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心引力--Gravity [2013]

地心引力/引力边缘(港)/地球引力

7.7 / 870,554人    91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艾方索柯朗 羅得利哥賈西亞
演員: 喬治克隆尼 珊卓布拉克 Basher Savag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廣±子

2013-11-24 02:51:19

太空史上的江戶川柯南


 推敲一篇不錯的影評,把觀影后大家的思緒收攏,然後引向一個開放式思維的空間,這會是一個優秀的影評人最想做的一件事。那麼同樣,在一個半小時宇宙空間的漂浮中,觀眾會隨著女主角的視角一起期待導演所發出的地心引力,期待雙腳重新踏回溫潤土地的那一刻。
 初次了解這部電影,我倒是平添了許多個人的幻想。想像一下宇宙作業中意外脫離太空飛行器的情況:越加稀薄的氧氣,透過面罩射進來的剛剛躲過地平線的陽光,這一些是如此科幻,但又因現代人常年在各類媒體中浸泡而顯得如此熟悉。的確,作為一種宇宙題材的新型探試,它避開了以往人們所熟悉的一切宇宙元素:遙遠而不真實的未來、超越現代科技的太空飛船、讓人眩目的各類宇宙戰爭、外星人、涉及政治與人性的彗星撞地球,而是讓人們接觸到活生生的現代科技,讓觀眾站在太空人的視角盡情撫摸這個寶藍色的、或是萬家燈火的地球。
 那麼它又與一部純粹的科教片有何不同呢?同樣是身著太空衣艙外工作的太空人,同樣是曲率半徑超大的蔚藍地球,那麼想超越一部普普通通的教課電影就必然需要一些情節的推動。於是,導演便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況,讓災難片的觸手伸到穩定而寧靜的太空中:一個微小而不會引起普通人任何注意的元素,如今是這樣惹人揪心,以致於整部電影的一個半小時都在圍繞它的爭奪而展開——這便是這部電影的大殺器,絕招便是出其不意,讓你做足了災難片和教課片的功課時冷不防多踩了踩腳下的大地——地心引力從未如此讓人這樣關切。
 可能我的想像過於詩化和殘酷,我所期待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部影片:太空人意外拋落太空,她在真空中無情地遠離地球,而地心引力成為她和地球的唯一聯繫。我所想像的就是這麼一部電影,簡單談之,就是在絕對的絕望中太空人第一次感知到無形的引力是如此真實,她在條件最為極端的情況下構造了一個基本在平日不能發生的哲學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人們可以觸摸到平日不能察覺的存在,也從未如此感知到自己的命運竟然決定於如此無形的引力。當然,實際出爐的電影中也無不穿插了這樣的思想,只是導演為了商業的需求包裹了一層又一層的華麗外殼,最終只是把這種哲學上的思考當做了影片的一個噱頭、一個元素。但顯然,如果沒有電影中反反覆覆出現的集體爆炸,觀眾也許就會在鏡頭的旋轉與毫無參考系的鏡頭中昏昏欲睡,而如此耗費的製作對於一部提出思考的獨立影片來說也只是想想就好了,根本不可實現。
 恕我贅言,本就不應著墨於電影的哲學主題,那麼接下來不妨淺談作品的幾個重要元素:一曰演員,二曰劇情,三曰鏡頭感。
