很高,一般都要精壯的男演員歷經數月訓練或直接用替身才能勝任,女主演桑德拉再如何鍛鍊,恐怕也無法還原太空突然遇險狀態下的極限動作;另外,如果演員過多精力用來對付高難度肢體動作的話,面部表演可能會受影響。

  還有很重要的是,用機械設備模擬失重情形下的動作,很多動作甚至表情都會扭曲因而不符合失重的真實情形。比如在太空中,無所謂正立倒立,但在模擬失重情形下再現倒立翻轉時,演員的面部肌肉會表現出地球引力的影響——這些都是阿方索無法容忍的。

  最關鍵的是,太空人在太空中翻轉時,太陽、地球、其他星體不僅本身在畫面上的位置會發生迅速變化,它們投射到角色身上的光影也會無時無刻處於變化中,再加上太空人頭盔面罩的反射光,這其中光影變化之複雜,完全用虛擬拍攝來實現會異常麻煩,而且很難保證能精確匹配。如果再加上導演偏好的運動長鏡頭,這一切簡直是攝影師、燈光師與特效師們的噩夢。

  那該如何做?可以充分展現演員表情,又真實反映週遭光影變化,並以極具融人性的鏡頭運動方式表現出來。

  《地心引力》劇組的解決辦法有點辯證法的味道:既然沒辦法讓演員動得很厲害,那就讓周圍環境動。確切的說,劇組創造性地建立個「布光盒」,由196塊LED顯示板組成一個約6麥克的屋子,每塊LED板包含4096個可單獨控制的發光點。拍攝的時候,劇組將事先設計好的太空外景或太空艙內景顯示到LED板上,然後由演員站在該屋子中央表演。

  整個小屋的LED光牆實際上就模擬了角色所處的空間光影。當要表現角色在太空中的運動時,演員不動,由「布光盒」上的影像按程序設計逆向而動,從而形成一種演員在動的錯覺。

  演員也可只專注於表情的表演,同時,「布光盒」提供的即時光影反射,為特效製作又提供了最真實的動態布光,因為LED顯示屏上投射的影像,與最終成片時的場景與佈景是一致的,同時也與運動長鏡頭下的構圖變化一致。

  「布光盒」現場也有給演員用的機械器具,可以讓他們做出某部份動作。但這些動作幅度都被控制在45度角以內,以保證不會影響演員自然的表演。

  當需要拍攝大動態動作(如連續翻滾)或比較大的鏡頭機位變化時,就得靠程控搖臂拍攝系統IRIS了。這是一套由Bot & Dolly公司開發的攝影機動作控制系統,可根據預先程序設計的軌跡做出各種複雜的空間運動動作,可完美匹配阿方索的超級長鏡頭創意。

  視覺預覽:打通特效與攝影任督二脈

  無論是人偶操縱的精確性、特效畫面合成,還是現場光影配合與機位運動,所有這些最後都有一個精確融合的問題。如果沒有在一開始就有無比詳細的統籌規劃,要完成這樣複雜的系統性藝術創作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為什麼《地心引力》非常重視「視覺預覽」(Pre-visualization)的原因。事實上,早在電影開拍前一兩年,導演卡隆、攝影指導魯貝茲基(Emmanuel Lubezki)和視效總監提姆·維貝(Tim Webber)就基本上完成了全片的視覺預覽,在這個預覽中,他們能大致精確地描繪出最終畫面效果,以及實現那些效果的鏡頭運動與特效製作方式。

  可以說,對於《地心引力》這種拍了一兩年都不一定見到一兩幀最終畫面的電影而言,視覺預覽對於導演掌控自己的視覺意圖、攝影指導考慮鏡頭實現方式、特效總監設計特效實現手段和分解任務,基本上是唯一可依靠的工具。

  《地心引力》劇組在常規預覽模式基礎上,發展出了名為「技術預覽」(tech-previz)的高階模式,該模式能將預覽中的最終效果,分解成「布光屋」LED光牆顯示畫面和IRIS系統的運動軌跡,方便幕後相關技術人員及時取得對應數據並協調工作。

  《地心引力》的這種融合性的工作模式,讓傳統電影拍攝中「攝影」與「特效」兩個工作體系變得不再有界限,每一幅畫面都是共同創意與執行的結果,攝影指導魯貝茲基可以直接介入特效製作過程,特效組也能在開拍前很久就參與畫面的構思與創作。

  隨著電影中虛擬部份所佔比重越來越大,這種打通任督二脈的工作方式將會變得越來越常見。

  創造、並使用了如此多拍攝技術,導演卡隆想通過《地心引力》達到的效果其實很簡單:給予觀眾最具真實感的一次太空冒險體驗。 他所用的技術都是為影片內容服務的,包括被一部份人認為可能是炫技的數字合成長鏡頭,按照阿方索的解釋:就像真實地在太空中拍攝紀錄片一樣,哪有條件頻繁切換鏡頭?只能儘可能讓每一個長鏡頭物盡其用。這個「用」就是創造無與倫比的融入感,對於本片題材而言,長鏡頭能同時展現太空場景的壯美與恐怖、以及捕捉角色與場景互動的即時反應,而這正是構成抓住觀眾感官與情緒的最核心內容。

原載《中國新聞週刊》2013年第38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