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tt.Z

2013-11-24 00:24:12

《地心引力》,喧囂時代的留白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週六一大早登著自行車去了汪達廣場,在詹姆斯·卡梅隆的「最佳太空題材電影」評價的鼓動下,在打算把自己的第一次(IMAX觀影經歷)獻身桑德拉·布洛克的衝動下,我屁顛屁顛地於最後一秒鐘趕上了《地心引力》(Gravity,2013)這部萬眾矚目電影的開頭,直至片尾字幕落下,並懷著對電影最虔誠的心寫下這篇影評。這是一部令我和我所屬的本片目標群體為之深深感動的電影。

在去之前,我聽聞了很多關於本片的評價,有關於故事的,有關於視聽體驗的,大多數還是在後者。而關注前者的人,大多很失望,認為本片沒有什麼故事性,甚至沒有明顯故事結構:兩個主角(甚至有人認為喬治·克魯尼還根本不是主角)在太空中遇險,其中男的遇難了,女的平安回到地球——這就是全部劇情。這是多想要挑戰那些「線索控」、「懸念控」的神經啊?聽到他們的評價,我有些不以為然,反倒對這部電影講故事的方法和想要表達的東西非常好奇,於是我去看了,沒有失望。除了那些只有太空人才能享受到的美輪美奐的光怪陸離的太空場景,除了那些技術性專業性極強的操作和體驗,這部片子帶給我的更是心靈上的震動,眼睛濕了三次。

先說說劇情吧,鑒於剛上映很多人沒有看過這個電影,我不作過多劇透,場景和動作細節什麼的就不贅述了,只說說主線。桑德拉扮演的瑞恩博士是一個對過去無法釋懷的消極的人,她喜歡太空的安靜封閉。她和克魯尼扮演的太空人馬修(跟我英文名一樣)在太空負責哈伯望遠鏡的維修工作,中途遇到緊急情況,俄羅斯的衛星碎片正朝他們襲來。地面要求他們立刻返回挑戰者號太空梭,但為時已晚。在碎片的衝撞中,瑞恩博士被拋入太空,處於漂浮狀態。後來,幸得馬修幫助,瑞恩得救。當發現挑戰者號上全員遇難,二人準備依靠馬修太空衣的推動力前往臨近的國際太空站尋找逃生方法。失重環境過於混亂,情急之下馬修為了讓瑞恩能得救,犧牲了自己。最終,瑞恩終於進入太空站,卻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艙內大火使她不得不脫離艙體,此時國際太空站已經沒有能夠返回地球的飛船,只有一個聯盟號飛船艙體可以臨時用來過度。她希望駕駛聯盟號前往附近的中國「天宮一號」,並藉助「神舟」飛船回到地面。她煞費周折終於進入聯盟號,卻發現飛船沒有燃料無法推進,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的希望破滅。絕望的瑞恩企圖自殺,卻冥冥中得到馬修的靈魂感染,決定冷靜下來思考對策。最終,通過對訓練課程的回憶,她找到了解決方法,最終順利脫離險境,乘坐「神舟」號回到了地球。

乍一看來,這個簡簡單單的劇情,沒有過多的旁線,似乎很難吸引一個早已被好萊塢其他大片轟炸得體無完膚的觀眾——這也太簡單了吧?還有克魯尼的戲份,簡直少得可憐,簡直就是桑德拉的獨角戲,這是好萊塢大片的節奏嗎?顯然,完全不懂故事原理的人在這個時候可能會嘲笑好萊塢的編劇們,瞧瞧,你們那麼牛不也開始玩藝術片了嗎?這片子有故事嗎?有,當然有,還不是一般的複雜,只是你太膚淺,看不明白而已,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你沒有那造詣,沒有得到過,更沒有失去過。這是一部和《沉默的羔羊》一樣,從另一個視角,運用不同手段,極致地體現人性脆弱和恐懼的電影,是一部更加淋漓盡致地剝離過去重建未來的電影。只是這樣的主題,在那些缺失了靈魂的人看來,是太沉重和費神了點。這部電影的構思,就像攝影師在相片上故意留白,把人物內心的掙扎體現得是那麼徹底。

其實懂得欣賞留白的人會明白,並非只有填滿了才有意思。克魯尼得戲份很少,卻是整個電影核心價值體現的關鍵因素。馬修在片子剛開始的英勇和樂觀,與瑞恩這個失去了女兒、與世隔絕的靈魂形成鮮明對比。馬修犧牲自己,不禁讓我想到《魔戒:魔戒再現》里為保護遠征隊與炎魔作戰掉下懸崖的甘道夫,《星球大戰》中為了盧克的成長而主動犧牲在黑武士劍下的歐比旺。馬修跟瑞恩說的那些話,讓她不要受過去的羈絆,讓她學會放棄,這不禁又讓我想到《沉默的羔羊》里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漢尼拔。漢尼拔不斷用殘酷尖銳的語言刺激女主角,如同馬修希望瑞恩擺脫羈絆她內心的「地心引力」,前者是鞭笞,後者則是鼓勵。《地心引力》的英文片名Gravity的意義深遠,Gravity這個詞來自拉丁文,gravitās,意思是「重量」,形容詞 gravis,表示「沉重」。角色所處環境表面上是太空失重的環境,其實更有「失去生活重心」的意思。瑞恩片頭說自己「很容易適應」太空的環境,不僅因為受過宇航局的訓練,更因為她受過自己痛苦生活的「訓練」,她已無所謂是否隔離,是否游離在世界上空,沒有人在意。你或許說我這些都是個人的臆斷,哪兒有我想的那麼複雜。但如果你看完片子後還依稀記得瑞恩博士自殺前聽到地面的狗叫自己也跟著叫的那個場景的話,或是她最後游上岸趴在紅色的泥灘上狠狠抓了一把泥土的細節,你就知道她是多麼希望能回到現實生活,而重新體會那種每天都出現在普通人身邊的快樂是多麼的可貴。

全片的主旨非常的明確,那就是一個早已與生活脫節失去生活重心(愛)的女人從太空遇險中領悟到了腳踏實地重新享受人生的重要性。有意思的是,當她最後從水中游出來爬上岸邊的那一刻,她的確慢慢地適應著站起來,腳的確踏上了這久違的土地。在英語裡,「腳踏實地」有一個固定搭配,to get back on the ground,或 to get back on earth,意味著回到地面穩穩地生活,不再虛無縹緲,不再思想游離。主角經過前情故事中失去親人的痛苦、太空站遇險遁入空洞、失去唯一精神支柱而絕望、關鍵時刻重拾勇氣和信念最終重返家園,這四個篇章完全就是教科書般的美國商業電影三幕結構(Three Acts)。那些笑這部電影沒有故事的人可以好好去讀一讀《電影劇本寫作基礎》(悉德·菲爾德,祝老人家一路走好),《故事》(麥基),然後再來評說。什麼是故事,麥基的定義是「故事是一種溝通行為,它包含的許多感性材料能讓聽眾迅速輕鬆地使之內化,理解它,並且從中生發出新的意義」。《地心引力》的「感性材料」堪稱絕世無雙,如果觀眾不知道太空失重是什麼感受,可以去試試蹦極。而這部影片的意義如果經過本文的解讀還不能有效地傳遞給某些不理解的人,那我也只能說,這是我寫作的問題,沒有將意思傳達到位,不是讀者的問題。

至於我如何會為此片落淚,我就不作解釋了。有共鳴自然感動——與世隔絕的感受,相信宅男們都有吧——或許我是個願意多想情感更豐富的宅男吧!

我的部落格原文地址:http://mattimovie.com/2013/11/23/gravityrevie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