 電影的主要角色只有兩人,桑德拉布洛克與喬治布魯尼。像蜘蛛人一類的超級英雄一般,基本始終帶著頭罩的演員大大削減了觀眾對面部細節的孜孜以求。但是有趣的是,在觀影過程中觀眾不止一次通過面罩的反光觀察到蔚藍的地球或是初露光芒的太陽,這一下子拓寬了視覺上的沉悶,一連讓我想到了《宮娥》等畫作巧妙的視覺處理——一方面交代了太空人身處的情況(而不是通過單人的視角),另一方面使畫面避免了重複拍攝人臉與地球的尷尬。可演員的不豐富顯然是硬傷,影片不能像《活埋》那樣充分地鑽入主人公的內心,而是把主人公做為一枚被命運捉弄的棋子(而且是具有詛咒能力的棋子),將故事始終停留在故事人物的淺層。試問,除了主人公女兒早逝,主人公有些厭倦了地球生活之外,你對她還有何了解?答案顯然如同腳下那蒼茫的大地一般,旋轉著無法給你滿意的方向。
 在劇情方面似乎也不用多說,一個半小時的時長顯然是湊出來的。在觀影中我有跳線的一次經歷,那就是在女主角請求呼救而不小心跳線的那段(我與主人公命運是何其相似)。也許是被一連串的太空碎片砸昏了腦子,影片一下子煽情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與愛斯基摩人(導演的兒子拍攝了同時期地面愛斯基摩人的短片)的對話又是如此跳躍,就我個人而言不是很能接受這樣偶然而草率的跳線。相比之下,同是滿屏白色的宇宙空間電影《月球》,倒是在主人公撞毀干擾塔而與女兒進行了緊急通話的一刻,讓滿場的觀眾心涼半截。所以,打動人心也許只是導演的靈光一現,不能苛求,但也只能在這部影片中說聲遺憾。連續三座太空工作組的爆炸充滿了好萊塢一貫的做派,而喪門星光環則一直閃爍,不由地讓人想起了《2012》中男主角給周圍人帶來的一切災禍(迫使前妻的新丈夫悲劇啦,開車避災時讓身旁的人遇難啦……)。當然,你也可以按同樣的套路對比《殭屍世界大戰》中的皮特老爹,簡直就是宇宙空間中的江戶川柯南。
 最後簡單說說鏡頭。在演員一欄中已經做了簡單的評析,即在一般獨角戲中鏡頭的重要性始終毋庸置疑。無論是單演員(《活埋》)還是單場景(《活埋》《12怒漢》),鏡頭語言的把握是將觀眾脫離無聊泥潭的不二法門。總體來說,《地心引力》做的不錯,當然在電影的後期滿螢幕的災難片機械碎片的鏡頭給了導演太多鬆口氣的機會,但整體說來還算可圈可點。電影一上來長達15分鐘的長鏡頭可謂讓人驚嘆,沉默的畫面,蔚藍的星球,由遠處駛來的由於沒有參考系而無從考察體量的飛船,都讓人覺得「這部片子看起來不一樣」。長鏡頭對於這部影片來說太容易了,但展現地球的廣闊的機會只有一次,剩下的長鏡頭都貢獻給向3D諂媚的畫面與一連串爆炸事故了。所以,不能說這部片的長鏡頭用的就怎麼好,反倒是前面提到的映襯在面罩上的反光倒是惹人一愛,不知道是不是導演偶然發現的一個美點。而其餘的,甚至包括女主角重回地球而忍不住一個勁兒地啃咬大地的畫面,也無法讓我打動。至於大家都在吵吵的那個模仿母體中的嬰兒的那個畫面,我倒是覺得沒有什麼傳神之處。當時我只在意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女主角呼吸平順之後竟然這樣慢慢吞吞的,說好的對喬治的救援呢,似乎早就為了這個鏡頭而把他忘得一乾二淨;二是桑德拉脫掉太空衣之後的身材,如果說導演要在這裡重新提醒人們注意到中世紀之前一直被人們所忘記的人體之美,我想導演還是很成功的,至少桑德拉的前凸後翹(有點壯)還是大饗軍士的。
 以上是我看完電影后的一些感覺,一句話,那便是深究此片毫無意義,在這裡的贅述充其量是對一邊倒的影評傾向唱唱反調。往往都說影評人是收穫不到觀影的快樂的,就像當年木衛二看完《少年派》之後輕微的吐槽便引來了豆瓣翻雲覆雨的狂噴。好在我不是影評人,我只是一個語感不佳的文字碼手,在這個毫無意義的週六日子,我為了這樣一部電影說點我想說的實在話。至於電影的好壞還是你自己去看,當然,我相信那些絕對意義上的宇宙太空迷(新海誠還是什麼的)還是會默默地在電影院的某個角落裡痛快地l上一g。
 謝謝。
評論