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顧非幕

2013-11-23 21:07:34

《地心引力》:回歸原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地心引力》會帶來美妙的、目眩的、令人敬畏的、刺激的90分鐘,既令人激動又引發靈感。趁還沒下線,趕快去大螢幕看吧。而且,更重要的是,帶上一個容易感動的孩子吧。」——《自然》


《自然》雜誌對一部電影發表這樣的評價,應該說並不常見。雖然說不上跨時代,但《地心引力》確實是一部傑出的電影。在我看來,《地心引力》用概念上的高度簡潔體現出一種回歸傾向,讓觀眾在觀影過程獲得了一種原始的感動,這在當今的主流電影中,可以說非常難得一見。

首先是敘事方式的回歸。《地心引力》的敘事其實是當今好萊塢主流電影的一副精簡骨架。開片十幾分鐘,通過一個長鏡頭就交代完人物、背景以及整個故事的主要矛盾,在剩下的所有時間裡面,人物行動的核心目的僅有求生這一個,故事只圍繞著人物如何自救而展開。這種通過少量人物和簡單場景的調動,以達到簡化敘事的影片之前並不是沒有,比如2010年的《活埋》,但是《地心引力》把關於「為什麼」的問題統統都去掉,只剩下「能不能」這一個問題。單一的問題焦點帶來最集中的矛盾展現,影片極簡化的敘事方式被推向了極致,觀眾的對故事的關注精力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收攏。

其次是視覺體驗的回歸。電影影像具有近似真實的逼真性,酷似現實是我們愛看電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真實,一百多年前在電影的誕生地——巴黎那家地下咖啡館,《火車進站》里迎面而來的火車讓當時的觀眾驚嚇得慌忙躲避。後來法國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巴贊,提出紀實美學理論,主張用長鏡頭讓電影回歸現實,展示真實世界。「讓觀眾自己體驗一段震撼人心的真實」。無疑《地心引力》是對巴讚這句話無比貼切的註腳。在太空中這樣的立體空間中,人物活動的自由性,使得鏡頭的表現方法也獲得了空前的解放,可以以一種摧枯拉朽的連貫性去展現人物、場景和事件,不用再顧忌角度、軸線等等問題,從而長鏡頭最重要的特質「真實」,被體現到了一種無以復加的程度。極佳音效的配合和主觀鏡頭的穿插運用,又為影片的逼真性錦上添花。在極簡的故事模式和特效的幫助下,人們不是花很多精力去理解故事,而是更多地去感受影像,整個觀影過程如同親身漂流太空,與人物一起面對危險、遭遇困難,電影的浸入式體驗被發揮到了極致。這一次,拋開了繁瑣的敘事元素,人類似乎再一次重新面對電影,體驗到了一百多年前的觀眾第一次看到《火車進站》時那種原始的驚奇感。

最後是立意的回歸。本片通過生死這一最簡的二元對立和人物唯一的求生動機,電影不只展現了奇觀,也表達了尋根文化中對生命的歌頌。影片中在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斯通博士放棄希望自殺之前,和地球上的一個人取得了通信,言語不通,唯一能夠溝通的只是幾個簡單的音節、犬吠、嬰兒的啼哭以及搖籃曲。正是這些回歸自然之初、生命出於本能的聲音,才能為受「巴別塔之苦」的人類所共通。至於脫去太空服露出本體後的「母體胚胎式造型」、水中出艙獲得重生的「生產」寓意,則更為明顯。最後從趴在的沙灘上到站立、行走,有人認為是從爬行類低等生物到人類高等生物的進化寓意,是否有些過解讀姑且不論。但當桑德拉·布洛克掙扎站立起來之後,最後一個鏡頭,停留在一個人類大仰角:這一刻,影像上的高大形象,無疑是對生命最好的禮讚。

這樣一個短短90分鐘左右的太空求生戲碼,整個故事基本就是太空人掙紮在太空和衛星之間,人物也只有兩個(甚至後來變成了一個),看起來故事似乎過於淺薄,而且漏洞不少,這也是本片為人詬病最多的地方。不像庫布里克,阿方索·卡隆是個技術野心明顯要大於文本野心的導演。片中的幾個關於生命的寓意,說到底,也只是起點綴和修飾的作用。導演並沒有打算探討宏大深刻的哲學命題,而主要是欲圖通過先進的技術,配合極簡的敘事打造視覺奇觀,製造全新的觀影體驗。電影是「給眼睛吃的雪糕,給心靈坐的沙發椅。」在這一點上,本片可以說完成得非常出色,是電影技術的一次偉大勝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